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微 信 诗 歌 学 会
安 徽 分 会
(第 28期 总第 028期)
本期诗人:苍山淋雨 池莲籽 江守荣 沈章宝 倪雯
本期编辑:苏东山 校对:黄冬松

作者简介:
苍山淋雨,70后,居马鞍山,习字画,偶写小诗。大学时代负责过文学社团,现为京、马两家公司董事。
郑州,郑州
洪水总露着獠牙
恶浪有时人为有时天降
又一次大水漫过灯火
又一次花园口消失在身后
黄河也忍不住热泪
为这民族必须经历的苦
穿军装的总要习惯奔跑
有人背对猛兽有人迎着狂魔
有人任苍生汪洋中哭嚎
有人用身躯托起父老
我们还会逃难但不惶恐
有人紧紧抓住我们的手
我们还会暂离故土
但再不会失去天空

作者简介:
池莲籽 , 现居安徽省池州市,喜欢陌上花开,喜欢诗歌散文。
雨后生
风声越来越大
蜘蛛已无处安静织网
雨点越来越密
小鸟也不能安心歌唱
无常,铺天盖地袭来
蝉叫得撕心裂肺
路被逼得越来越窄
以致于无路可走
地铁里的姑娘
张开双臂,惊恐地
倒在我睡眠的间隙
缺氧,缺氧
我们掉到生命的崖壁石缝里
黑色的幕,将慢慢拢起
绳索放下来
双手托举我的那个人
一点,也不熟悉
他还带来了
夏天的颜色,多么丰富
夏天的果子,多么甜蜜

作者简介:
江守荣,1956年12月,原籍安徽泾县(现居南京)。1982年毕业于海军工学院,从事过教育,宣传,文秘,新闻和金融等工作。
手的赞歌
手的赞歌
洪流中
挽着手的手
漩涡中
拼死拉拽的手
地铁里
那双还幼嫩的医手
一双双
与死神争抢
赛跑的手
一场洪灾
显示血色温度
一双双
普普通通的手啊
筑就
生命的襁褓
手与手
最大的异同
永远伸出的
是善,是爱
不断缩回的
是贼,是偷
一双在天堂淬火
一双在地狱练就

作者简介:
沈章宝,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芜湖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有多篇诗歌发表,出版诗集《在路上》。
你的背后站着强大的祖国
——题记:为河南加油!
没有谁会命令谁必须去做
没有金钱和荣誉的诱惑
暴雨引发的特大洪流
吞没着一座城市的喧嚣
汽车,物件,人相继被拉走
一个个身影自发地挺身而出
伸出你的手伸出他的手
相互紧紧扣住像一条绳索
慢慢伸向激流中的绝望
拉紧用力一二三
一个,两个,三个 ……
场面无法细微地描写
那些努力者相互彼此陌生
灾难发生的时候
不需要知道彼此姓甚名谁
只要有同一个心愿
就可以战胜一切
何况河南你的背后
站着强大的祖国

作者简介:
倪雯,安徽巢湖人。曾为多家媒体的编辑、记者,合作创办过公开发行的报纸,有小诗获过奖。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安徽分会发起人、执行会长。
大洪水
洪魔肆虐
短短几天,中原大地沦陷
天气预报用极端汉字表述:
特大暴雨…持续强降雨…最强极端降水…
“这是一场没有一个德语词可以形容的灾难级暴雨”
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报道:郑州3天时间,下了郑州整整一年的降水量;1小时的降水量,超过100个西湖
这已经不是雨!这是“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
这是蓄水的库坝决堤……
河南的雨,下在我们心里
眼睁睁从脚下升到胸口。无法呼吸
那里,有我们的师长、同事、姐妹、朋友(此时,认识不认识有什么关系?)
他们正在洪水里沉浮在激流里挣扎在坍塌的屋宇下呻吟
道路阻断农田淹没城市陷落村庄荡然无存
人们瞬间流离失所疲馁饥渴惊魂失魄
这样的时候
有爱的河南人从自己做起
他们团结互助,手挽手筑起人墙抵挡泥沙俱下的洪流
湍急行道上,谁系了一根保障生命安全的绳索
危情时刻谁在喊:让妇女孩子先走!
雨水泪水里,抗洪抢险哪里分得清官兵或群众?
生命至上,危险时刻
人民子弟兵永远以血肉之躯,冲锋在最前头
爱心接力。各地驰援以不同方式迅速推进……
然而,也正是这样的时候
不同的声音让心很沉。……(这 让我想起新冠病毒时期)
是的!是的!是的!
但是!此时此刻,请闭嘴!请停止指手画脚
这些人性道义善良的一个个身影
这些凝聚光芒的画面
不足以震撼你的心灵?
那么,就请沉默,继续冷血
此时,你保持克制是对中华资源莫大的节约
秋后算账。会有那一天
经济账,良心债
一笔笔分外分明
诗歌是行走的生命
面对正在被焦虑恐惧悲痛无助吞噬的呼唤
作为心理公益人
我想,此刻还可以用生命
聆听,另一些生命
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安徽分会
顾问: 王寒山 朱鹤年 孤城 李商雨 老巢
会长: 黄 平
执行会长:倪雯
副会长:孙启泉 李劲松 方华 纪良发 苏东山(常务)
秘书长:倪 雯
副秘书长: 梁作成 王恩斌
编辑部 主任:黄冬松
编辑部 副主任:苏东山 朱先贵
外联部 部长:李远波
外联部 副部长:张承斌 端琼
投稿邮箱:179317445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