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诗观与体会》
杨林
为了追回过去虚掷的时光,不甘业余时间的生活如一张白纸。携带着艰苦岁月风雨中,和命运浪尖上嫁接的坚毅与畅想,一步一个脚印去寻觅祖先图腾文化的遗迹,寻觅一种既迷失自己,又在其中展示自己的扬缪斯之精灵的世界。
诗,是浩瀚天籁与作者巧妙构思相融合的美妙结晶,句式的严格凝炼和含蓄措辞,是能称为现代诗的不屈灵魂。不能诱惑阅读者长时间兴趣咀嚼,和茶余饭后甜甜回味的诗,不是受人们青睐而拨动心弦的好诗,而是谈不上营养丰富的一杯白开水。如果映入眼帘的诗文,纯粹属于散文及时分行排列的直白句式,阅读时感觉平淡又缺乏情感,然而产生心烦和劳累情绪,不如另换有观赏意义和价值的“频道”。
这就要求作者首先有一种爆发冲动式的,难以控制而强烈的倾吐欲望。并以运用常年练笔中熟悉的其中一种构思手法,掌握避免与其他诗作者雷同的独特观念认识,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合流的作品中,充分表现“趣味、意境、浓情”,写出追求凝聚情怀和希望的坦爽,讲究饱含纯洁和朴实的优美,以及思维澄明,句式新颢,意象繁富,歌颂善美,抨击丑恶,同情万物,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好诗。也写出字里行间表达出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与崭新时代的足音相吻合,与人民同甘苦共呼吸而决不随波逐流的佳作。
多少个扬缪斯之精灵的春秋中,已成座右铭或奋斗口号的“疯狂读书,疯狂探索,疯狂写作”,促使我在浑身血液熊熊燃烧,在大脑半球的平静冷却,在拥抱苦难与幸福、悲伤与欢乐,在影子迷濛或清晰时,诗作就这样奇迹般光荣诞生了。爱好写作,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精神上的充实,是为了想给人们留点什么,给社会奉献点什么,那怕点滴。说句实话,确实很苦,可苦中有乐。纵然有人说写作一生仍贫寒不如卖花生胡豆。因为在风烛残年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让坚定信念和爱填满理想空间,也算不枉平生踏上文学之路一场,也算对得起脚下这片养育之恩的故乡热土。
是的,文学创作者的黎明前是黑暗的,但痛苦和欢乐捏成的梦是绚丽的,一切希望在于醒来的早晨。即然自己选定的路就一直走下去吧!用坚定脚印去填写人生履历,无怨无悔!
《秀美的傣族山寨》
驶过西双版纳景洪市区,那耸立许多孔雀和大象塑像的整洁街道。通过依壮丽青山,傍澄澈绿水的蜿蜒山路。穿过大面积又充满生机的橡胶林、椰子林和芒果林。到达开放三个傣族古寨民族村中的,其中一个廉政文化示范“曼丢村”。
显得喜庆的寨门古香古色,像五彩斑斓的殿宇 。顶上两边高翘飞角塑有栩栩如生的金龙 ,和小巧玲珑并在春阳下闪着金光的宝塔,给人一种庄严肃穆感觉。门檐正中高挂彩色毛泽东主席标准画像,身穿傣族衣裙的漂亮女接待员,手指画像笑着说:“我们一直感恩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解放世代穷苦的傣族人,让我们获得自由和幸福当家做主人,所以每处村寨和每个家庭都要挂他的画像。”
此时我联想到一首歌颂主席的歌曲:因为有了你,我们斗争得胜利。因为有了你,我们战胜了敌人。因为有了你,我们光荣的新生,你是我们最敬爱的导师和父亲……
规矩是每一批游客进寨门时要排成两队,在欢乐的迎客锣鼓声中,一个接一个地接受傣族姑娘笑咪咪的“点水仪式”。就是用布巾沾水洒在宾客衣袖,以表示凝含尊重和祝福的热烈欢迎。我手摸左袖上的清水,感受到傣家文明的风俗人情,让心灵充满喜悦和由衷钦佩。
漫步寨内平坦光亮的道路上,左边一汪宽广的泛绿湖水映入眼帘。四周岸上蓬勃生长着每隔四米就有一棵的棕树,之间都栽种从未见过的不知名奇花异草。是吸引眼球的红黄花朵艳丽多姿,湖面上的红莲白莲也含笑怒放。加上清新透明并富有魅力的空气,碧水连村寨与青山接蓝天的美景,和此处没有城市那种喧闹,那种汽车尾气以及雾霾污染,怎么不使仿佛置身童话世界的我心情舒畅呢!
