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幸福事,夜半挑灯读坛经。

六祖禅寺 康术营讲解!
《六祖坛经》在佛教经典中唯一一部由中国人所著被称为“经”的著作(六祖口述,弟子记录),记录了一个目不识丁的年轻人,是怎样成为中国禅宗的第六代祖师,并使禅宗因他而大放异彩。

《六祖坛经》的思想源流来自禅的起源。
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陀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这是《五灯会元》里载录的一则著名公案——拈花微笑,说明禅宗衣钵传承,是根源自灵山会上佛陀传法给摩诃迦叶。之后历经各时代的传承,至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东来,播下禅的种子,为东土禅宗初祖。此后,五传至弘忍,其下六祖慧能,南宗巍然卓立,波澜壮阔,大放异彩,开演为五家七宗,应验了达摩祖师“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预言。
《坛经》以“无念、无相、无住”为修行法门,主要是使人人能“明心见性”。因此,若能依此而修,对于世间的善恶好丑,乃至人我的恩怨情仇,言语的触犯讽刺,彼此的欺凌纷争,能一并视为虚空幻相,则不会想到报复酬害,净土即在目前。

《六祖坛经》中也有内心禅这么一说。
内心禅告诉你:情绪是正常的,重点是情绪带给你的痛苦是因误解而起,怎么误解而起,你对它抵抗,你想操控它,或者是你在那个情绪涌动的时候,你对它充满了好恶的知见,这知见攀附在上面的时候,你的快乐幸福就渺如云烟,就很难追寻得到,就不见了。
如果在那个涌动当下你可以往内,不要往外,当下往内欣赏那个涌动,那于任何逆境、在任何喜怒哀乐的情绪中,即使是怒气现前,你都会觉得非常安宁。
所以,情绪无须管理,也无须扫平,只要我们往内观照,接纳这个能量实相,我们就不会被它带着走。
可是这不是说,情绪无须管理,那就是让它爆发。不是这个意思,这只是说对内在能量任其自由涌动。
当你不懂得观照内在,内在一点点涌动,在外在我们就有很愤怒的眼神,有控制不住的情绪,但当你懂得观照内在的自然涌动的时候,这些被控制你完全都可以卸除下来,你的枷锁完全可以卸除下来。
所以说,《六祖坛经》中蕴含的智慧,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但这其中到底藏着怎样的更贴近中国人的智慧呢?
如何让我们更清晰更具体的理解它的精华呢?
什么是你的心?心又在何处?《六祖坛经》里“本来无一物”的安心绝学,其真意是什么?
《都市头条》编辑:金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