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道教认为,一分善行,一分福报。正如《太上感应篇》所云:善人者,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黄信阳真诚地吁社会各界人士去多关爱贫困人群,让我们这个世界充满真情、友爱与关怀!
作为中国传统三大文化支柱之一,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主,追求得到成仙、治道太平,是在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为了解道教在新时期的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全真派总理大师、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河北省道教协会会长黄信阳道长。
初秋的北京白云观,天高云淡,殿宇巍峨。这里是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全真三大祖庭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和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国性道教组织、院校和研究机构先后设在这里。在这道教圣地,高大的殿堂背后,曲径通幽的后院就是黄信阳道长的居所。
虽已年过半百,但我们面前的道长面容清秀,慈眉善目。他话语敦和,言谈间,道行修为溢于言表。其渊博的学识、豁达的气度,以及对道教博大精深的领悟和身体力行的实践令人折服。
齐同慈爱 济世利人
道教以“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为根本教义,崇尚“齐同慈爱、异骨成亲”的思想理念。黄信阳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多年来,我们秉承扶危济困的教门宏愿,一直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困难疾苦和慈善公益事业投入了较多的关注,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对于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儿童福利院来说,黄信阳已经是常客了。多年来他每年都带领信徒和社会热衷社会公益人士为孤儿院捐款捐物。2008年元旦,中国道教界在北京举行慈善拍卖会,当儿童福利院院长马风英从黄信阳手中接过130万元的支票时,台下燥发热烈的掌声。因为那是迄今为止该院从社会上筹集最多的一笔善款资金。半年后,一座孤残儿童康复中心建成。黄信阳不但连续五年资助400多个儿童成长,而且还把一些有绘画、音乐兴趣的孩子寄养到有相应特长的家庭,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这只是黄信阳身体力行去实现济世利民的道教理念的一个缩影。“作为道教人士,惩恶扬善、扶贫济困是我修行的一个内容。”黄信阳说,各地道教宫观秉承道教“行善积德、济度众生”的优良传统,在扶贫赈灾、帮残目助学、保护生态环境、修建饮水工程、举办公益祈福道场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同时也注重发挥信仰劝善的功能,从社会各界积极引资募资,用于慈善公益活动。
2007年12月31日,首届中国道家书画艺术作品慈善拍卖会暨新年道家音乐会在北京举办。以黄信阳为团长的北京白云观经乐团的音乐家们为来宾作了精彩表演。黄信阳书写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八个大字,在该次慈善拍卖会上,当场拍卖了27万元。
2008年5月汝川大地震后,黄信阳迅速组织艺术委员会成员举办了一次书画拍卖活动。一天的筹备,几个小时的拍卖,就让黄信阳和他发起成立的组织筹集了60万元善款。
2009年8月20日,中国道教协会为台湾遭受“88”水灾的灾民举行祈福解厄追荐法会,黄信阳和刘威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共同向台湾受灾同胞捐赠人民币500万元。
2013年4月25日上午10时,钟鼓齐鸣,北京市道教协会在吕祖宫举行为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攘灾祈福暨超度遇难亡者法会。黄信阳和北京市道教协会秘书长权儒诗、北京市各宫观的道长以及北京道教信众居土参加了法会。道教高功法师如法如仪地进行了镶灾福、超度亡者科仪,场面隆重、气氛庄严。北京市道教协会黄信阳会长拈香主法,祈愿人民攘灾度厄,亡者早生仙界。道长、居士、信众纷纷捐款。
此次活动共为灾区人民筹款人民币10万元。
在国家宗教局的领导下,2013年6月由中国道教协会、北京市道教协会、河北省道教协会联合举办了“善行行北京点亮心化道教义灯慈善助医行动”,旨在把更多的光明留给人间。该活动通过书画作品的义卖为项目资金的支持,为居住在北京市的(含一年以上外来常驻人口)贫困家庭十五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眼疾患者实施救助。本次活动将在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三地进行爱心传递。
