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南瓜
每天早上去玉湖公园活动,看到有不少人在退休老教师李老师的指导下,学太极棍,心里萌生了学学的念头,心想,太极棍学会了,也是锻炼身体的一个项目,早晚空闲时间,活动活动,可以降血糖,强体质。无奈,没一个像样的棍棍。去南山剁了根干枯了的刺槐,短短一根棍,弯弯曲曲的,拿在手上,总感觉不顺心。后来,在单位楼台上,找了个废弃的拖把把子,截去了一节,长短差不多了,但又觉得粗,使起来有点沉。
以前去外边采访,是有机会碰到棍棍的,只是那个时候,心意不在棍棍上,见到了如同没有见到一样。现在,想要个棍棍了,又沒有机会出去,我想人生诸多事,大概都不过如此。
前些天,给渭源、漳县工作的几位熟人发送微信,寻求帮助,试图找个棍棍。很快,渭源融媒体中心一位同行发来信息,说找了一个棍棍,是她的一位老叔用过的缠条棍,愿意赠送给我。又过了几天,得知电视台有记者去渭源采访,她便把那个棍子给我带了过来。
拿到棍子,我用把握着量了一下,棍子恰好十三把,是三尺短棍。那棍看起来也有了些年成,通体光滑,粗细也合适。拿在手上,感觉很合手。
现在有了这个棍,早晚去玉湖公园操场活动,我都会随手带上,摔摔打打一番。
受人以棍,真是不知怎么感谢我那位同行,以及那位素昧平生的赠棍老先生!
(草于2021年6月15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