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鄠邑区:精耕细育,助新教师扣好入职第一粒扣子
逢百年华诞,展青春风采。6月26日,鄠邑区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具一格的结业典礼,新教师们用扎实的基本功,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富有创意的课堂设计,昂首挺胸的姿态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鄠邑区教科局遵循教师发展规律,满足新教师个性化,差异化发展需求,制定系列培训方案,努力实现“一年成长,三年成熟,五年骨干”的成长要求,助力新教师尽快成长为合格直至优秀的人民教师。自2020年8月18日起,陕西省国培计划项目办公室沈善良主任以“新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关键能力与专业发展”为题,正式拉开了鄠邑区2020年新入职教师为期一年系列培训的帷幕。五天的岗前培训,每月的专题培训,辅之以各学校(园)系列化、系统化、精准化的校本培训,教学能力测试,教学技能展评,年度履职情况考核,350余名新教师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入职待遇,也承受住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寻策问道,精心设计,满足新教师发展需求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针对新教师发展需求,鄠邑区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助力新教师成长的主题课程。岗前培训围绕教师素养及能力、新时代教师角色转变、师德师风、教科研能力培养等,帮助新教师顺利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确保他们“正身份”;邀请抗疫团队开展“向英雄致敬”主题培训,邀请全国模范教师冯雪红老师开展“职业幸福感与使命感”师德专题培训,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调适方法指导,帮助新教师顺利渡过初入职场的不适与迷茫,确保他们“留得住”;邀请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帮助新教师规划职业,精准方向,确保他们“有目标”;信息技术培训、“云课堂”学科技能培训,德育工作培训,新教师技能大赛参赛,帮助新教师提升素养,淬炼技能,确保新教师“教得好”。

示范带动,对标提升,引领新教师职业发展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陕西森工医院的抗疫英雄团队舍身忘我,逆风而行的感人事迹,告诉新教师什么是担当;特级教师、省教科院特聘专家杨永厚老师,全国模范教师冯雪红老师不计名利,热心奉献的工作状态,展示给新教师什么是忘我;杨建萍,张海鹏,刘娟等省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孜孜不倦,潜心教研的事业追求,教会新教师什么是专注;陕西省教学能手,鄠邑名师,鄠邑最美教师刘颖珊老师一直奋斗,始终追求,无私奉献以及累累硕果的成长经历,甘河初中青年教师李婧娓娓道来,平和却无比坚定的表达出一名青年教师克服困难,长期坚守农村学校的担当,以及爱生,爱校的感人事例,让新教师们知道了什么是使命与初心……像这样,以身边最优秀的同伴,最典型事迹引领的报告会,一年来,鄠邑区进行了5场;以“名师是怎么练成的”,“我的教育故事”征文优秀作品、“我的交流故事”征文优秀作品等为主题的故事分享,一年来,鄠邑区推送了30余篇;“师德师风”主题演讲,“我身边的好老师”评选等活动,校校展开,人人展示。榜样,为新教师们树立起一个个标杆,引领他们立师德,正师风,修师能,迈好职场第一步。

深学细悟,内化于心,砥砺新教师慎思笃行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一位新教师在冯雪红老师的“职业幸福感和使命感”主题培训后如是写道。鄠邑区采用“培训+心得”模式,凡参与必写心得,凡培训必有分享,一年来,共编发新教师主题培训后心得体会分享美篇29篇,共收入50余名新教师的训后收获,内化于心,心有所畏,行有调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2021年4月份起,全区自下而上,面向近三年新招录的650余名新入职教师,开展了新入职教师技能展评活动。新入职教师使出“十八般武艺”,展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已臻熟练的教学技巧,展现了全区上下,集众力众智围绕新教师成长而开展的培训工作的富有成效。培训所得外化于行,三尺讲台可见真章。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人民教师应有的使命与担当;让学生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是人民教师的价值体现……这是“七一勋章”获得者,“燃灯校长”张桂梅作为新时代人民教师代表,向党和人民立下的铮铮誓言。鄠邑新教师们将以张桂梅老师为榜样,以奋斗为底色,虽力小而不怠,虽位卑不忘忧国,迎难而上,勇毅笃行,为鄠邑教育大发展贡献青春和力量。
(周凡帆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