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宋向晖工作照
上图:宋向晖带队出征荔湾抗疫
抗疫小札/宋向晖的口头禅:“我去!”
作者:逸清

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医疗工作者的身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医护人员的战场!一年365天,他们每天都肩负着性命相托的重任,当疫情突如其来,他们义无反顾逆向而行,奋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用生命守护生命。-------队友何文君寄语

20天前,宋向晖(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临危受命,担任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15人的医疗抗疫专家队队长,进驻荔湾封控区茶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办事敏捷,幽默风趣,他的口头禅最特殊:“我去!”
1、外出执行任务:“我去!”
由于社区医疗条件有限,封控期间交通受限,有大量的患者转运和上门诊疗的工作,抗疫期间,120负压转运救护车和二线救护车都没有配备担架员,医疗队里女队员偏多,天气炎热,宋向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经常主动承担起穿防护服外出的任务,每天连续工作超过12个小时,经常熬夜到凌晨。
上图:宋向晖和队友一起从9楼抬下患者,用救护车运送到医院救治
2、一天6个透析尿毒症肾衰患者来回转运:“我去!”
当前社区有近十位中老年尿毒症患者需要定期做透析时,虽然附近医院工作重任务紧,但患者们的透析不能停,宋向晖马上和封控区内的荔湾区人民医院、广钢医院取得联系,落实患者们分批透析的时间,一周内安排转运透析患者30余次,解决了透析患者们的大难题。
3、居民意外外科伤害:“我去!”
电话铃声响起,是一名处于双足跟粉碎性骨折术后修复期的患者。他十分焦急,伤口剧痛,希望得到专业的处理。刚刚出车回来的宋向晖听到消息,顾不上吃饭,浑身湿透的手术衣还来不及换下,急忙间又穿上了厚重的防护服再次出发,上门为患者处理了伤口,并详细解释伤口情况,安抚患者不安的情绪,得到患者和家属连连真诚的感激。
上图:宋向晖上门为患者清创缝合换药
4、有外伤患者求助救治:“我去!”
因意外导致膝盖受伤的外地工人突然来到社区中心,宋向晖原本不是专家门诊班,他听到消息没有丝毫犹豫,马上穿上隔离衣带上手套,为他清创缝合伤口,消毒、换药、包扎,再三叮嘱注意事项,患者感激不已,激动地连忙说道:“谢谢医生,你们辛苦了!”
5、居委告急,某某小区抑郁症姑娘病情复发割腕:“我去!”
抗疫期间,居民出行受限,社区内部分精神心理患者药物短缺,宋向晖给抑郁症割腕患者处理好手腕伤口后,跟随救护车护送患者跑了三家医院,认真处理好患者的就医需求,回到医院天上正下瓢泼大雨,雨水和汗水根本分不清。
上图:宋向晖“我去、、、出车!”
6、诸如此类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条件比预想的要艰苦,但我们有信心。”宋向晖表示,“我们医疗队的任务就是减轻封控区内医院的压力,能处理的尽量在社区医疗中心解决。”
“在这特殊时期里,无论医务人员还是社区工作人员,包括患者、志愿者、警察、群众,我们所有人通力合作,一定能够共度难关,战胜疫情!”宋向晖说。
他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又平凡的外科医生,带领着抗疫小分队和社区医护人员,为茶滘居民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