近年来,道教一些宫观开始尝试以成立慈善基金、功德会等形式,有计划、成规模地开展慈善事业。为此,由黄信阳担任主任的“弘道济世专项基金”在北京市慈善协会设立,基金用于开展助老、助残、助医、助学、应急救助等慈善项目。黄信阳积极带头资助相关人员开展研究。出版、教育及学术交流等项目的利国利民活动。
二
宣扬教化 潜心悟道
1962年黄信阳生于浙江省苍南县。苍南到家文化传统悠久,有着丰富的原生态道教文化资源。黄家祖辈世代虔诚信奉道教。从懂事起,奶奶每天吃斋诵经的形象就深深地印在黄信阳的脑海里。当时,黄信阳因身体虚弱而不能正常上学,他就去道道观里听道长讲道,平日里还经常抄写一些道学典籍。在这浓厚道教氛围影响下,加之自身对道教与生俱来的信仰。1974年10月,年仅12岁的黄福琪在本村东华道观出家,拜黄诚宝道长为师,取道号信阳。从此成为我国全真教龙门派第廿五代玄裔弟子。
当时还是文革期间,信教不能公开,年少的黄信阳不惧出家人生活的清苦,认真研习道学典藏、斋酿科仪。他慧根天真研习道学典藏、斋蘸瞧科仪。他慧根天成,学习用功,深受师父和道友喜爱。
1981年,黄信阳跟随师父到全国各地云游寻访,途经北京,当时中国道协领导和白云观的老主持,一眼就看上了这个心有慧根、眉清目秀的小道士。1983年黄信阳得到师父同意,只身赴京进入中国道教协会道教知识专修班学习,从此,他更加勤奋学习道学教义。他长期潜心研习和发扬光大道家教义,成绩显著。品学兼优的黄信阳被北京白云观留为常住。1986年,年仅24岁的的黄信阳被白云观道众推选为监院(住持)(道教宫观的当家人一般被称为监院或主持)肩负起领导“天下第一道观”的重任。在任白云观监院期间,他厉行改革,恢复了白云观传统的道观执事职称,成立了白云观民主管理小组,群策群力,加强白云观的管理,注重道观的接待参访、劳动自养、修茸殿堂,组织和强化道教义理等多方面的工作,整治白云观周边秩序,使干年古观面貌焕然一新。
同年,中国道协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黄信阳作为北京白云观代表参加这次会议,被选为中国道协常务理事,并担任副秘书长职务。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黄信阳领导创建了河北省和北京市道教协会,并当选首任会长。1998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时年只有36岁。
作为年轻的道教领袖,黄信阳积极著书立说,他编著了《道教教理教义》、《全真必读》、《道教槛联选编》、《修道养生真诀》、《人生格言》、《道教常识问答》、《老君说百病百药》注解等,影音录相有《玉皇朝科》、《铁贯施食》、《罗天大醮》等作作品。
(节选玄门鼓韵)
道教作为传统宗教,如何在新时期、适应当代,使古老的道观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是黄信阳经常思考的问题。他指出,道教宫观历来重视传统规范和戒律,各项活动都有严格规制。当前,很多官观依然坚持传统,道众每日做早晚功课,诵读经典。但是,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道教宫观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日益重视宫观管理的现代化、民主化与整个人类文明人性化,将传统的道门规制与现代管理方法相结合。
在管理方式上,宫观并不因循守旧,而是更注重民主和沟通。黄信阳介绍说,各宫观
通过民主选举成立了民主管理委员会,全面管理观内事务。各宫观还经常组织道众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党的宗教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道教常识、现代管理知识等,不断提高道众的基本素质和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公民的意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宫观道众总体文化水平偏低。提高道众文化素质,建立学习型宫观,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黄信阳高兴地看到各宫观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积极选送道众参加由宗教局、省市道协组织的各类培训班,报考中国道教学院等道教界高等学府,与中央民族大学哲学宗教系共同合办“宗教学研究生班”,不断提高道众的文化素质、法律意识和宗教素养。
黄信阳坚信,在各级党政宗教部门的关怀下,在中国道教协会的积极配合和各地道协、宫观的共同努力下,道教宫观必将在组织建设、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科学管理和服务社会等各方面越做越好,不断创新,为推动经济发展、构建社会和谐、促进文化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三
繁荣文化 弘扬传统
