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松花江是我们黑龙江的母亲河,松花江的梦、松花江的魂融进了龙江人民的血脉,是割舍不断的情缘,它的每一朵浪花和撞击心扉的涛声幻化成美丽的梦境,使我们一次次饮醉江畔、饮醉青春、饮醉时光,松花江是我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
《松花江之恋》在创作上采用两段体,并且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用“微风拂绿柳/两岸稻花香,太阳染红了父亲的脊梁”、“浪花酿美酒/银龙卧大江/星光照亮了妈妈的慈祥”这样富有诗意的佳句,将松花江的两岸描绘得如诗如画。歌词的后半部分用“父老乡亲的铁肩膀/高耸入云的金色粮仓”“茫茫沃野的青纱帐/鲜花盛开的美丽村庄”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把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的美丽画卷展现出来。
词作者简介
崔志超,诗人、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著作权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诗歌学会会员。黑龙江省歌词创作协会会员。
《通肯河·母亲河》、《追忆秋天》、《月夜海边拾贝》、《快递小哥》、《不老的情缘》、等四百余首歌词、诗歌先后在《词刊》、《诗刊》以及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
歌曲:《松花江之恋》在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上演出;
歌曲《新区赞歌》 在2020年哈尔滨新区全国征歌大赛中获一等奖。
歌曲《爱在天地间》入选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全国抗疫”歌曲展播;荣获中宣部一等奖、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二等奖、中国影视家协会、湖北省电视台典藏银奖。此前出版个人诗集《那树那月》。
曲作者简介
王希才老师艺术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音乐文学学会会员、绥化市音协副秘书长、海伦市文化馆文艺辅导部主任王希才老师从事音乐创作三十七年,累计创作了百余首歌曲和戏曲作品,先后在不同的刊物发表并在各类评比中连获大奖,受到业界同仁和大众的好评。
王希才老师1982年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函授作曲班学习音乐创作,获得黑龙江省绥化地区1987年“十佳优秀创作员”的称号,2001年获得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专业技能考核评比一等奖,连续获得“全国推选文艺新人绥化赛区第十七届和第十八届优秀指导教师”。
王希才老师在1985年为东北地方戏《骂鸭》创作的音乐在绥化地区地方戏汇演中获得音乐创作一等奖,1986年在黑龙江省“黑土杯”征文大赛中创作的歌曲《故乡行》获得作曲创作二等奖;2014年在全省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干部专业技能比赛中演奏的二胡独奏曲《赛马》荣获二等奖;创作的歌曲《过大年》在2015年绥棱县文联新年晚会上作为开场舞进行了公演;为绥棱县创作的《都说绥棱鱼米乡》先后在各大晚会和消夏演出中演唱十余次;原创音乐《兄弟姐妹聚草原》在2017年七台河矿务局新年联欢晚会上进行了演唱,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原创作品《硒都之歌》被认定为海伦市市歌,于2017年春节前在海伦市电视台播出,受到了家乡人的一致好评;在2018年参加黑龙江省文化厅举办的建国70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原创歌曲征集大赛中,作品《贴心人》荣获作品一等奖和作曲二等奖、《黑土亲娘》荣获作品二等奖;在2018年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群星奖大赛中《黑土亲娘》荣获作曲二等奖和创作辅导二等奖;2019年创作的二人转转歌《转起来》和歌曲《黑土本色》分别由国家级北派二人转传承人赵小波和国家声乐大赛“文华奖”三等奖、省民族唱法一等奖得主候赛男亲自演唱,均被绥化市选送到“绥化消夏节闭幕式”文艺演出并获得重大成功;近期创作的《松花江之恋》由黑龙江大学声乐教授周虹池亲自演唱被黑龙江音协选送到中国音协参加原创歌曲比赛。
王希才老师至今依然活跃在音乐创作第一线,在热衷义务培育音乐人才的同时仍然继续不断创作谱写具有黑土情怀硒都风情的歌曲,佳作频传。
演唱者简介
周虹池,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博士在读,黑龙江省“六个一批”文艺类青年人才。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青联委员。
自幼爱好音乐,六岁起学习钢琴,从此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继而又学习了声乐、舞蹈等才艺,增加各方面的艺术修为。2006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从于谢艳丽教授。从此开始了系统规范的声乐学习之路。2010年6月毕业后,怀着继续追求声乐道路的梦想,同年9月考取哈尔滨师范大学首届艺术硕士研究生,导师谢艳丽教授希望周虹池继续开拓眼界,声乐道路更上一层楼,推荐到中国音乐学院进修深造,师从于著名声乐教育家邹文琴教授。2019年9月考入哈尔滨音乐学院,跟随音乐史学专家陶亚兵教授攻读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博士学位。
在专业上,始终保持着严谨好学的态度,孜孜不倦的钻研民族声乐的发展,探寻艺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曾接受《中国音乐报》两会特刊的专访,在《中国音乐学》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主持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等4项科研项目。同时,在国内外举办的各类声乐大赛中获奖,并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受到瞩目与好评,曾到访英国、法国、韩国、尼日利亚、俄罗斯等国家演出。
成就及荣誉:
