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 栏(小小说)
文/耿庆祥

姜大爷居住在县城,这天买菜回来,发现他的小果园里突然闯进一群陌生的孩子,三男二女,六七岁的样子,她们毫无顾忌地疯玩儿,不但踩坏了果园的木栅栏,就连开滿鲜花的桃树也难逃一劫,残花败叶散落一地,惨不忍睹。

姜大爷是火柴脾气,一擦就着。看到这般光景,怒火直冲脑门儿,情不自禁地冲孩子们骂道,狗日的们,哪里不能玩,跑到我果园里撒野,看我不打断你们的狗腿!

晴天一声霹雳,吓得孩子们魂飞魄散,四处奔逃,果园四周的木栅栏遭了殃,被踩得七横八竖,一片狼藉。
回家后怒气未消,姜大爷抱怨老伴没有看护好果园。老伴田奶奶不愠不火地说,孩子们知道啥?费就费了,值得发这么大火吗?

田奶奶知道,为弄这个小园子,老头子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 刚搬进这个小区时,姜大爷发现路边有一块闲地,因下面是排水管道,上面不许搞建筑,于是就变成了垃圾场,既不卫生,又不雅观。为美化小区环境,姜大爷单枪匹马奋战半个月,清垃圾、除杂草,翻土地、插栅栏,最终让这个垃圾场变成了小菜园。

种了一年菜,发现浇水不方便,水费又贵,不划算。 于是姜大爷买了几棵桃树栽上了,他知道老伴爱吃桃儿。从此小菜园变成了小果园。树木耐旱,省水,春天有花儿看,夏天能乘凉,秋天有还果子吃,景色又美。姜大爷一天看八遍,亲如儿女。

春夭小区来了两家租房户,农村的。大人市场里卖菜,孩子城里上学。大人白天忙生意,整天不着家。孩子们星期天在家里,没人管,像散养的鸡,到处疯跑。最终发生了开头的一幕,引爆了姜大爷这个火药桶。

田奶奶怕姜大爷急火伤身,劝他不要吹胡子瞪眼的吆喝孩子们,打狗还看主人面呢,孩子们你得哄,不能呛,越呛越上劲儿。
姜大爷鼻子哼一声,一百个不服。

果然没多久,孩子们的报复就来了。好不容易修好的木栅栏,被她们踹得七零八落;开滿鲜花的桃枝儿,被生生折断无数,遍地的残花败叶,叫人心疼不已。姜大爷发现后人去无踪,气得他捶胸顿足,冲着租房户的小巷一通臭骂。

亡羊补牢。姜大爷决定把现有的木栅栏换成高大坚固的铁絲网,叫这群野羔子眼睁睁插翅难进,气死他们。

田奶奶坚决反对,她说,买铁网的钱能买多少桃儿?值得吗?这事儿你甭管了行吗?我来调教这些孩子,不用起高嗓儿,管叫她们乖乖地听话。
屁话!姜大爷压根儿就不信,但暂缓了买铁絲网的行动。

春天树木疯长,桃花谢后繁枝密叶间冒出纽扣大小的幼果,被孩子们折断的桃枝重新冒出碧绿的嫩芽,小小果园绿意葱笼,一派生机。
姜大爷出门旅游几天,田奶奶紧紧盯着果园,唯恐“悲剧”重演,再落抱怨。果不其然,这一天,几个胆大包天的小冤家又出现桃园里,不待她们动手动脚,田奶奶抢先冲她们喊道,我的小祖宗们,奶奶要跟你们商量点事儿,好不好?

听说商量事儿,本想逃跑的孩子们盯着田奶奶不动了。田奶奶说,你看奶奶爷爷年纪都大了,没力气管理这些桃树了,打算分给你们,你们要不要?
孩子们一愣,互相看看,半信半疑,有的问,真的吗奶奶?

骗人是小狗!田奶奶像个孩子,煞有介事的跟她们拉勾发誓。然后叫她们每人挑选一棵桃树,说,这棵树就归你了。接下来趁热打铁地讲了一些如何管理桃树、如何愛护花草、公物的道理。孩子们得到了桃树,高兴的手舞足蹈,连声唤奶奶,声音甜甜的。
不久姜大爷旅游回来,一眼看到果园里又出现孩子们的身影,让他惊诧的是,这次她们没有损坏果树,而是掂着小桶小铲,浇水的浇水,铲草的铲草,一个个认真负责的神态,俨然成了爱护果园的小主人。这前后反差之大,使姜大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姜大爷把这个惊喜告诉了田奶奶,田奶奶把分树给孩子们的事告诉了姜大爷。开始姜大爷难以接受,闷头抽烟不吭声。但很快就想通了,这不过是缓兵之计。孩子们天天长大,逐步懂事,加上考试、升学、功课都忙不过来,哪还记得桃树这回事儿?不过是一场儿戏罢了。
想到这,姜大爷暗喜,老伴还真有两下子。

姜大爷再也不提买铁絲网的事,反而把现有的木栅栏拆了个精光。一来二往,姜大爷跟孩子们混成了好朋友,小果园也变成了小乐园。


作者简介:耿庆祥,昵称秋山红叶,退休职员,赵县作协会员。业余时间喜欢写作散文小说,作品散见于报纸杂志和网络,偶有作品获奖或选编入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