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还记得1986年1987年那场震惊世界的长江和黄河的首漂吗?你还记得洛阳漂流队的那群男子汉的英雄壮举吗?作为一个老三届的同学和诗人,陈昌华没有忘记,洛漂队队员的战友、同学和亲人没有忘记,共和国的历史没有忘记。请听朗诵和合唱:《我们是长江黄河!》
《我们是黄河长江》
作者:陈昌华 领诵:李晓军
指挥:陈昌胜 统筹:李战军
合诵:洛阳十九中老三届艺术团
伴唱:洛阳小路合唱团
视频制作:荣跃增
平台编辑:杨建松
长江后浪推前浪
淘不尽波澜壮阔的岁月
黄河之水天上来
流不尽永不磨灭的记忆
古城沒有忘记
洛漂队那群男子汉
我们沒有忘记
老三届那帮好兄弟

何以解忧的杜康
解不了我们深深的思念
年年盛开的牡丹
等不来壮士赏花的归期
天天敲响的马寺钟声
响彻着魂归故里的呼唤
世代流传的天子驾六
驰骋着漂流英雄的传奇
一手把你拉扯大的母亲
没有忘记,你和新生的
共和国一起睁开眼晴
为你挎上上学的书包
送你下乡到广阔的天地
回城的日子喜出望外
一大家子是那么甜蜜

(母亲:儿子,妈的好儿子
成了家就好好过日子
干吗要去漂流长江
你这一去可就让妈日夜牵挂
儿子:妈,亲爱的妈妈
别怪孩子不听你的话
不是孩儿要远走高飞
也不是孩子想浪迹天涯
你从小就给我讲精忠报国
这漂流长江就是报效国家
你身体不好要多多保重
孩儿不孝,妈,我走啦
(鞠一个躬)
母亲:(叹口气)孩子大啦
走吧!走吧!漂流完了
赶快回家、赶快回家)

新闻纸卷起潮湿的江风
吹来长江沉重的浪峰
翘首以待的洛阳
突然从企盼和祈祷中
一下惊醒
是那凶狠的排浪
沒有放过你
是那冷酷的暗礁
沒有放过你
单薄的救生圈沒能
救助你的生命
简易的密封船无法
密封你的幸存
(妻子:你说你会平安归来
会跟我和孩子全家重逢
你怎么这样说话不算数
留下了我和孩子相依为命

丈夫:老婆,我最亲爱的人
请原谅我第一次失信
也是我最后的失信
很遗憾我沒漂完长江
却给你留下了中年丧夫
和老母亲老来丧子的不幸
再见了!帮我多侍候
一下二老吧
代我给孩子一个亲吻)
人生自古谁无死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最懂你的妻子
按照你的遗愿
帶着你的骨灰
漂完了全程

风萧萧兮江水寒
壮士丹心照汗青
你把一腔热血
洒进了长江
长江水日夜歌唱着
你的永恒
古人云,英雄不问出处
但我们沒有忘记
你的生命还在延伸
长江源头,矗立着
你奋不顾身的雕像
邙山岭上,鸟瞰着
你梦魂牵绕的古城
有人问,这样玩命
到底值不值得
你用自已的活法
向世界证明了自己
活着就要为祖国争气
死了也要为民族捐躯

我同窗三载的老同学啊
我终生难忘的好兄弟
你是洛阳人的骄傲
为千年帝都增添了光彩
你是老三届的精英
为青春之歌谱写了壮丽
(孙女:爷爷!爷爷
你为什么要去漂流长江
你可知道,你可知道
奶奶盼你,哭干了眼泪
妈妈等你,朝思暮想
孙女想你,你还沒见过我
我想看看你漂流的长江
还想看看你的模样

爷爷:宝贝,爷爷的心肝宝贝
别怪爷爷无情
不能陪你奶奶白头偕老
别怪爷爷狠心
沒有给你妈妈更多照料
别怪爷爷不在
无法看着你一天天长高
你问爷爷为啥去漂流
爷爷告诉你
那是祖国的长江和黃河
我们不上谁上
我们不首漂谁首漂
孙女:爷爷,爷爷
你在哪儿?你在哪儿
爷爷:我在长江!我在黄河
齐诵:我们在长江
我们在黄河

八千里路云和月
一路同行风和雨
我的老同学啊
我的好兄弟
你们漂流已过去了32个春秋
我们离校已走过了半个世纪
今天是老三届团圆的日子
你在哪里?你们在哪里
我们看见了!我们看见了
黄河之水天上来
我们听见了!我们听见了
长江奔腾永不息
当我们一遍遍呼唤着你们
我们才明白,这些年
你们一直沒有离去
还在我们的队列里
2018年3月29日

作者简介: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历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现任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作品曾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青春》《牡丹》《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人日报》等。出版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常青藤》。副主编《九都诗踪——洛阳四十年诗歌选》,主编《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18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

领诵者简介:李晓军,国家一级播音员,洛阳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业务指导委员会原主任,资深播音员主持人。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朗诵艺术团洛阳团艺术总监,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多次担任洛阳市牡丹文化节和洛阳市重大活动的主持播音工作,2004年担任前中央军委主席阅兵现场解说,一位致力于朗诵、表演艺术的传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