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画展的书画作品中,几幅帕米尔高原的山水画,使不少书画爱好者驻足,原来是素有边塞山水画家之称的张云老师的作品,那深不可测,气势磅礴,鬼斧神工,无与伦比的昆仑山使人无比震撼,不禁联想到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谈到山水画的创作,张云先生认为: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感受顿悟山川、风云、水石、林木的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造出山水画的艺术之美。

张云先生的山水画多表现的是西部边塞的大山丘壑,他用这种形式将西部厚重的地域特色表现的淋漓尽致。

画中山绵延、亘远,并将荒寒的胡树、雪白的毡房、飞奔的麋鹿、行走的金驼、悠闲的牛羊点缀其中,叫人看了仿佛置身其中,有一种高古、悠远的感觉。其画作里的帕米尔雄伟、壮丽、神秘。

在张云先生的笔下,山石嶙峋、逶迤纵横,水波荡漾、风起云生。其图式脉络回环往复、余味绵长,犹如作者胸中浩气,荡人心魄,大有沉雄豪迈之壮韵,能让人明显地感受到其画面的艺术张力。

张云先生的山水作品,渗透着传统笔墨营养,其作笔墨酣畅淋漓,浑厚华滋,空灵飘逸,浓淡疏密布局适宜。

重笔墨,画写心,使他的山水画在可观性与可读性两个方面都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含量。

表现中国绘画本质的就是“笔墨”,这也是体现画家功力和格调高低的准绳,张云先生深语此道。

他结合自己的性格和审美,强调以书人画,运用娴熟的书法笔意表达发自内心丰富的情感,在笔墨处理上,他善于以凝练劲挺的线条构山体,随后用墨色不同的长划短点,转折圆勻,更擦轻拂。

根据面需要在提按之间,灵活运用笔尖笔肚、或笔根,表现丰富的笔致和墨韵,层层叠叠,浓浓淡淡,大大小小,枯润相映,错落累积,奏出了点线、面的交峋,表达了物象的神趣。

而后又通过淡墨或色彩的渲染,在有意无意间留出笔浪的的味,突出了山石的厚实,树木的茂盛,云水的飘逸,使画面气脉流畅,完整统一,产生耐人寻味的笔墨内在的神韵。

要创作富有意境的山水画,仅有绘画技巧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和生活修养。

艺术必须要知识广博、胸襟开阔,并广泛汲取其他艺术门派的营养,借鉴、活用。清代唐岱说:“画学高深广大,变化幽微,天时、人事、地理、物态,无不备焉。……胸中具有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有纵横万里之势,立身画外、存心画中,泼墨挥毫,皆成天趣。”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仅靠临摹传统作品,师法古人是难有长进的,必须深入生活,走近大自然,大量写生,以造化为师,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对一个画家来说,生活不仅要广,更重要的是深。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而是要探微钩沉、融会贯通。

黄宾虹大师说:“吾人唯有看山入骨髓,才能写山之真,心手相印,益臻化境。”这个化境,指的就是高档次、高格调、高品味的意境。艺术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根本。

这是艺术发展的客入规律,也是张云先生的创作源泉。张云先生说:"继承发扬传统和创新都很重要,我师心,心师目,目师大自然,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传统是流,生活是源,源济相接,才能承源致新,使传统得到不断发展。”

多年来,张云先生遍游名山大川,穿行戈壁荒漠,深入偏僻乡村,勤于写生和观察,真切体悟大自然赐与的四时感受,他上昆仑,卧雪眠霜;

他到塔县,日看山夜观斗;他到红其拉甫,石头城县下餐风饮露;在天山写生时,不慎失足,与死神擦肩;在后峡速写,手腿被荊棘扎伤,崖头与神灵握手;一次次经历,一次冒险,使他在坎坷磨砺中识蹉跎历沧桑。在时空交错中,自觉调人与大自然的微妙关系,把自然物象作为表现情感的符号,使“心”与“物”完美交融,不拘泥客观的形似,进人笔墨神畅的自由境界。

在淋润的笔墨中,强化了艺术个性,拓展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赋与了作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意境,令人倍感亲切。

细读张云先生的作品,其画面虚实相生、意境辽远,构图显得开阔大气,细节处却有鲜活生动。观者无不被其作品的构图与技术的精致所折服,而构成意识与章法结构则成为画家的形式语言特点。

他恰倒好处地汲取中国文化“和谐圆满”、“山水清音”的理念,将山水画的符号、笔墨用自己的图式、语言,并巧妙赋彩,舍得用色,为画作增添魅力,并力求达到一种局部精致与整体浑然的完美与统一。

正如著名山水画家黄进先生所言,最识帕米尔的画家当属张云;最了解帕米尔风情的画家当属张云;当代画帕米尔最好的画家当属张云。

中国书画艺术是个人才情、学识、思想、修养等综合素质的反映,经过五十余年的不解努力和探索,张云先生的艺术己步入纯青佳境。

张云:河北省满城人,1954年出生,1973年入伍,已退休。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新疆分会会员,新疆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新疆军旅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作品在继承传统中国画技法的基础上,结合新疆独特的地域特色,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对大漠、戈壁、冰川、风雪等技法研究方面独具匠心,将哲学理论、兵法理论融于绘画,形成自己独特的西域风光风格。
作品多次参加军内外展览并获奖。先后被乌鲁木齐电视台、新疆电视台新闻人物专题报道;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亚洲中心时报、美术报、乌鲁木齐晚报专题报道;《中国书画报》青年苑作了专题报道;《全球人物》《游览时代》等杂志专题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列为《中华艺苑名家》。部分美术作品被国内外友人和团体收藏。
作者:条山 闫岩明
编辑:翟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