中国五大宗教中唯一发源于本土的道教教,浓缩了老子、太极、养生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不应忽略传统文化,“特别是本土的、自己的东西”。黄信阳指出:“‘道’,仅此一字,却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核心,代表着中国文化的无上高度。道家艺术,把人的个性、情感、觉悟、信仰和艺术创作融为一体,使作品有了灵性和情感,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独特的艺术境界。”
黄信阳身体力行,他潜心研习道教,宣扬道教文化。道教典籍刊载有我国古老的乐谱,是一份极为宝贵的音乐文化财富,研究、整理道教音乐,对丰富我国的音乐文化,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了恢复白云观往昔的音乐,抢救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瑰宝,黄信阳和其他道友一起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努力。他们又请了中国音乐学院的音乐专家和全国各地名观大庙擅长道教音乐的道友,一起来挖掘整理白云观的音乐。经过多方的努力,白云观终于恢复了过去的全真斋酿焦音乐。
1988年,中国音乐学院、北京音乐家协会和白云观共同组建了“北京白云观音乐团”,黄信阳出任团长,举行公开演出,在音乐界和道教界引起巨大反响。他还亲自参加演出。鼓是道教音乐的主要乐器,黄信阳擅长鼓和提钟乐器的演奏,被公认为白云观道教音乐的“第一鼓手”。201年1月23日,北京市道教协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了“三清神韵·和暖中华”——新春祈福音乐会暨北京市道教音乐团成立典礼。6月5日在石家庄河北会堂举行“神州和音——河北道教界祈祥纳福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音乐晚会”。2012年9月21日晚《太和清音》首届中国道教文化音乐展演暨迎国庆——祈太平——慈爱人间音乐晚会在北京展览馆剧场盛装上演。用道教传统艺术形式为祖国祈福、为人民祈福。音乐会旨在通过道教向往和谐、济世利人的理念追求,展示首都道教界爱国爱教、造福社会的精神风貌和创建和谐宫观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北京白云观音乐团”多次出访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及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均受到好评。黄信阳说,道教音乐无国界,无需翻译,可直观展示。道教音乐虚无漂缈、引人入境,有利于修身养性。名曲如曾当过道士的阿炳作曲的《二泉映月》、唐玄宗作曲的《霓裳羽衣》。
黄信阳不但精通道学音律,还擅长笔墨丹青,对道家书画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有着数千年历史的道教书画艺术把信仰和艺术高度融为一体,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道教书画艺术不仅一直没有间断,并逐渐形成了中国书画艺术中一支独特的体系。黄信阳表示,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与这个民族的文化思想分不开。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承传统书画艺术的重要载体,道家在书画领域上宣扬的“道是运动无穷的”理念,也势必激励整体的书画艺术不断向前发展,追随“道法自然”的精神。
在悟道的过程中,黄信阳自幼就开始习练书法,没临过任何名家的碑中帖,没拜过师,就是凭借刻苦、勤奋,更多的是种个性的体现。其字体,介于行、楷之间,笔触圆润流畅,颇有有道法自然,焕然天成的风范。30多年来,黄道长说自己写过多少幅字根本无法统计,但是他写书法并不是单纯为自己修身养性、愉悦自身,他的书法艺术发挥了更大的作用,那就是用于济世引道。
2005年,黄信阳组织成立了“北京市道教协会道家书画艺术委员会”,他们不计名利报酬、真诚团结奉献,致力弘扬文化、构建和谐中华,几年来先后到北京市区县、乡镇,为人民群众送春联、送文化,创作书画作品几千幅,并开展书画作品慈善拍卖等丰富多彩济世活动,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目前,道家文化发展形式多样化,前景光明。黄信阳举例说,2008年首届“玄门讲经”活动,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各界反响良好,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届,对于弘扬道教优秀文化,恢复学经、讲经的优良传统等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宫观以此为契机,纷纷设立了讲经堂,在宫观内开展讲经活动,不仅培养了人才,弘扬了道教优秀文化,也激发了大众对道教文化的兴趣,提升了信教群众的信仰层次和精神境界。许多宫观还创办了内容丰富的道教刊物和宫观网站,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传播道教优秀文化,扩大了宫观影响力,拓展了交流渠道,为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四
