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志愿者在行动
文/肖锋
曾经,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安危,以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在中国战场,朝鲜战场与侵略者展开过殊死搏斗。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队就有19.7万个年轻的生命牺牲在朝鲜战场上,将宝贵的身躯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
六十多年后的今天。那些曾经血战沙场的年轻人已经接近或已经超过了九十岁,能活着回来的将士们在共和国的英雄名册上也已经屈指可数。
为了继承和发扬对共和国英雄们的感恩之情,两广爱心之家公益协会的志愿者们不顾酷暑炎热,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驱车四十余公里,行驶在蜿蜒曲折的崇山峻岭中,去看望封开县白垢镇最后一名抗美援朝老兵明伙森老人。
老人现年91岁,1950年服役,1953年复员,一个月后又被部队再次召回参加朝鲜战争,被编入130独立师属下营部前线指挥部当通讯兵。在朝鲜战场服役三年后,明火森又回到了封开县白垢镇白垢村委会西河村二队务农。
这次的看望活动由原肇庆市武警部队教练、现国税局工作人员陈东明带队,在其他老自愿者的配合下,带着新加入的几个在校大学生一起参与。车上,陈东明满腔热情的向大学生们讲述着军中感人故事,引导他们珍惜今天的平安生活,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代代相传,鼓励他们发扬爱党爱国,勇于奉献,团结进取的精神。
当志愿者三台小车驶入明火森老人的家门前时,老人顶着烈日已经在门前等候。
志愿者心疼的陪老人进了屋,开着风扇扶他坐在沙发上。
大学生志愿者们就像儿孙一样亲切的围在老人身边,静静的听老人讲述着朝鲜战场上血与火的抗争。“我们的军人在落后的武器和后援不足的情况下,面对美军装备精良的海陆空三军,凭着保家卫国不怕死的精神,硬是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侵略者。”老人自豪的说着。
“我喜欢看战争片,深知我们的将士们在严重饥饿、寒冷的恶劣条件下,与侵略者做殊死搏斗的那个场景,感动的泪水往往会情不自禁的落下来,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很值得我们去珍惜的,真心的感谢你们。”大学生志愿者小轩边说边抹去眼眶里淌下的泪水。
“对面江的白沙村老班长李树海,也算是我的亲戚了,他是1951年入伍当兵的,同年8月入朝作战。入朝期间,为了避开美军机的轰炸,在雪夜中行军四十余天,身上留下了许多被虫咬,被冻伤的永久疤痕,前年,老班长已归队了。”老人声音低沉的对坐在旁边的志愿者们说。
“他生前常常过江来我家聊以前的事。”老人望着门外,仿佛李班长戴着草帽,拄着拐杖正站在自己家门口。
“老爷爷,感谢你们了,今天和亲历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亲自聊天,让我们这些年轻人爱党爱国的热情更加坚定了,我们要好好读书,回报社会。”大学生志愿者者婷婷不停的抹着感动的泪水。
是的,几十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明白,平安的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由许许多多的先烈和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这几年,红军老兵,抗日老兵,抗美援朝老兵都已经陆续故去,我们这些志愿者团队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发扬下去。
2021.7.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