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
春天,来了一阵风,
温柔地吹向我。
霎那间,怦然心动,
我以为是你来了。
我窃喜。
昙花一现的美,
像流星划过天际。
痛。
夏天,来了一阵雨,
奋不顾身地洒向我。
像电闪雷鸣,
击中我的五脏六腑,
我以为你来了。
我欣喜。
飞鹅扑火般千里奔赴,
只不过是感动了自己。
很痛。
秋天,我以为你会出现,
以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模样。
你的影子摇摇晃晃,
我张开双臂,想要拥抱你。
紧紧地,谁也无法挣脱。
那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虚妄的理想。
一场秋雨漫过城市的街角,
就要告别,没有仪式。
而我,还在等你
秋的遐想
王成丽
秋叶随风飘散,落了下来,
晚秋也将落下帷幕。
准备迎接初冬的吻,
我的心将被冬眠。
你像草原上的一匹野马,
突然闯入我的禁地,
令我怦然心动,心生欢喜。
内心的荒芜被唤醒,
一如点燃的火苗,
如烈火熊熊燃烧。
无法克制,尽情放纵。
孤独和烈酒穿过身体,
思念汹涌澎湃,
又一一被海水掩埋。
寒露
文/龙飞九天(山西)
只有孤单的东篱
不肯服输
只有一丛又一丛菊花
傲然
此刻
黄巢的诗句
情不自禁地涌出
寒露
文/李小慌
惊诧于我的一眼
那一树的红叶是什么时候来的
一百米的距离
跨越了十年,才走到视线中
绿树丛中脱颖而出
就像那扫寺院的小和尚
一下子,一下子,又一下子
一年,一年,又一年
风霜雪雨也好,雷电冰雹也罢
苦渡,乃至于
修为境界的诱惑
寒露
文/鸣雁(安徽)
萧瑟的风
卷来一股寒流
潜进一滴夜露里
秋,便有了皈依之心
稻草人握紧一枚弦月
收割着凝结的夜色
时有三两声雁鸣
敲疼了思乡人的梦境
一夜风起,落叶铺满地
那么多的花儿都去了哪里
幸好还有野菊顶着寒风
举着笑脸,绽放在人间
煮一壶寒露茶
独自坐在老屋里
慢慢拼凑纺车的记忆
好想让妈妈,再为我们
值得的事就要坚持到底
作者:邱玲娜
假日里的一天,我给儿子检查完作业,正打算做午饭,突然微信“嘀嘀嘀”响了几下,打开一看,是卖灯具的老板娘发来的信息,说一直很喜欢我的文章,还发来两篇她儿子小时候的作文,说觉得很好就一直收藏着,还说我儿子将来写作文也会很好。
我和她并不熟,几年前装修时为了便于付款相互添加了微信,此后一直没有聊过天。那天我检查儿子作业时发现他的小作文里竟然用了成语、比喻,还有一些不常用的词语,我虽爱好写文章,却从没教过他这些,总觉得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能过早给他定框框调调。没想到刚上二年级、还没认识几个字的儿子,竟然在我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学了这么多东西,还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大概为人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愿,惊喜之下,拍下儿子的作文发到了朋友圈。那个老板娘看到后竟然主动找我,先是交流了孩子的作文,临结束时竟然说是我的粉丝,说自己读书少,用时方恨少,所以一直关注我的文章,并鼓励我一直写下去。
我没想到自己平日记录生活写的那些随笔散文竟然一直被人关注着、喜爱着,突然很感动。虽然写作是自己的事儿,但谁不希望被认可呢?这些年,我坚持周写一文,算下来已经写了十万余字,别人认为我擅长写、爱好写,但大概只有从文的人才知道写一篇文章需要耗费多少脑力精力,我还心知自己的能力水平,写出来的大多称不上文章,撑死了只类似学生的日记,毕竟我笔下大多是自己的生活点滴。有质疑、有反对,觉得我熬那么夜写这些文字不值得。即便如此,我还是执拗地码了十年格子。为了什么?最开始想的不过是守住学中文的那股人文情怀,然而我们这些中文学子又都知道诗情画意并不能给我们牛奶面包,于是纷纷转行,但我到底走了从文的路子,便觉得有义务坚守。但十年下来,我却发现不光我守住了情怀,情怀更成就了我,让我不论经历什么,都能始终胸中有爱、眼中有美,于是才能如此真诚地热爱脚下这片热土,死心塌地地献青春、献终身。
不仅于此,我还发现了坚持本身的意义,这些或许登不上大雅之堂的文字帮我留住了一个个宝贵的回忆,还有自己彼时的喜好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对家、国的热爱等等。譬如《外婆的老房子》发表后,勾起了许久不联系小伙伴的“回忆杀”,还有阿姨评论说“深有感触,会写作真好”,是呀,这一刻我庆幸我会写作,我不知道已经近九十高龄的外婆还能陪我多久,但我庆幸有文字能让我永远记住外婆的样子,记住与她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儿子作文里的那些词,我猜或许也是受了我的影响,我的每篇文章写好后都会自己朗读、录成音频,儿子是我的第一个读者,我们娘俩会一起听朗读音频,性子跳脱的他这时候就会安静下来,让我再播一遍、再一遍,问我写的是真的吗?说自己感动得眼泪就要流下来了。
写作还让我认识了许多一见如故的朋友、老师,鼓励我勤于笔耕,在这条路上一直坚持走下去,这不,国庆小长假刚想偷懒几天,就有作协、报社的朋友催着动笔了。其实,不光写作,生活中还有许多有价值的事情,在我看来,只要值得的,一旦开始做了,那就一路坚持到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