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12 杨梅买药,小白脸智出武冈城
(肖殿群《搏命梅山女》)
“梅山女子抗日游击队”在湖南武冈城西山口桥后溪寺意外获得了一批黄埔二分校留存下来的武器弹药。突然几个国军被一股日军追打过来,梅女们急忙抢占了一个小山包……
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梅山女人们初上战场,不但打退了从湖南新宁方向突击而来的一股日军,自己无一伤亡,而且还救下了一名正规军的医护兵。
“智勇梅女”杨莲花以袖擦汗,忙一挥手:“走!”梅山女人呼啦一声奔下山包,弃阵狂跑而去。
护送武器弹药的新队员和苗民,早就跑远了;杨莲花她们拔腿追赶。行进途中,杨莲花问那名被救下的医护兵:“妹妹你叫什么名字?是哪支部队的?你们怎么就被鬼子追赶了?”
“我叫杨梅,是74军58师医护处的……”杨梅气喘吁吁地将新宁城破,他们一路撤退,却遭到日军猛烈追打的经过,断续讲来。说到恋人曾连彬为了掩护自己中弹牺牲时,杨梅忍不住哭了起来,劝都劝不住。
新宁沦陷了?杨莲花心里一个激灵,但问出的话却是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什么?你也是58师的?你知道师部现在在哪里吗?”
“是呀!我是从58师医护处被派到新宁来的。我们的师部不断变换驻地,我也不知道师部现在在哪里啊!”
一线如火的希望在杨莲花心头熄灭。不过杨莲花明白,这个时候即使知道了师部所在地,但日军已经开始向芷江大举进攻,自己得到的情报早已经失效了,又有何脸面再回师部?而且现在她能够撇下梅山女子游击队的姐妹们不管,顾自回归部队去吗?因此她转了一个心思,疑惑地问杨梅道:“刚才你说,我们的师部?”
“是的,我们的师部。”杨梅说出的话让人倍感亲切,因为她知道,自己和杨莲花同属58师师部,“姐姐我认得你,你是师部情报处的,好像也姓杨,是绥宁县人。”
“啊!你怎么知道的?”
原来,杨莲花平常在训练中经常受点小外伤,去过师部医护处很多次,杨梅也多次帮她处理过伤口,自然对她熟悉;杨梅是湖南城步人,杨莲花是城步邻县绥宁人,也算是半个老乡了,杨梅平常就对她比较留意;只是杨梅每次都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所以杨莲花并不认识她。
杨莲花并不认识她……①
得知杨梅是城步县人,杨莲花说:“既然我们是老乡,又都是一个师的,那姐姐求你一件事好不?”
杨梅说:“姐姐快别这么说,我的命都是你们救下来的,姐姐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只要做得到,我杨梅生死不辞!”
失去恋人曾连彬,杨梅正心痛如绞,但对于杨莲花的想法,她已经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何况现在大战已临,双方攻守无常,敌我态势瞬息万变;梅山这么大,自己也根本不知道应该去哪里寻找师部、怎样去战斗。
只听那“智勇梅女”说:“我叫杨莲花,也与师部失去了联系,情急中才拉起这支打鬼子的队伍来。这些姐妹们虽然痛恨日本鬼子,但是文化程度低、军事素质差,需要我们来带。现在姐姐求你一定要帮我,暂时留在我们游击队里,我们正好缺少医护人员……”
杨梅想了一想说:“如今我们都脱离了部队,就要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子打子,各自为战。只要能杀鬼子,在游击队也一样啊!杨梅愿意跟随姐姐一起去杀鬼子,我什么也不怕!”
(只要能杀鬼子,我什么也不怕!)②
其实,经过刚才的战斗,杨梅心里明白,这支小队伍还是很有战斗力的,值得自己参与;同时,她心里还有一个小九九:游击队不是部队的医疗单位,在这里可以直接面敌作战,自己亲手为阿彬报仇的心愿就容易实现了!
见杨梅已经答应了,杨莲花十分高兴:“那我们打完鬼子,再一起去找师部,好吗?”
