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句容状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二十九)《西游记》第四十五回“三清观大圣留名”影射李春芳茅山留名
颜真卿题“茅山”。道教茅山上清派七十九代传人余志成道长供图
“第一福地”句容茅山在《西游记》中是反复出现的。
《西游记》的故事就是从“第一福地”句容茅山首先发端,李春芳又将自己的姓名字号等藏在全书的前前后后,而“第一福地”句容茅山的影子在《西游记》全书中也是多次出现。
《西游记》目录第一回点明石猴是“灵根”,为花果山仙石所“育孕”,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的“根”在“花果山”,即李春芳的祖籍祖贯在句容茅山。
花果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影射在远古时代,即三皇五帝时代“遂分为四大部洲”之前,句容茅山“道祖山”是“十洲”(汉东方朔撰《海内十洲记》记载汉武帝听西王母说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的中心,即影射句曲茅山是远古时代人类文化发祥孕育之核心,此时的大茅峰、二茅峰和三茅峰还是东海中的三座岛。
花果山“是个好山”,有“势镇汪洋,威宁瑶海”词赋可证,其中“水火方隅高积土”一句中藏有句容茅山“方隅山”的名字,“丹崖怪石”皆代指句容茅山“大茅峰”(茅山元符宫有为嘉靖皇帝祝寿所建的万寿台,立柱石刻楹联“翠巘捧仙台华阳真气;丹崖飞绀殿河上玄风”中有“丹崖”一词)(另详见李洪文《句曲诗综》第255页至256页“《花果山》”之注释)。
仙都福地茅山·元符宫万寿台。道教茅山上清派七十九代传人余志成道长供图
“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影射水帘洞就是“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句容茅山大茅洞(详见李洪文《句曲诗综》”第256页至258页“《潺湲瀑布》之注释)。
“漂洋过海寻仙道”影射美猴王从句容茅山大茅洞出来,经过句容茅山“海江山”,然后去寻找仙真之道。“灵台方寸山”影射句容茅山“大灵山”、“小灵山”和“方山”。“斜月三星洞”影射“心洞”,又影射句曲茅山华阳洞、玉柱洞和蓬壶洞三洞(“三星”)分布似斜月。(详见李洪文《句曲诗综》第259页“《美猴王寻仙(一)》”之注释)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校《西游记》所用手法由近推远,纵贯古今,变化灵活,收放自如。其校《西游记》中的藏名诗、藏名词和藏名词赋贯穿全书的前前后后,除了藏有李春芳自己的姓名和字号而外,还藏有李春芳的籍贯、官职、生肖、与他人的恩怨以及茅山所属的山名、地名和人名等等。《西游记》第四十五回目录中的“三清观大圣留名”即影射李春芳在江苏句容茅山“第一福地”玉晨观三清殿留名。
《乾隆句容县志》卷四“玉晨观”。
茅山“第一福地”玉晨观在哪里?
《乾隆句容县志》载:玉晨观在茅山雷平山北,世人称为“第一福地”。《金陵志》曰:“高辛时展上公,周时郭真人、巴陵侯,汉时杜广平,东晋杨真人、许长史,唐李玄靖,南唐王贞素,俱在此得道。宋大中祥符,敕改玉晨,即华阳、紫阳旧址也。有颜鲁公手书碑。”
茅山玉晨观三清殿在哪里?他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呢?
据元至正间《天台金钥记》:金陵洞墟,句曲地肺,左凭柳汧,右带阳谷,世称“茅山第一福地”。高辛时,展上公居焉。至周郭真人、秦巴陵侯、汉杜广平、东晋杨许、唐李玄靖、南唐王贞素,并得道于此。梁贞白先生陶隐居始葺为“朱阳馆”。唐太宗时为“华阳观”。玄宗时为“紫阳馆”。祥符初,改曰“玉晨观”。自高辛氏,历唐虞三代至于今日,四千余岁矣。山川之胜,蜿蟺磅礴,视昔不殊,是盖振古所固有也。伏龙、雷平、郁冈、方隅,相去十里而近。昔人舷池、丹井咸在焉。至正九年秋,玉晨观主玄印先生翟正传,以殿庑寝颓,乃胼胝修建,先奉三清。越春殿成,轮奂翚飞,与左纽、神桧相高。窃记其事。爰稽老氏之书,印以吾儒之理。三清生于一气,无极而太极,是已。不可以影响求,不可以声臭接。维皇上帝,降衷下民,风雨霜露,无非至教。上下神祗,昭布森列,夫岂有心于其间哉!若夫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妙用谓之神,岂非三清之谓欤?此玉晨三清殿所由建也。
何以判断《西游记》第四十五回标题中的“三清观”就是影射句容茅山玉晨观三清殿呢?
首先,“大圣留名”一语作了暗示。在《西游记》中,“大圣”的原型就是李春芳,“大圣留名”是影射李春芳留名,即影射华阳洞天主人在句容茅山校定《西游记》,在此处留下名号暗记。
其次,标题里面“猴王显法”影射李春芳求雨。李春芳是有过求雨的人生经历的。据《明世宗实录》:嘉靖四十年四月庚寅朔。己酉礼部尚书袁炜等言:迩者皇上建典祈两灵泽随降,中外无不欣跃,但霡霂于连朝未沾足于四野,既而旱势复作,风霾竟日。上廑宸虑,遣官祭告,宵旰焦劳,靡神不举。是宜上帝降临玄渥昭应,然阴云屡合而不雨,旱霾浃旬而未解,此皆大小臣工不能靖共职业致此旱灾,平时既无励翼之修以谨天戒,遇灾又乏寅恭之协以赞圣谟,君父忧勤于上,漠然坐视,岂臣子服劳之义哉。乞命大臣分祷各宫庙,百官斋素修省。上曰:卿等所言一体之义也,其如议行。乃命英国公张溶等分诣各宫庙行礼,百官青衣斋宿以得两为期,罢刑屠九日。寻谕礼部曰:昨遣官祷雨应祀神祗,得无有遗乎?其议增之河海,雨泽所资且关漕运,不闻请祷,何也?因遣礼部侍郎李春芳董份等分祭神祗坛金神等神,命河道都御史胡植祭大河之神。
第三,符箓三宗,此处指茅山“上清箓”。在《西游记》第四十四回的词赋“灵区高殿,福地真堂”中有“简”“符”“咒”“檄”等字,即影射茅山“上清(符)箓(咒)”,而非阁皂山“灵宝箓”和龙虎山“正一箓”,故“三清观”影射茅山玉晨观三清殿。
句容茅山·上清祖庭。道教茅山上清派七十九代传人余志成道长供图
第四,在《西游记》第四十五回中的行者之言“吾将真姓,说与你知”影射行者的真姓就是“猴王”,就是出生在花果山的石猴。而花果山就是影射句容茅山,石猴的原型就是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
第五,在《西游记》第四十五回中的行者之言“你们吃的都是我一溺之尿”,和《西游记》序言中的“庄子曰‘道在屎尿’”相吻合,意在强调“道是无处不在的”,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隐居茅山之际已经是大德之士。
总之,“三清观大圣留名”影射李春芳在“第一福地”句容茅山留名。此为《西游记》定稿即出自句容状元首辅李春芳之手的又一铁证。
清华大学研究员、中国艺协常务理事、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蔡丹教授为作者《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注》题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