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眼里的世界∣硝烟散后的金达莱
作者:一风
那是一个周末,我为刊物组稿,坐上去北京的列车。对面是位老太太,戴着眼镜,正抬头望着窗外。过了一会,她转脸向我笑了笑。闲谈中,知道她是位军队离休干部,我说我也当过兵,我们的心一下子贴近了。

我很想深入了解她,她却说我自己没有什么好谈的,只能给你讲个故事。
1951年10月,志愿军在朝鲜轿岩山、烽火山一举打垮了范佛里特发动的“秋季攻势”。一天下午,突然有五架敌机向一所战地医院俯冲扫射,情况非常危急。恰逢一支志愿军部队路过此地,战士吴阿成奋不顾身掩护一位护士,眼部受了重伤。清伤时,那位名叫亚楠的护士一下子惊呆了,眼前躺着的正是自己的男友阿成。从医生的表情中,亚楠知道阿成的眼睛有失明的可能。亚楠强抑着自己的感情,欲唤又止。她明白,此时此刻如果让阿成知道自己的身份,对他伤眼的治疗没有好处。于是她紧紧抓着他的手,泪水禁不住地往下淌。
吴阿成的脸上裹着厚厚的纱布,比她那天戴着大口罩、棉帽子更难以辨认。亚楠每天精心照料着他。一个雨后的中午,太阳从云层中露出脸来,向大地洒下一片金色的光。渐渐地,空气中有了些暖意。亚楠扶着阿成走出了帐篷。“护士,前面好像又开火了,我却……”吴阿成用沙哑的声音对亚楠说。“是的。能对我说说你的故事吗?”亚楠岔开了话题。
吴阿成从受伤那天起,心里想了许多,有时还会无名地发起火来。这天情绪稳定了些,便对亚楠讲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1947年11月6日,在石家庄战役中,他左腿受了伤。在战地医院治疗期间,他认识了一位叫亚楠的护士。离开医疗队那天,亚楠送给他一本日记簿和一支钢笔。他悄悄打开日记簿,里面夹着她的一张照片。
在这4年中,他们只见了5次面。来朝鲜之前,他们有个约定,等战争结束,他要带她去看他的母亲……这几天不能打仗,心里特别想念她,也不知她现在怎样了?吴阿成叹了口气,让亚楠拿来了他的挎包。他虽看不见,却用手摸索着打开了日记簿,拿出一张照片,对亚楠说:“你看看我的女朋友漂亮不?只可惜,在攻占一个无名高地时,照片下面多了个弹孔。”亚楠看着自己的照片,心一酸,一股热热的东西从眼角涌了出来。亚楠看出阿成的心思,决定告诉阿成自己就是他日夜想念的女朋友亚楠。
就在亚楠准备开口说话的时候,敌4架F-84战斗机疾风似地向战地医院飞过来。紧接着,飞机上扫下的子弹噼里啪啦地炸开了。亚楠拉着阿成跑进了帐篷。吴阿成大叫一声:“快趴下!”吴阿成重重地压在亚楠的身体上……不远处的山头上响起了我军高射炮的声音。敌机飞走了,鲜血却慢慢地浸透了吴阿成的棉衣、棉帽,吴阿成再一次为亚楠挡住了子弹。亚楠惊呆了。那一刻,空气凝固了。亚楠好像感觉到了什么,紧接着大喊了起来:“阿成,阿成,快醒醒!我是亚楠呀,我是亚楠呀!”任凭亚楠抱住吴阿成的头怎样地呼喊,怎样地摇晃,阿成醒来的奇迹最终没有出现。此时,帐篷外的阳光透过无数个弹孔,斜斜地暖暖地照在吴阿成的身上。亚楠轻轻解开吴阿成头上的纱布,看到他的眼角是湿湿的,右手还紧紧地拿着那张带有弹孔的照片。

1953年7月27日,朝鲜上空弥漫的硝烟,随着季风渐渐地飘向了远方。“停战”这天,大街上到处洋溢着胜利的欢声笑语。分外明亮的阳光洒在寂静的墓地。亚楠采了一支红色的金达莱,来到吴阿成的墓碑前,拿出那张带有弹孔的照片,小心翼翼地放在那散发着新鲜气息的泥土上。照片背后,写着两行字:阿成,你安息吧,我已变成一支金达莱,永远陪伴你,在异国他乡。
一阵长长的火车鸣叫声,把我从老人讲述的故事中惊醒。我看到,老人脱下眼镜,正拿着手帕拭擦眼睛,那似乎在告诉我什么。但是我始终不忍心问她你是不是故事的主人公。

作者简介
一风,原名李业峰,江苏淮安人,退役军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集《格桑花开》《生活暗示》《心里的那条河》《天空的眼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