“好!”决心已下,杨梅回答得很爽快。但是她念头一转,又说道:“姐姐,我带的医具和药品都很少,只怕难以保障游击队的需要。现在我们离‘州里’这么近,机会难得,我想去一趟武冈城,先弄一些药品和简单的医疗用品……”
杨莲花一想,对啊!杨梅到底是个专业的医护人员,将事情想到前头去了。但是现在日军即将进攻武冈,武冈全城都在备战,我们这么多人一窝蜂卷进“州里”,适合吗?
这时王召却将他那张小白脸凑了过来:“去州里?我在武冈城里读过四年书,真是太熟悉了!”
是啊,王召本来就是武冈人,又在军校那么久,不但文化程度高,军事素质强,而且处事灵活,反应很快。由他协同杨梅去弄药品,那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杨莲花笑笑说:“你想去州里?那你知道需要购买什么药品和器械吗?”
王召只好伸伸舌,耸耸肩,摊摊手。
“你不能单独去‘州里’,还是陪杨梅走一趟吧。帮助她,保护她,弄到东西就赶紧回洞头山!”
“好的!”王召答应着。杨莲花便与他约定了返回洞头山的路线,并说自己将在半道上等待他们。正准备分手,杨莲花突然想起一个大问题来:“啊呀!去‘州里’买东西,这是需要用钱的,可我们没有钱,怎么办?”
这时,一直默默地在旁边听着她们说话的邓桂香毫不犹豫地取下一只金戒指递了过来:“队长,这是我的嫁妆,我想还是可以当几个钱用的……”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杨莲花对王召说:“好吧!这枚金戒指你们先拿着,去‘州里’典当了,再拿钱去买药品。今后等我们有钱了,一定要替桂香妹妹将金戒指赎回来。”
王召接过金戒指来。杨莲花突然又说:“还有……”接着就在身上到处寻找。原来她想起自己也有一对银耳环……
我的天!让小白脸王召与这个长得仙女一样娇滴滴、眸勾勾的杨梅单独在一起?旁边的“赚命长枪”陈秋月心里就是一紧,急忙将脑壳拱过来嚷道:“我也去!我也去!”
杨莲花一见陈秋月的猴急,再看一看杨梅天然妩媚的模样,回头又见王召白白的俊脸傻乎着,顿时就会心地微笑起来……
被称为“三省通衢、黔巫要地”的湖南武冈城,拥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历朝历代曾先后在此建县、封侯、立郡、设府、置州;民国二年(1913),武冈由州改县。
(湖南武冈城墙之宣风楼)
因为黄埔二分校设在武冈,武冈城里的各类药品都比较齐全。军校除了正规的药品供应渠道之外,他们还有一条“暗道”。有个叫谢葆生的上海商人,先后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都送进了黄埔二分校学习军事,并因此与校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谢葆生总是千方百计将各种药品和医疗用具源源不断地从上海等地“走私”到二分校来;军校满,县城足,因此连奎宁丸、消炎片等当时十分紧俏的药品,在武冈城里也能够轻松买到。
王召、杨梅、陈秋月在城里典当了邓桂香的金戒指和杨莲花的银耳环,购买了一些药品和消毒棉球、止血钳、纱布绷带等急救用具,分成三个包裹小心背着,便急忙从“水西门”出城。
“站住!”守门的士兵拦住了他们。
本来,这时城门卫兵的主要职责是盘查日本人的奸细,对进城的严,对出城的松;但是王召他们的打扮实在是太奇葩了:一个正规军,一个军校生,一个便服老百姓,但身上都挂满了大包小包、枪支弹药。干嘛的呀?这个是得查一查哦!
杨梅急忙迎上去:“兄弟们辛苦了!我是58师军医处的……”
“哦,原来是师部的。”卫兵说,“我们是172团1营的。”
58师172团?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部队,杨梅心里十分欣喜,急忙问道:“是我们师负责守卫武冈?师部在城里吗?”
战时,作战部队的指挥机关一般都往野外、往深山机动,难觅蛛丝马迹。而城池是固定的,目标太大,万一城池被围困、被攻破,那不一下子就被敌人“捉死鱼”了吗?因此,这个时候师部怎么会呆在城里呢?
