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鸿一瞥不是一种想象
文/高国斌
我是抱着崇敬而来的
在乌蒙山脉大山深处
彝良、小草坝、绿水青山
大山的腰杆从未被压弯过

当刘平楷在党旗面前举起右手时(1)
这片高原土地变得更加鲜红
罗炳辉的战马嘶鸣从未停止过(2)
徐洪刚用血肉之躯对抗暴徒利刃(3)
他们的英雄壮举都被记录在册
镌刻在这方磅礴乌蒙大地上

踏进这方土地
纯朴善良、助人为乐的民风
擦亮了我的眼睛,纯净了心灵
这里的热情好客藏在骨子里
一杯酒是远远不够的
一锅天麻炖鸡吃到停不下筷子
每一句祝酒的话
比酒的烈度还滚烫

走进小草坝原始景区
我如置身于远古时代
那棵奇松已挺立千年

那棵撑腰树比岩石还硬
硬生生冲破岩石
摸到了蓝天白云
那一幅银河瀑布
以集体赴死的精神
粉身碎骨于万丈山峪

那一块巨大坚硬无比的礁石
昂首挺胸笑迎激流撞击的洗礼
站成英雄不死的模样

站在你的面前
你用时光熬制的酒太烈
烈到让我臣服于你的脚下
你的胸怀装得下山川河流
你包容、感化、无私的给予
惊鸿一瞥不是一种想象

2021年7月26日定稿于故乡
云南昭通市彝良小草坝
(1)、刘平楷(1902-1930) ,云南省彝良县人,字履端,又名少猷、少泓、少尤、绍猷,化名陈伯言、一飞、朱铨等。1902年10月9日生于彝良县角奎镇。1922年5月到北京,先后求学于国立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国立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期间受李大钊、邓中夏等的革命熏陶,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积极投入反帝爱国斗争。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以国民党信阳党部执行委员、国民党南京市党部执行委员等身份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1926年,任中共南京地委书记。1927年后,到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历任中共沪东区委书记、闸北区委书记、湖北省委书记、满洲省委代理书记兼军委书记,领导东北地区的革命工作。1929年底调到云南,先后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代理省委书记。1930年5月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抓捕,7月,在昆明就义,年仅28岁。
(2)、罗炳辉((1897.12-1946.6)出生在云南彝良一个汉族贫苦家庭。1915年入滇军当兵,因作战勇敢升至营长。1922年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东征战争和北伐战争。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士兵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二军和第二十二军军长等职。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任红九军团军团长。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率部参加广昌保卫战,并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抗日战争时期,罗炳辉先后以副参谋长和副司令员的名义在武汉从事统一战线工作以及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罗炳辉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领导枣庄战役。同年6月21日在山东临沂病逝并安葬于临沂。
(3)徐洪刚(见义勇为,除暴英雄),男,汉族,云南省彝良县洛旺乡人,1971年3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团保卫股干事,团副政委、济南军区某红军师政治部副主任。现任全国政协委员、西藏昌都军分区副政治委员。

作者简介:
高国斌:昭通市昭阳区人炎山人,笔名:陌上行,云南昆明市公安作家、诗人,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公安部文联论坛会员、云南省公安厅文联论坛会员、昆明市公安局文联会员,中国诗歌会会员、云南昆明分会长。获首批32位中国诗歌研究院院士,中国诗歌百年华语诗歌百位奠基人,中国梦的实现21世纪初炎黄诗坛领军人物,当代诗歌精英代表作品研究院客座教授。诗歌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滇池》《中国诗选刊》《中国与诗人》《作家与诗人》《云南警察文学》《高原文艺》《红地角》《昆明警方》《警察之家》《昭通作家》《昭通创作》《昭通日报》《边屯文学》《世界名人录》等书刊、杂志、各大网络媒体上发表作品1000余篇首。2018年4月25日荣获云南警察文学奖银奖;首届中国昆仑作家奖金奖;2018年4月21日在山东青岛崂山荣获世界诗歌协会、中国诗歌协会、中国诗人协会第六届金凤凰诗歌奖银奖;2018年8月6日荣获2018都市头条杯黄金诗文世界金凤凰金奖;2019分别获得公安部摄影图文大赛一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三个奖项。作品收录在国家级2019央视礼宾书刊,北京燕京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员签约诗人(作家),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