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其实是开着的
涿鹿县实验小学 杨炜滢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无数的门关着,它们看起来个个紧闭,但是只要轻轻地向它去靠近,这一些门便会打开。
月光从天上慢慢地洒下,温暖了一个个熟睡的人,也再次给年青的李时珍指明了今后的道路----学医。
早上,鸡还没有鸣叫,太阳还没有露头。李时珍已经换好了衣服,身穿一身蓝色的袍子,上面缀着几朵小花,向父亲的院子里跑去。他已经二十岁了,今天已经是第三次向父亲请求学医了,李时珍望着有些发白的天空,边走边想起了以前的许多事。
小时候,去找父亲请求学医,他的脸上是满脸的认真,而父亲皱起了眉头,摸着他的头,满脸无奈,“儿啊!你要读书,先读书啊!学医不仅苦,而且难啊!”年幼的李时珍一脸的不懈:“父亲,为什么学医苦而且难啊?”父亲的声音中,有着一丝悲伤,“你啊,长大了,就明白了。”
第二次去找父亲,父亲也以同样的理由回绝了他。
今天,一走到父亲的门前,李时珍深呼吸了一下,再次整理了服装,敲开了房门。
“父亲,我想学医!”李时珍一脸的坚定。父亲转过身来,严肃地看着他,“你要学医可是一件苦事,你要行医那是与所有人做逆流之船啊!”父亲满脸充满对李时珍的担心与焦虑。李时珍却坚定地看着父亲,“我愿做这只逆流之船,去为百姓行善,我的心也会比铁石坚,父亲请您教我吧!”
李时珍迫切地向前迈了一大步,紧握着拳头,眼中写满了坚定。父亲微微的点点头,外面的树慢慢地摇,花儿开得更加美了,鸟儿也唱出了更加动听的歌曲。
“这些医书已经年久失修,有些草药解释不全或有误,一些重要的草药竟然没有记录。”灯光下,李时珍伏案研究医书,抬起头来,目光凝重,陷入沉思。他在行医的路上和研究医典的过程中,发现了医书上的一个个问题。
窗外已经入秋了,叶子也落下了,只有那孤苦的树枝了。但李时珍的心里却燃烧着一团热火,“我要修医书,修一本更全的医书!”
“儿呀,要修一本医书,往往是举全国之力,而你却仅凭一己之力,完成此事。你会再次成为逆流之舟的。”可是父亲开着李时珍执着而坚信的目光,也被他的宏伟志向和为民忘己的情怀所感动和折服,“好吧,我会帮助你的。”
转眼间,天气已冷,入冬了,院子里满是白雪。李时珍的父亲也在这个冬天走了,他的心里也如冬天一样寒冷。他失声痛哭,身子软了下来,但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写作。
“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李时珍自己坚持走访各地,遍寻草药,亲自细看,细分,分全,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巨著《本草纲目》,上面的每一种草药都是自己亲自画上去的,一枝一叶,每一个药方都是自己亲自实践过得。李时珍又用三十年的时间对书进行了认真的修改,最终完成了这部五十三卷一百九十万字的巨著。
李时珍用他的一生打开了一扇门,一扇中国中医药之大成之门!

作者简介:杨炜滢,速提快效高分作文学员,河北省涿鹿县实验小学学生。《华中文学》杂志特约小作家、小诗人。《淡味茶原创文艺》微刊特约小作家。作品发表于《华中文学》等杂志及平台。
辅导老师:胡杨林:全国“为学杯”创新作文优秀辅导老师,辅导学生作文得高分满分,发表杂志,获全国各种作文及文学奖项,成为小作家。有的成为优秀语文作文老师,有的成为专业作家。北京开放大学首届新时代作家班学员。系中国小说、中国微型小说、中国散文、中国诗歌、中国楹联、中华诗词等学会会员。《中华诗友》等杂志主编,《青年文学家》《精短小说》等杂志及各种文集签约特约作家、诗人。作品发表《诗刊》《中华辞赋》《星星》《诗歌月刊》《作家天地》《辽河》《牡丹》《参花》《鸭绿江》《赤子》《山海经》《青春岁月》《青年文学家》《中国共青团》《散文百家》《西部散文选刊》《小说月刊》《今古传奇》《读者》《读书文摘》《作家报》《学习报》《河南科技报》《河南经济报》《张家口日报》《邵阳晚报》《中国统一战线》等期刊报纸、语文试卷及各种选集上百种,获奖百余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