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排情结
文/孙虎林
2021年8月2日下午,日本东京有明体育馆,中国女排直落三局,完胜阿根廷,以一场荣誉战捍卫了自身尊严。这也是中国女排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的最后一战。无缘八强的遗恨,令屏幕前观战的国人怅然若失。赛后,全体队员向主教练郎平鞠躬致谢,泪酒赛场。郎平拥抱她们,一一安慰心爱弟子。这样的结局,确实令人痛惜。一支球队何以具有如此魔力,让万众追捧景仰几十年,胜时欢呼,败时伤心,同呼吸,共患难。原因只有一条,亿万国人心目中凝聚着浓厚的女排情结。四十年来,中国女排早已深入人心,甚至切合了无数国人的心路历程及人生阅历。
1981年11月16日,遭受人生意外打击后,我又一次从Z学院逃离。晚上,我从南郊坐上开往火车站的3路公交车。看着窗外光怪陆离的街灯,心里惆怅万分。一会儿,车子到达钟楼附近,却走不动了,上百辆公交车聚拢在钟楼一带,寸步难行。这儿人山人海,大学生们高举横幅标语,大声呼喊着“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热烈庆祝中国女排在日本一举夺冠,登上世锦赛最高领奖台。刹那间,热血涌上脑门。激动不已中,我忘却了眼前痛苦,拉开车窗,看着朝气蓬勃的同龄人振臂高呼的盛大场面。公交车被人流堵塞了将近一个小时后,方正常运行。到达火车站时,开往西郊的59路末班车已发出。万般无奈中,我只得踯躅在寒风砭骨的车站广场。那一夜,是举国欢腾的不眠不夜,却是我生命中最寒冷最漫长的一夜。那晚,我第一次感受到女排夺冠的心灵冲击,心中由此埋下了一颗不屈抗争的种子。
1982年9月,我重入复习班备考,以图东山再起。同年9月,中国女排绝杀秘鲁女排夺冠。我心情惆怅,依然沉陷于命运打击的低谷。我没心思观看夺冠实况转播,喜讯经由新闻广播直达心扉。渐渐地,女排旺盛的斗志再一次激励了我,鼓舞我重振士气,追求成功。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女排首次荣获奥运会冠军。九月里,我重新迈入大学门坎。开学不久,便与刚结识的同学们兴致勃勃聊奥运,聊女排。郎平、孙晋芳、张蓉芳、陈招娣,一个个名字如雷灌耳,她们是女排黄金一代的杰出代表,更是八十年代青年人不断进取的青春偶像。
凭着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乘胜追击,拿下了1984年世界排球大赛,1986年世锦赛冠军,成就了中国排坛史无前例的“五连冠”传奇。那年月尚无网络,电视机还不太普及。要想观战女排争胜,只能通过电视转播。因此,每到实况转播,我们便挤在宿舍楼前,全神贯注盯着电视机。发球、拦网、救球、得分,惊险刺激,扣人心弦,有时甚至紧张得手心冒汗。所幸强大的中国女排没有令我们失望。有一次,我们听说晚上有女排决赛,便到处找电视机。所幸西门外的师大路上有一处工地,几位民工在门房守着一台电视机观战。我们喜出望外,站着看完了女排获胜,才心满意足地回到宿舍。其时,中国女排的郎平,与美国女排的海曼,古巴女排的路易斯,被誉为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我们观看比赛,最主要的就是欣赏这三位排球女杰的精彩表演。至今记得一件趣事。那年,女排国际邀请赛在西安举办。颁奖仪式上,赞助商领导骄傲地宣布获胜名单,“第一名中国队,第二名古巴队。”他土腔土调的西安话掷地有声,我们在电视机前忍俊不禁,哄堂大笑。按说,如此高规格的国际大赛,以标准国语宣布,似乎更为庄重一些。但主办方有关人员实在太高兴了,方言土语脱口而出。毕竟,中国女排赢得太过瘾了。
1988年夏天,大学里的最后一个夏天,弥漫着别离与伤感的气息。我们即将步入社会,依然一脸青涩。忐忑不安中,告别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告别梦牵魂绕的校园,万般不舍溢于言表。舍友触景生情,幽幽说道,“唉,再也不能一起谝奥运会了,再也不能一起谝女排了。”八月,奥运会将在韩国汉城(今首尔)举行。我们七月初便毕业离校了。仿佛为了对应我忧郁的心境,汉城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星光黯淡,好运不再眷顾她们。后来,毕业分配的不尽如人意,工作单位的偏僻简陋,令我沮丧失落。于是,青春在庸常中蹉跎。每日里情绪低落,也就很难想起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国女排。
岁月流逝中,青春日渐风化。在淡漠的日子里,不知不觉人到中年。这些年来,国家在改革中发展,个人在奋斗中生存。经由日益发达的网络媒体,依然不时获悉中国女排的消息。这期间,黄金一代女排主将早已淡出。主帅几易后,由曾经的女排陪练陈忠和担任。他带领女排顽强拼搏,夺得2003世界杯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让国人看到了女排复兴的希望。未几,女排再次陷入低谷。2013年,黄金一代主将郎平临危受命,担任女排主帅,将女排逐步带入辉煌。2015年,即夺得世界杯冠军。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在小组赛中艰难胜出,一路拚搏,绝地反击夺冠。2019年,再夺世界杯冠军,给国人连连惊喜。人们明白,三十多年来,女排精神一直未丟。它陪伴几代国人走过童年、少年、青年,走到中年、老年。影片《夺冠》就是艺术明证,就是女排精神的生动再现。影片中有段台词感人至深,发人深省。“上一代人都背着沉重的包袱,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还不够强大,太需要一个冠军来取得其他方面的胜利了。等我们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输赢当做比赛的唯一价值了”。
竞技体育历来竞争残酷,风云变幻。这一次,在近邻日本,被国人寄予厚望的中国女排在小组赛中连输三场,令国人错愕不已。不明白曾经气势如虹的中国女排怎么了,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实际上,这正是竞技体育的常态。它毫无规律可循,一切都按场上节奏自然推进,谁也难也预料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也许,主攻手朱婷因伤势过重不能发力,全队早已习惯了以朱婷为中心的打法,技战术未能及时调整等等,是这次奥运会失利的因素。但中国女排绝不服输的精神值得肯定。后两场的比赛终于彰显出女排的真正实力,3:0拿下夺冠热门意大利队,3:0再下风格独特的南美劲旅阿根廷队,令人振奋。而且,这两场比赛都是在绝对主力朱婷未出场的前提下取胜的,实在可圈可点。
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因此,功高盖世的主帅郎平大可不必自责道歉。八年来,郎平的付出有目共睹,国人皆知。无论怎么说,郎平都是国际排坛的顶流。郎平不愧为伟大的运动员,更是伟大的教练员。是的,面对失利,昂起头来,面对挫折,挺起腰来,这就是薪火相传的女排精神。
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四十年。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鬓发斑白的老年,无数国人情系女排,忠贞不渝。只不过,女排永远年轻,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必将在出发与登顶的跋涉中不屈不挠,追求卓越。而作为球迷的个体生命,则会一代代日渐衰老。但有了女排精神的鼓舞,我们必将永葆青春。
中国女排,我挚爱的英雄群体。人生路上有你们,真好。
2021年8月3日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