


父亲节来思悄然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缅怀父亲
1980年庚申正月十二日,南方的天空凄云密布,阴雨绵绵。奶奶与老妈忙着十五元宵的菓品,陋巷深处匆匆赶来一人戴着雨衣,脸上沾满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站在门口,情绪有些激动,话语都听不清楚。只知道老妈听完痪坐在门口石槛上,无声无语也无泪,似乎事情早在意料之中,只是一时无法接受,爸爸生命从此定格在49岁的年轮。——这是十岁孩子童年的记忆,清晰的记忆。
依稀记得7岁那年暑期,常随爸爸到单位酒厂,跟着上下班,坐在“凤凰牌”自行车后架上,蹬着双脚,摇摇晃晃,似有目空一切,不可一世之感,只因当时能拥有一辆名牌自行车之类倍感自豪。幼小的心灵已如此虚荣,每每想起,汗颜警醒。
记得每逢父亲回家,乡亲们都不约而同到家里来,泡着“小种”、“流香”茗茶,习惯抽着“大前门”香烟,搓搓麻将,夜半更深,煮好的夜宵小用,其乐融融,不舍散去,终欢欣回家入眠。我常穿梭大人们中间,看看这望望那,累了都不知靠在哪位大叔怀里睡着了。这段时光应该是最为美好的记忆。
老妈最常叨念老爸的事就是孝顺。爸爸虽非奶奶亲生胜似亲生。下班回到家,首要大事先请安奶奶,坐在奶奶旁边,揉揉腿按按腰。每晚若有夜宵,奶奶更是首尝,亲自端上楼伺候。或许相互深解尘缘之不易,倍加珍惜信任依存。母因子而贵,子因母而孝。母亲的叨念成为美丽动人传说,代代相传。
师范毕业那年,偶尔翻到父亲仅存的半册日记,笔走龙蛇,字字生辉。仿佛指引着我前行脚步。遂毅然放弃原本坚持了三年的国画,选择了书法。修基石,补正楷,增灵性,习米字,求气势,临王铎。一战入选,二战果成。三十多年的坚守,从农村到县城,从省城再到都城,不断前行;由形态到气势,循外相复求韵致,不懈突破。此乃老爸光芒映射,精神引领。
记忆里没有父亲的呵责与痛斥,唯有清晰且高大身影自远而近,威严中透着慈祥,默默守护,静静助持,深深爱恋。
每年三月初三清明上坟祭祀,四十年来似乎没间断过,不知其因,不为何故,只求补偿。今春扫墓,描着碑铭,焚香化纸,心心相印,若闻隔世旷音:来世长相守,你当儿来我当爸。而今,摩挲其陈年笔迹,感应字魂墨魄,宛活目前。逝者如斯,安有逝乎!
2021.6.12记于丹诏

【作者简介】
沈亮光,1970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诏安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协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自幼喜爱文学与书法,常将自做诗词与书法艺术有机融合,其风典雅俊逸,韵致清远。
书法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七届、第八届中青展、世界华人展等全国性大型展览。近年来,尽心普及书法教育,培养书法新苗,不遗余力将书法之美传递更多人。
🍀🍀🍀🍀🍀🍀🍀🍀🍀🍀🍀🍀🍀🍀🍀🍀
大型纸刊《白鹭文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