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眼里的世界∣你没把话说清楚,别人怎么理解都没错
作者:一风
一位老领导退休前,我去看望他,想听听他对我的教导。那天下午,他跟我提起“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含义。他说,你不懂的不代表别人不懂,你懂的并不代表别人也懂。为了让我更明白点,还举了他在做处长时遇到的一件事。
他说:“有一回啊,我在处室里对大家说,明天早上7点半到解放路延安路口的那个电话亭集合,我们一起乘公交车去区里调研。第二天早上,处室里的6个同志都到了电话亭那里,只有一名处里学历最高的张博士没有来。我看了下手表,时间还没到,大家就在那里等候。可过了约定时间,还没见张博士的身影,我想是不是他路上堵车了呢?市内交通状况不理想,这种事也是常有的。想到区里还有一段很长的路,也不能让区里的同志等得太久,我就让小王到电话亭里打电话到处室,看看张博士在不在处室。结果,处室里的电话还真有人接了,小王一听是张博士的声音,就叫我接电话。我接过电话筒,心里正有一股子的火想发,便没好气地问他,昨天下班前我不是说好今天早上7点半到解放路延安路口集合吗?你看看现在什么时间了,你怎么还在处室呢?”说到这里,老领导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把脸转向我:“你猜猜这位张博士怎么说?”

老领导笑着摇头说:“他还在电话里反问我:你是说今天到区里啊,可你没指定我去啊,我也没答应啊。”
老领导对我说:“我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可一想,他说的这句话又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啊。我是说过‘我们’要去区里,又没说清楚处里全体人员都去区里,也没着重强调他也要去。所以,在他看来,他认为没有他呢。”说到这里,老领导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总会以‘我以为他能理解我的意思’,实质上,你没把话说清楚,别人怎么想都没错,而且你还没理由去反驳他。这位张博士,他是个知识分子,做事严谨有序,每次他跟着我去区里调研,回来写的
调研报告,思路清晰,条分缕析,逻辑性特别强,现状如何,问题是什么,需要上级领导如何协调解决什么等,不让我费一点神。”

听着老领导说的这件事,不禁让我想起当兵前在医院工作时遇到的一件事。
医院购买了制剂室用的一个消毒锅,生铁铸的,又重又笨。那天,消毒锅运到门诊大楼时,已到下班时分。由于通往制剂室的道路狭窄,又有小门相隔,运输消毒锅的汽车无法驶入,只能在门诊楼那里将消毒锅卸下车。是时正值炎夏,五点半的阳光还有点烈。我正准备离开水工班时,负责医院里做后勤杂活的瓦工头田二让人到水工班借几根12寸的镀锌管,他们要用简单的滚筒式方法将消毒锅运到制剂室。于是,我跟了过去。
一个笨重的消毒锅借助镀锌管从门诊楼滚到制剂室,用了半个多小时。消毒锅安装到位后,田二也累了,烟瘾很大的他想抽烟解乏,结果口袋里的烟盒是空的。他问手下那个抽烟的小胡子有没有烟,小胡子说今天换衣服口袋里没装。于是,田二让一个刚上班不久的小工帮他去买烟,并交代买大前门牌子的,让小工跑快点,说烟瘾上来了。那个小工拿着田二的钱撒腿就跑出了医院大门。田二左等右盼,前看后瞧,那个买烟的小工就是没回来,气得他骂娘,说就是跑到城南也回来了啊。就在田二气得浑身冒火难过时,那个小工满头大汗地跑回来了。田二急吼吼地向小工伸手要烟时,那个小工说跑了好多家烟店都没买到大前门烟。说着,把钱送到田二面前。田二一听,气得想打人,他向小工咆啸起来:“他妈的,大前门没有,你就不能买其他牌子的烟啊?”小工跑了好多家没买着田二指定的烟,又饿又渴,回来却遭到田二的一顿责骂,委屈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旁边有个年纪大一点的人对田二说,先前你也没说清楚,如果买不到大前门可以买其他烟啊。他还是个小孩子,哪里敢擅自作主呢?

老领导说了他亲历的事,我想到自己见过的事,两者都因为话没说清而得到的却是同一个结果——发号施令的人被气得要死。很多时候,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往往会责怪对方,为什么就不能理解呢?要知道,人跟人是不同的。正因为差异性的存在,所以才诞生出五彩斑斓的世界和丰富多彩的生活。

作者简介:
一风,原名李业峰,江苏淮安人,退役军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集《格桑花开》《生活暗示》《心里的那条河》《天空的眼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