2019年在哈尔滨音乐厅举办“中国的月亮”独唱音乐会;
2019年荣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舞台艺术表演项目;
2018年荣获黑龙江省文联主办的第十届黑龙江省音乐大赛声乐比赛民族唱法教师组一等奖;
2017年荣获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授予的黑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文艺类青年人才称号;
2017年荣获黑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第七届黑龙江省声乐比赛民族唱法青年组一等奖;
2016年荣获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办的首届黑龙江省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声乐大赛教师青年组一等奖;
2015年荣获黑龙江省文联主办的中国音乐“金钟奖”黑龙江赛区选拔赛民族唱法特等奖;
2014年荣获文化部主办的“文华奖”第十一届全国声乐大赛民族组评委会提名奖;
2014年荣获黑龙江省文联主办的第八届黑龙江省音乐大赛民族唱法一等奖;
2012年作为封面人物,刊登在《北方音乐》杂志;
2011年荣获黑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第四届黑龙江省声乐大赛民族唱法一等奖;
2010年荣获国家汉办主办的欧洲中华文化展示活动表演特别奖;
2009年荣获美国施坦尼劳斯联合国际声乐大赛一等奖;
2009年荣获黑龙江省首届学院杯音乐舞蹈艺术大赛民族唱法一等奖;
2009年荣获美亚联合国际声乐大赛一等奖;
2008年荣获黑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黑龙江省第十三届歌手大赛民族唱法银奖;
2008年荣获第十届哈尔滨市声乐、器乐、舞蹈大赛,独唱专业组金奖。
主要演出活动:
2019年参加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黑龙江“四大精神”颂》,演唱《新龙江花开向阳》;
2019年参加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哈尔滨市青年联合会主办的第四季“当春乃发生”公益音舞诗会,演唱《春天的芭蕾》;
2019年参加“创赢2019”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新年演唱会,演唱《哈尔滨之夏》;
2018年参加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我的大学我的歌”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青春歌会,演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2018年参加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地飞歌”节目录制,演唱《在中国大地上》、《春天的故事》、《报答》、《爱在天地间》、《越来越好》、《送你一朵东方茉莉》等歌曲;
2018年参加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黑龙江省军地庆八一,“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强军力量”文艺演出,演唱《北大荒人的歌》;
2018年参加“为梦出发”黑龙江电视台新年演唱会,演唱《我的祝福你听见了吗》;
2017年参加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黑龙江禁毒锋尚人物(群体)颁奖典礼演出,演唱《共圆中国梦》;
2017年参加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青春万万岁”首届黑龙江省高校风采展演,演唱《母亲是中华》;
2015年代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黑龙江大学艺术团赴俄罗斯孔子学院巡演,演唱《茉莉花》、《芦花》;
2015年赴俄罗斯参加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系列活动,演唱《茉莉花》;
2014年在郎朗独奏音乐会担任演唱嘉宾与郎朗合作演出,演唱《太阳岛上》;
2014年赴非洲尼日利亚,参加“中国梦,非洲梦”华人华侨新春联欢晚会,演唱《中华全家福》、《芦花》;
2013年参加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的“潮涌东方”中国民营企业春节晚会,演唱《唱响中国》;
2013年参加黑龙江卫视春节电视联欢晚会,演唱《龙江人,龙江情》;
2013年代表哈尔滨战队参加黑龙江电视台“声动龙江”节目录制;
2012年举办“情系黑土地,放歌感师恩”周虹池硕士毕业独唱音乐会;
2012年参加在湖南大剧院举办的“沃土生精华”—邹文琴教授学生音乐会;
2012年参加国家汉办主办的赴韩国巡演,演唱《芦花》、《茶香中国》;
2010年参加中国·哈尔滨第二十三届雪博会开幕式演出,演唱《我爱你塞北的雪》;
2010年参加第三十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系列专场演出之一,“放飞理想”谢艳丽教授从教二十周年师生音乐会,演唱《玛依拉变奏曲》;
2010年参加国家汉办主办的欧洲巡演,演唱《茉莉花》、《玛依拉变奏曲》;
2010年举办周虹池本科毕业独唱音乐会;
2009年参加沈阳军区专题文艺晚会“盛世春风”,演唱《黑土赞歌》;
2009年参加中国·哈尔滨中俄音乐交流学术研讨会文艺演出,演唱《东北是个好地方》;
2009年参加哈尔滨市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型文艺演出,演唱《爱我中华》;
2009年参加中国人民空军建军六十周年大型文艺演出,演唱《天路》、《祖国你好》;
2009年代表黑龙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赴祖国最东端“黑瞎子”岛演出,成为了第一批上岛慰问的演员,演唱《祖国你好》;
2009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全国流行歌曲创作大赛节目录制,演唱《站到天上等你来》;
2008年参加第二十九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演唱《阿妹出嫁》。
编审:赵春爽
主编:周高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