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金革命先驱牺牲九十二周年祭
1929年6月18日,瑞金早期革命先烈刘忠恩与谢仁鹤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昂首走向刑场,慷慨赴死,在瑞金城北绵江河右侧大榕树下英勇就义。
1951年7月1日,瑞金人民政府,为纪念被国民党反动派先后杀害的瑞金早期革命先烈,瑞金第一个党支部(绵江中学支部)第一任书记刘忠恩、支部委员杨荣才、谢仁鹤等300余名瑞金革命先烈。在瑞金人民会场(原绵江中学支部旁,现瑞金四中操场),树立一座“革命烈士纪念塔”,塔身高10米,砖石水泥结构,塔体方形尖顶,顶端塑红五角星。

瑞金人民会场:革命烈士纪念塔
刘忠恩和谢仁鹤,瑞金安治希平村人(今属泽覃乡)。
1925年初,为寻找救国救民之路,刘忠恩、谢仁鹤、杨斗文等参加了旧军阀赖世璜部。尽管不到一年时间,刘忠恩升任为营长,但他无法忍受旧军队的黑暗和腐败,于是便与谢仁鹤等携带武器,偷偷返回瑞金家乡。带回的人和枪成为瑞金农民武装暴动的重要基础。
随着北伐军进占赣南,瑞金革命形势日益高涨。1926年夏,刘忠恩、谢仁鹤、邓希平等人在安治乡赤沙田(今泽覃乡希平村赤沙田小组)创办“醒群小学”,穷人子弟纷纷前来报名。他们自编课本,向学生传授新文化、新思想,灌输革命道理,遭到当地土豪劣绅百般阻挠、蓄意破坏。

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下举行南昌起义。
1927年8月25日,起义军到达瑞金壬田,与国民党军钱大钧部激战取得八一起义部队南下第一场胜利。
26日,起义军攻占了瑞金县城,中共前敌委员会等领导机关驻扎在私立绵江中学。
刘忠恩等人得知这一消息后,连夜赶到县城,协助部队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筹粮筹款。
南昌起义部队在瑞金期间,帮助瑞金在私立绵江中学成立了瑞金第一个中共支部——绵江中学支部。
9月3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和以刘伯承为参谋长的革命委员会参谋团在此召开会议,讨论政权、土地、劳动政策和行军路线等问题。会议的召开为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瑞金人民的革命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贺龙
会上探讨了贺龙入党问题,周恩来说:“自南昌起义以来,贺龙都表现出与共产党合作的意愿。此前,他曾多次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我认为党应该及时接纳他了。”
于是,前敌委员会批准贺龙入党(贺龙已数十次提出入党申请,却屡遭拒绝)。贺龙听了前委的决定,激动地说:“我是党的人,我指挥的队伍就是党的队伍。我绝不叛党。”入党仪式在绵江中学的旧祠堂里进行,当时吸收入党的还有郭沫若、彭泽民等起义军领袖,以及瑞金进步青年:刘忠恩、邓希平、谢仁鹤、杨舒翘、杨荣才、谢存性、谢永泮、、杨湘元、曾拔英等。
“八一”起义部队撤离瑞金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刘忠恩等转移到安治(今泽覃乡)秘密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建立了安治农民协会,为安治暴动打下基础。
1 9 2 9年6月1 1日,国民党李文彬部攻入安治,谢仁鹤被捕,党组织为营救谢仁鹤,派刘忠恩前往县城侦察敌情,不幸被捕,国民党当局拉拢刘忠恩、谢仁鹤无果后,对他们施酷刑,但是,刘忠恩、谢仁鹤始终严守党的秘密,使敌人对即将发生的安治暴动毫无知晓。
6月18日,刘忠恩、谢仁鹤同时壮烈牺牲于瑞金城北绵江河右侧大榕树下。

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
起义由周恩来、贺龙、李立三、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供稿:瑞金红色文化传承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