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珍贵的资料
文/张书成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正在读陈彦先生的长篇小说《喜剧》,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来自商南县城的林老师。多年不见,自然惊喜不已,寒喧一阵后,他从包里掏出几张纸,在我眼前晃了晃,神秘地笑了笑,让我猜猜这是什么?我想了又想,竟猜不出,急的抓耳搔腮,他见我实在猜不出,才递给我,说“咱们当年师范毕业后分配的文件,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寻到的!珍贵吧?”我接过这份四十年前曾经熟悉的文件,上面用机械打字机打印的字迹,清晰地记录了决定我们命运的一行行文字——井庆谋、闵军强、李瑞民、吴冬娥和我一块分配到商南县城关小学任教,也让我回忆起当年背着铺盖,提着箱子去报到的情景。

那是1980年8月30日上午,经过乘坐长途公共汽车一路的颠簸,到商南县城已是中午十一点时分,从未出过远门的我,一下车分不清东南西北,站在车站外的大核桃树下,茫茫然不知向何处去,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县城,无亲无故,无朋无友,真的感到陌生,感到无奈。正在犹豫徬徨之时,从北边街道上走来了两个商南籍的校友,一个叫陈志武,一个叫王续成,他俩比我低一级,平时在学校很少说话,偶尔见面只是点一下头而已。但这时见面,却是热情似火,简单的问了一下情况,他俩便不由分说,一个给我提箱子,一个掮铺盖,领着我向县政府的文教局走去。到哪里一看,一间办公室里聚集了很多人,都是来看分配文件的,挤进去翻看了我的去向,知道工作单位虽是小学,但毕竟在城里,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忙不迭地感谢俩校友,他俩索性帮人帮到底,又领我去城关小学报到,三人说说笑笑,几分钟时间,就到了位于县城十字街口的城关小学。

敲开了大门口第一排最东头王校长的门,个子矮矮又白又胖的王校长把我让进屋,俩位同学就告辞了。坐在王校长的条椅上,他拿了条毛巾让我擦擦汗,又给我倒茶。我是个农村娃,在这之前没有喝过茶,小时候喝井里打的凉水,后来喝白开水,对喝茶的讲究是一窍不通,我喝一杯,他倒一杯,再喝一杯,他又斟上了……我不知道怎么拒绝,只好继续喝下去。那杯子不大,但一直喝到十一杯的时候,心里有点慌——总不能一直喝下去吧?正在这时,门口进来了一位中年男子,问王校长新来的老师宿舍怎么安排?王校长让他先把我安排在中院的半间宿舍内,其它有的俩人合住一间屋,只有女教师吴冬娥住半间宿舍。我这才如释重负,赶紧告别出来随中年男子到新宿舍去收拾行李,打扫屋子。

这一天我很愉快。铺好床,打开窗,便走出门来熟悉校园环境。学校很大,大大小小六个院子,有教学区,生活区,正是八月,处处鲜花盛开,绿树成荫。让我立马喜欢上了这个地方。然后走出校门,到刚才站的大核桃树下的饭店去吃饭。有生以来第一次破天荒地掏三毛钱买了一碗炒面,喝了一瓶汽水,美美地慰劳了自己一番。
晚间,沿着县河堤走了很长一段路,星光璀璨,河水淙淙,走回小屋,就着昏黄的灯光,我给家里写了人生的第一封信,告诉了我的情况,让父母勿念。

翌日,学校召开教师大会,我被分配到四年级一班当班主任,从此开始了我八年的教师生涯……
现在突然看到这份文件,立即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那些已经淡忘的经历,又像潮水似的涌上心头。我紧紧握着这珍贵的资料,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书房的箱子里,锁上,生怕它飞了去,因为看见它,就看见了逝去的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