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日在单位加班至中午,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友人如约过来接我一起吃午饭。商量吃什么的时候是最愁人的,平时看着有点儿特色又好吃的东西不少,可真要去吃的时候又想不出该吃啥。 于是友人不再征求我的意见,直接说:“带你去吃个地道的特色小馆。”于是开着车左拐右转、串街走巷,把车停在一处居民区的巷子口。我心下寻思:难道这小街里还会有什么美食不成? “小碗菜”的招牌映入眼帘,门脸不大却颇显眼儿,不等去找停车位的友人,我便径直向店里走去。老板在门口招呼着客人,我探头一看,店内只摆了三张桌子,已然坐的满满当当,无怪乎许多客人都分别坐在了摆放在店门前的桌旁。

店门口放置着一个大大的似冰柜样的长条形矮柜,我颇为好奇,原来做熟的各式菜肴放在这里面,菜品都装在一只只小陶瓷碗里,码的整整齐齐地隔水蒸着,袅袅升起的热气为小碗菜保温。老板热情地问我:“想吃点什么?”,我心里嘀咕:这样的小饭馆能做出什么好吃的呢?走到近前,原来菜品种类还真不少呢:熘瓜片、烧茄子、香菇青菜、酸辣白菜,红烧草鱼、炖土鸡、鱼香肉丝、红烧肉、小酥肉,四季豆炒肉丝、豆芽炒粉条,看得人不由得咽了下口水,本来还不怎么饿的肚子竟然“咕噜噜”叫了起来,急忙点了自己喜欢吃的。 在门前找了张两人小桌落座后,老板把我点的两荤两素端上桌,米饭是用大碗盛着的,两碗都是满满的。友人又熟练地打来两大碗飘着西红柿和青菜叶的蔬菜汤凉着。我将信将疑地夹了块鸡肉,肉质紧实有嚼头,咸香微辣,口味适中,再来一块鱼,鱼肉筋道不松散,入口便知鱼很新鲜,小碗里有葱姜蒜辣子角等佐料,鸡肉和鱼被汤汁浸润着,每吃一口就觉着是味蕾上极大的满足。其实最能考验厨师手艺的反而是清淡的素菜,香菇炒鸡毛菜,配上少许野生木耳,用料简单,却吃出了蔬菜清清爽爽的原汁原味;酸辣白菜也毫不逊色,酸和辣都拿捏的恰到好处,一口菜一口饭,真香啊!

虽然小碗菜看起来也是一小份一小份的,和自助餐的形式差不多,但它的独特之处就是把每一小份菜都分别盛在不同的小陶瓷碗里,汤汁饱满,保持着每份菜独有的味道,避免了自助餐那种大杂烩、几乎所有的菜品都是一个味儿的缺点。如果说自助餐稍显粗糙,那小碗菜显然是精致无比,怪不得能吸引这么多客人前来。 吃的口渴,直接端起汤碗,不凉不热,“咕咚咕咚”一气儿喝掉大半碗,才仔细咂摸出汤味儿,除了少许西红柿和青菜,还有一股淡淡的芹菜汁的清香,顿觉暑热全消,神清气爽。有荤有素,有饭有汤,两个人吃饱喝足,总共只花费了23元。一餐看似简简单单的饭菜,却感觉许久都没有吃到这么美的滋味了。我们吃到的一定是小碗菜老板大清早就匆匆赶去市场用心挑选的新鲜食材,吃到的是厨师煎炒炖煮精心的烹饪制作。

我望着小碗菜的老板还在热情招呼着络绎不绝的客人、不慌不忙帮着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菜品,看着正在埋头享受这一餐一饭的人们,与友人相视而笑,忽地就有一种生活的小确幸溢满心头。是啊,这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需要的最朴实的生活,虽然像小碗菜这样的各种特色小馆深藏在市井里,环境相对简陋,却充满了烟火气,让我们在紧张而忙碌中能稍微停顿下来,放松心情,如家一般随性不拘,能够安心乐享和这顿午餐一样一切美好的事物,感受着人和人之间那种文明和谐的自然亲切,和彼此间的诚信与友善,实实在在地真正拥有生活中简单而纯粹、满足又惬意的快乐时光。

平静,就职于某国有银行,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业余喜欢文字创作、朗诵、烘焙、旅游。文章有发表于《宝鸡日报》《秦岭文学》《宝鸡金融》《宝鸡作家》《都市头条》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