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微 信 诗 歌 学 会
安 徽 分 会
(第 22期 总第 022期)
本期诗人:宁业龙 汪凌 江守荣 连璧
本期编辑:朱先贵 校对:黄冬松

作者简介:
宁业龙,安徽巢湖人,江苏作家、摄影家,军旅生涯二十多年,七次荣立三等功,发表短、微小说、散文三十多篇,写作专著三十万字,参与电视剧等创作。
力量
坚硬的果壳,
裹不住春天的诱惑,
种子如期破壳生长。
石块下的嫩芽,
无惧重压,
探头吮吸雨露和阳光。
雄狮独霸草原,
奈何不了,
牛马集群的抵抗。
人类居住的地球村,
谁想称霸,
看看东方,
掂量掂量
中国人的力量!

作者简介:
汪凌,笔名严气正性,安徽省和县教育局工作人员。喜爱阅读、写作和运动。
行走昭关古道(组诗)
昭关古道
面对两山对峙形成的关隘
用一夜白头的传奇蒙混过关后
走向曲折幽深的神秘莫测
浣纱的女子情深义重
慷慨喂饱逃生的希望
为自证清白竟纵身一跃
湖水怨嗔从此日夜泣诉
伍子胥发达后专程祭奠
千金坠湖方才波澜不兴
左望起云峰葱茏苍翠
右看鳌鱼岭重峦叠嶂
大庙村是古道上的一个逗号
枫杨树下适合停顿稍作休憩
听一段双节竹林中的明前传说
掬一捧古井渠漾起的大唐清凉
华阳洞已收入《临川文集》
奇伟瑰怪非有志者难以阅读
褒禅山寺在暮色中神态安详
一条逶迤古道敲出木鱼声声
过昭关所想
与一位名人、一段历史典故
以及一条成语有关
为逃避追捕
用冲天焦灼把一个整夜的黑
燃烧成了满头的白
然后乔装蒙混过了关
从此复仇成了生活的重心
马蹄井也盛不下满腔的怒火
直到引吴甲叩关而取楚
忧承担背弃祖宗的罪责
不得已鞭尸三百
千金湖
一直排斥
以垂钓姿势阅读这方水面
适合于
沿湖行走丈量它无尽的惆怅
虽非凭吊,步履还是艰涩
二千四百多米
走到二千四百多年前门口
一袭纵身一跃的倩影
避免了惊弓之鸟后的猜忌
却成就了
伍子胥千金报德的美名
浣纱一阕,幽怨几千年
以身许诺,湖水轻盈变厚重
大庙村
绿色澎湃的偌大山谷
似在逐渐淹没那几粒农舍
沿着田垄的绵延起伏
用力挤进村落岑寂的厚重
百年的枫杨饱经沧桑
护卫村口,不厌其烦地倾听
身边泉水的反复唠叨
方井和唐渠泛起一泓清凉
将附近的银杏颐养千年
郁郁葱葱旳故事结满枝头
双节竹林中深藏众多传说
却不提洪武皇帝的前尘往事
褒禅寺遗迹还在,默默地
坚持与一个村子不变的厮守
褒禅寺
九层塔盛放着慧褒禅师
修炼后的功德、慈悲和智慧
绕塔的人脸上溢出敬仰
大雄宝殿里正在做晚课
唱经的声音,平静而虔诚
梵音阵阵,出家人
沉浸在自己的大千世界里
古道逶迤起伏,袅袅娜娜
一缕香烟,绵延于葱茏山色

作者简介:
江守荣,1956年12月,原籍安徽泾县,现居南京。1982年毕业于海军工学院,从事过教育,宣传,文秘,新闻和金融等工作。
夏日诗韵
大青蛙领着
会说话的孩子们
坐在荷叶上
撑开绿伞
像跑完百米冲刺
喘着粗气
盼太阳西沉
蝉不愿爬高
怕地面留下背影
大风扇停转后
只得加快振翅
每一声嘶鸣
是向更多的人呼唤
盼太阳西沉
那麻色蜻蜓
像一架架无人机
爬升,俯冲,悬停
用两个大摄像头
捕捉夏日的兴奋
为了傍晚的饕餮
盼太阳西沉
我独依窗口
懶散地翻着
一本本新的诗集
闻不着纸味墨香
于是打发手指
在所有的群里发声
看太阳西沉

作者简介:
连璧,女,安徽省巢湖市人。业余时间将心海浪花流于笔端,系安徽省作协会员,出版散文集《刹那欢喜》。
水的等待
水的等待
是蒹葭苍苍
宛在水中央的伊人
她的眸犹如清泉
让他溯游从之百折不弯
水的等待
是桃叶双双
渡江也不用楫
我自迎接汝的书生
使江南变成梦里桃源
水的等待
是暮霭沉沉
误入藕花深处
惊起一滩鸥鹭的少女
令少年不由分说地心乱
水的等待
是莲叶田田
她若是荷花
他便是荷叶下的游鱼
岁岁年年嬉戏左右相见欢
水的等待
是春波漾漾
何处再觅惊鸿照影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千万莫要付与断井颓垣
六月
六月是将夏未夏的季节
春天已然溜走
热夏还未赶来
蔷薇,木兰,合欢
甚至月下美人般的昙花
都在跃跃欲试
不用一季赶着一季
何须那么着急绽放
春天才悄然退场
热夏请莲步轻移
六月又叫未月
好比灯前看花
舟中看霞
还未到烂漫
还薄纱轻掩
物未成而有味
六月是半开的花
是微醺的酒
是满月没躲入地球阴影
是流星来不及掉落湖里
如果可能
我只想倚着六月
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
守着一口明亮的水井
把往事一一打捞
或是对着一面装饰云母的屏风
在银河渐落的时刻
做着怀想巧月桂月的梦寐
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安徽分会
顾问: 王寒山 朱鹤年 孤城 李商雨 老巢
会长: 黄 平
副会长:孙启泉 李劲松 方华 苏东山(常务)
秘书长:倪 雯
副秘书长:纪良发 梁作成 王恩斌
编辑部 主任:黄冬松
编辑部 副主任:苏东山 朱先贵
外联部 部长:李远波
外联部 副部长:张承斌 端琼
投稿邮箱:179317445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