参政议政 服务苍生
作为德高望重的宗教界领袖,黄信阳在精进修行,参习道法的同时,积极走出道观,参政议政,广泛参及社会活动,倡导道教服务社会。黄信阳说,道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大有可为,道教提倡既要修道,更要积德。道教提倡“无为”、“寡欲”、“不争”和“济世利物”,“无为而治”就是按照社会各项事务。“济世利物”就是要与人为善,要和自然环境处理好关系。
黄信阳还多次参加各地道教协会倡导的各种环保公益活动。甚至远赴甘肃民勤,参与在“中国道教协会倡导并携手全国道众在民勤县设立‘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是对道教天人一体、和谐共生思想的最新诠释,是道教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具体体现。”
2003年春节期间,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贾庆林到白云观看望中国道教协会工作人员。当贾庆林得知黄信阳是全国第九、十、十一届政协委员和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第七、八、九、十、十一届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及北京道教协会会长,河北省第七、八、九届政协常委和河北省道教协会会长时,连声称赞他“一个人身兼数职,而且都干得这么好,绝非易事。”
作为新时代传统宗教的传承者,黄信阳与时俱进,用最现代的传媒手段弘扬中国道教文化他肩负参政议政的职责,不仅关心道教事务,同样也密切关心国家大事和世界局势。黄信阳的微信好友中有他的教友、信徒以及对“道”感兴趣的人。“他们喜欢看我对两会的直播,纷纷评论留言。”黄信阳目前发出的“微直播”包括亲那个少年、生态、教育、医疗、诚信、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问题和社会热点。
为弘扬中国传统道教文化,即使在两会期间,黄信阳也坚持每天早晨5点半床,更新博客和微博。“新媒体是弘‘道’和传播传统文化的高效平台。”黄信阳说。他的“博龄”不到三年,博客访量64万多人次,微博粉丝25000多人。
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黄信阳用“道”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他说,水、空气等环境污染给人的生存带来很大影响,导致幸福指数下降,治理污染需迫切摆上政府日程。
再比如说,道教的环境保护思想,是可以用来为现实服务的。黄信阳说,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采,使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们回过头来寻找解决的办法。道教主张天人一体、和谐共生,崇尚道法自然,历来注重保护环境。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道教中的很多思想对环境的保护有着很好的启迪作用。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畅谈“中国梦”,黄信阳对此有着自己的阐述,他说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现今社会提倡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饮食安全,注重重民生建设。道教目前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凝聚广大教徒和信教群众的力量,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每个个体的作用,出谋划策,把当前道教的事业发展好,并且努力走向世界,建立起世界性的道教组织,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2011年,中国举办了国际道教论坛,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嘉宾出席。对道教事业的发展和未来,黄信阳满怀希望。他指出,近年来宗教发展的社会环境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道教事业应当始终坚持爱国利民、服务社会的原则,道教界只有抓住机遇,勇于开拓,奋发进取,才能将道教事业不断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新阶段。
“道教的根在中国,道教理念离不开社会和百姓,营养来自于传统文化。处处都是道,处处都有道。”黄信阳在尊道贵德、利国利民的事业上潜心修道,精进前行。
监制:黄信阳
主编:周高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