道路右边是一大片香蕉林,这是傣家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瞧那上千上万棵树上都结吊青黄的沉甸甸香蕉,真想上前掰下一根美美品尝新鲜甜蜜的清香,但到此地是客人须讲究文明道德呀!可见傣族人为迫求美好生活,创办经济园林以增加收入,不知付出多少心血与辛劳。
村委会在路拐弯处创办的“宣传栏”上,标出“古寨路线图”。还贴有“全国妇联”,“省纪委领导”,“美国国会”,“东盟挚友”到访的照片。特别是身穿白衣黑裤的泰国总理英拉携子,和他信先生访问曼丢村寨,并参与“滴水活动”。是啊,一江六国中的泰国与中国西双版纳是邻邦关系,信仰与风俗习惯较雷同,像好友串门走访也是情理之中事。
旁边建造一座高约两米的正方体水坛,平顶上耸立大小不一的葫萝状伞塔。经女接待员讲解才知山上清泉流到水坛,又漏排到地面长方形水池里,傣族人就在这里淘菜、洗衣,也可运去浇灌寨里的芒果树、香蕉树、菠罗蜜树和蔬菜地。不远处建起傣家特色的木结构重檐蓝亭,四周生长异树奇花,劳作辛苦的人们常在亭栏休息,谈村寨建设,农作物丰收,节日热闹,国家大事和哪家猫多哩(男人)勤快有出息。
中年女接待员名叫玉涛,语音温柔地介绍:“大家应了解,“曼”字开头的都是村寨,“勐”字开头的都是场镇。姓“召”的都是皇室,90%以上傣族女人都姓“玉”,男人都姓“岩”,是以前奴隶制度民族文化史决定的。她还说:“傣族至今还像你们说的那种“母系社会”。男女青年谈恋爱时,哨多哩(女)要考验猫多哩(男)半年帮助干活,除了吃饭是不发工资的,晚上独睡客厅木板上。考验过关后才可以嫁到哨多哩(女)家里。”
一位女游客笑得手蒙嘴巴问道:“如果没过关呢?”玉涛右手往外一挥,笑说:“如果劳动偷懒或不会盖房子就赶掉。就是过了关嫁过来后还要考验三年,所以猫多哩(男)是个赔钱货。你就是当着大家的面叫他赔钱货,他也不生气的,世代就这种风俗,他们习惯了。”这段话惹得游客们笑得合不拢嘴,男人们也开起善意贬低的玩笑:“你这赔钱货,你这猫多哩要勤快点罗……”
沿着一条三弯九拐的干净巷道,见到一棵棵结有菠萝蜜、香蕉的树,从各家只有一米五高围墙那边院坝伸出头来。玉涛温和地说:“虔诚信仰和严格纪律使傣族人抛弃邪念,不去偷盗别家财物,所以围墙只修这么高,有些家庭还不修墙呢!”此刻我顿然觉得这是一片抛弃邪恶,崇尚文明与善美的洁净天地。
玉涛欢迎大家去她家干栏式木楼上作客。底楼没墙壁,是不住人的。因山区潮湿,以前喂些家禽牲畜,现在搞示范村寨供游客参观,要弄干净,所以只停汽车等交通工具。人只有住木楼上防止患风湿病。大家换上塑料脚套上二楼,坐在宽敞洁净的客厅小木凳上,围着矮圆桌喝糯米茶。木壁处摆放饮水机、电视机、沙发,咖啡色木地板光滑发亮。我见卧室门紧闭,是啊,游客是不能参观卧室的,因为不论男女都居住在一间屋里,而且是傣家人的灵魂和风格,是不能向外人透露的。
玉涛又介绍傣家人如何铭记毛主席教导,勤劳朴实,排除困难改变山乡面貌,增加经济收入的许多艰苦创业的故事。也和妈妈一起用银镯为几位游客颈部刮痧,便于养生和预防生病。她说:“如果用银碗喝水不得黄疸病,用纯银泡水喝可防病驱邪。傣族女人属孔雀,要保持窈窕身村才受人尊重和喜爱,胖胖孔雀是没脸见人的。”
说着,她高兴站起,取下腰间银腰带:“我现在四十岁,这是二十年前猫多哩嫁过来时亲手做的银腰带,以前值一千元,现在价值一万五六。难怪人们说傣族女人腰缠万贯。现在的猫多哩嫁过来要买三十床被子,三十套衣服,还有银饰、筒裙,要花两三万。所以猫多哩都是赔钱货。”此话逗得在场女游客自豪地开心嘻笑,男游客只有感到惹不起地皱眉傻笑着。
随后游客们有的继续品尝主人酿造的米酒,有的到木楼后面唱歌(上厕所意思),有的去村委会举办的银饰商场和水果市场……此时太阳普照山寨,我站在院坝纵观这片集中展示傣族历史文化,宗教建筑,服饰饮食,习俗和生产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它透露一种祥和与神秘。我仿佛看见一头迎着风雨的大象,踩过险滩踏平荆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又仿佛看见一只展翅穿云破雾的七彩孔雀,怀着信念飞向太阳。
杨林简历:四川省崇州市作家协会。曾被评为“成都市先进教师。”中外华语作家文学院院士,《中外华语作家》签约作家(签约诗人)。“鹭州文化与艺术研究院文学社”签约诗人(签约作家)。《紫蝶文艺》网络平台文学顾问。曾在“中国当代诗歌学会”担任理事。先后在九十几家市、省、国家级报刊、书刊、杂志,及网络文学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近九百篇(首)。曾在全国文学作品大奖赛中荣获“希望奖”,“优秀奖”,“1994中国当代诗人奖”,“新时代中国优秀诗人奖”,“2018诗歌年度人物奖”,“中华当代百强诗人奖”,“中国2019一2020诗歌百强人物排行榜奖”,“中国诗歌年度人物十大作家奖”,“中国诗坛桂冠诗人奖”,“中国文坛十佳作家(诗人)奖”。有“文化民政建设”系列丛书《杨林诗作选》问世。
🍀🍀🍀🍀🍀🍀🍀🍀🍀🍀🍀🍀🍀🍀🍀
大型纸刊《白鹭文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