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与影
作者:王乐音
已经是正午了。初夏阳光明媚的午后,连猫也慵懒地卧在花园里,享受着宁静自在的生活。看起来整个世界都满是灿烂;但我却意识到,就在某一处,有一个晦暗的角落。
小史夫妇是院内的清洁工,我每天几乎都能看见他们,或是曳着破扫帚扫地,或是蹲在房门口将捡来的废品捆扎在一起。他们的住处是很破败的狭小潮湿的房子,就在院内的办公楼边,却常年无人理会;人们早已习惯并淡忘了他们的存在,尽管脚下的路面还有扫过的痕迹。
门口有一把破椅子,正是他们故去的大儿子生前经常坐的。他们的大儿子较常人智力发育迟缓,所以院内的孩子们不愿和他一起玩,
。久而久之,他渐渐地不爱出门了,就是呆在屋里吃罢睡,睡罢吃,后来越来越胖,终于躺倒在床上,彻底失去了自理能力。
其实他并不是那么傻,我亲眼看见过,经过他的加工,往往会诞生一些小制作。他会拼图,还会组装小汽车。然而,这俩车最终没能带他驶向美好人生。
由于过度肥胖,他全身多个器官衰竭;尽管父母悲恸欲绝,但死神还是带走了他。
他离开了,就这样走了,没有花圈和讣告;有许多人至今还不知道这个二十岁的灵魂早已经飞往极乐。似乎这世上,从未有过这样一个人……
然而,小史夫妇仍未解脱。在二十年的痛苦之后,他们又开始照顾小儿子。
小儿子现在已经六岁了,对于其他同龄孩子来说,早已经是上学的年龄了;可他却刚学会走路,还需要穿尿不湿。因为他是脑瘫患儿,这一点倒是未使小史夫妇崩溃,早在孕期检查时,医生就建议他们,不能要这个孩子。当他们得知孩子不正常时,却仍然决定生下这个孩子。他们毅然选择了一条艰辛的路,只为了这个生命有着他们的血脉。

当我听说了这一切,不由得对他们肃然起敬。每一个生命都有存在的权利,也许这话人人会说,但没有人能有他们这样的勇气。
只是,这个小儿子的命运,是否会和哥哥一样?多少年,多少事,多少人不闻不问。他们并未对社会带有仇恨,痛苦,有多少咽多少,他们咬牙撑着,真正地在社会最底层挣扎着。也许他们的大儿子并不是死于病痛,而是死于精神的折磨,这是社会的冷漠造就了死神的业绩。只有父母不离不弃,二十年如一日伺候着他。试想一下,若是父母变成这样,换作儿女,哪个能做到这种程度?
世界上并不缺爱,缺的是大爱。当听到一个六岁的孩子用怪异的声音喊着:“妈妈”,有哪个人能不揪心?我想政府也该扶助一把了吧,然而没有。我至今还是只看到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一家人,一个可怜的孩子,一间破屋,一扇破门,阳光背后的一片阴影,一把旧扫帚扫起的一片灰尘里,一个矮小身影的人生。
阳光还是那样照着,身上却不再那么温暖。
惟愿,有人出手帮他们一把,让一束阳光穿过迷惘的叹息,扫除他们心里的阴霾。
(王乐音写于2016年5月17日)

王乐音 ,1999年1月出生西安 ,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他从小热爱文学,五岁多开始写日记,2014年获北京大学励志成才全国作文大赛高中组总决赛“铜奖” 。2014年北京大学手拉手励志成才全国作文大赛总决赛交流经验荣获“作文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全国中小学主题征文活动暨北京大学手拉手励志成才全国作文,以一篇《成人》作品获得大赛高中组“特等奖”。2015年5月陕西省“我和高建群一起写故事”的活动中作文《回家》获得二等奖。2016年5月13日作品《时光祭》发表于陕西广播电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