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 吉 林 言 论》
❤️作者:老来有诗名
❤️编辑:三 千 门 客
❤️书法:三 千 门 客


❤️《独处》
独处,
并非孤独,
它是远离喧嚣的静养。
独处时,
自己与自己交流,
自己与自己辩论,
纷繁的往事得以检点,
受伤的心灵得以修复。
就好比方丈闭关一样,
出关后修为有了升华,
心智更加成熟。
❤️《批评·美人》
害怕批评的声音,
其实是底气不足,
不自信的表现。
如果是一个公认的美人,
即使有人指出她某个部位有瑕疵,
我想她是不会介意的。
她绝不会认为这是恶意攻击,
从而怀恨在心,
因为她明白,
世界上没有完美。
❤️《业精于勤》
在一次大型的书法作品展览会上,
有一幅当官的作品,
标价惊人,特别引人注目,
那上面除了“同意"二字,
就只剩下他的落名了。
“同意”二字刚劲有力,
他的落名虎虎生威。
为什么“同意”二字,
和他的落名写得如此出神入画呢?
不知其它的字写得如何?
比如“人民"、“清廉"、“无私"之类的字眼。
从这幅当官的作品我受到启发,
悟出了熟能生巧,业精于勤的道理。
❤️《秀才与小偷》
从前有个秀才,几次进京赶考落榜,正当他感到前途无望,灰心丧气时,听人说只要在自家庭院栽一株夜来香,每天闻着夜来香的香气攻读诗书,不仅能使脑子开窍,增强记忆,而且还会带来好运,于是他立即栽了一株,加以精心呵护,疼爱至极。一年后到了进京赶考之时,需离家数月,秀才心里忐忑不安。别的什么都不牵挂,唯独担心夜来香无人照管或被人偷走,但这次出门关系一生功名,实属无奈之举。
秀才走后不久,有一小偷翻墙入院,院里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发现这株夜来香香气宜人,很是可爱,有心将它移植家中栽培,但又怕水土不服,无法成活。被夜来香的香气迷住了的他,决定让夜来香原地生长,他每天来这里欣赏闻香便是。恰巧那年逢百年不遇的大旱,自秀才走后连晴高温,没下一滴雨,村里庄稼都死光了。小偷每日给夜来香浇水,适时施肥,又用竹子搭了个凉棚挡住烈日曝晒,夜来香不但逃过一劫,而且还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数月后秀才回家,到家时已黄昏时分,他本以为夜来香因无人照料早已枯死,万万没想到还未进门,一股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秀才喜出望外,知道自己心爱之物还话着。急忙进门一看,发现小偷正在为夜来香修枝剪叶,顿时大怒,立即查看家中财物,无一丢失,但仍怒气难消,将小偷扭送衙门,要求严惩,小偷被打入牢房,等待发落。
此时有邻居纷纷议论,如果夜来香能说话就好,娓娓道出小偷救他一命的实情,不知秀才是否会放他一马?
其实,小偷也感到冤枉,自已只是怜香惜玉而已,並无盗窃行为,最多说我私闯民宅罢了,又何必让我吃官司,害我身败名裂呢!
























曾吉林:
1939年生,重庆市人。
著有诗集《瞎眼的勺》、《我是一条小溪》、《草根之歌》三部,得到诸多名家好评。《草根之歌》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重庆市南岸区档案馆收藏。
2014年12月9日15点48分,央视12频道夕阳红栏目《老来有诗名》报道了作者的诗歌生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