卫兵说:“城里只有我们172团1营。师部不断改变驻扎位置,他们现在在哪里,我们根本不知道啊。莫说师部,现在就是团部在哪,我也说不清楚……”
而另一名卫兵却抢着说:“我知道我知道,团部带着其他两个营,正在武冈安心观、文坪一线,防御新宁方向的日军……”
杨梅正在与卫兵热聊,城内又有一伙民团模样的人挑着箩筐往城门走来。王召急忙迎上去,用武冈土话与他们套起近乎来。原来,这伙人是武冈抗敌自卫团的,他们的任务是出城去挑糯米。
王召赶紧过来对守门卫兵说:“我们是与自卫团的人一起出去挑糯米的。”回头又示意杨梅和陈秋月与民团一起走……
出了城,王召心里却非常纳闷:挑糯米?难道城里备粮不足?但是糯米并不是武冈人的主食,大家只在逢年过节时打糍粑、做米花使用糯米,因此武冈城乡都储藏不多。但这时为什么武冈城里要四里八乡地去收集糯米呢?
梅山米花。肖殿群摄于武冈皇冠酒店
原来,172团1营营长高崇仁他们绞尽脑汁,希望借助这里固若金汤的古城墙,死守武冈,而收集糯米便是他们一个行之有效的守城土办法。
从东汉恒帝(146-167)开始,历代统治者就一直延续着武冈城墙的构筑史,并反复改良整修,使武冈城更加坚固。特别是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1423)岷王朱楩从云南改封武冈后,武冈城成了亲王所在的“皇城”,就更加墙高垛固,设施完备,易守难攻。
有民谚道:“纸糊的长沙,蜡做的宝庆,铁打的武冈!”武冈人还常常自豪地说:“上天难,破武冈城更难!”
确实,历史上武冈城外不时尸横遍野,却鲜有破城之例。仅明代以来,这里就发生了十几次攻防之战。历次“梅山苗蛮”攻城,均以失败告终;明清交替之际,南明和清军曾经依托武冈城墙六次拉锯攻防;清末,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也曾两次攻打武冈城,其中一次围攻七天七夜,最后望城兴叹,恨恨而去;土地革命时期,张云逸、邓xiǎo平带领的红七军围城五天五夜,最后也是无法破城……
但今日不同以往,现代化的日本军队装备精良、志在必得,武冈城守得住吗?守城的高崇仁营长开过很多次“诸葛亮会”,武冈军民脑壳都想扁了,又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找到一个土办法:用糯米熬成浓粥,再倒进砂石里搅拌匀称,一起装在麻袋里;等米粥一干,糯米的粘性就将砂石凝得铁铸一样,用重炮都轰不开!
战时,他们就凭了这个土办法,一次又一次地丢下糯米砂袋,成功地堵住了被日军的“人肉特攻队”炸开的城墙缺口。1营坚守了七天七夜,据说武冈便因此成了抗战中“唯一一个日军攻而不下的中国县城”!
(未完待续)
唯一一个日军攻而不下的县城。③
④参考视频-坚守武冈
本章配图和视频均源于网络,感谢原创!其中- ①杨莲花并不认识她:电视剧《绝地枪王2》张护士(赵迪饰)。②只要能杀鬼子,我什么也不怕:电视剧《宜昌保卫战》宁京妮(陈超饰)。③唯一一个日军攻而不下的县城:电视剧《最后一战》剧照。④参考视频-坚守武冈:电视剧《最后一战》第28集。
13 家破人亡,周来娣冒死盗长枪
(肖殿群《搏命梅山女》)
湖南武冈、城步两县的交界处有一个集市叫西岩寺;而西岩寺西去六七里,又有一个小地方名叫麻汉岭。麻汉岭上单门独户地住着一个三口之家,女主人叫周来娣。
这天,麻汉岭突然来了一队走得精疲力竭的日本兵,指手划脚地要周来娣夫妇杀鸡宰鸭,给他们做饭吃。雪亮的刺刀将男主人逼进了一间简易的碓房去踏碓舂米;而周来娣则被逼进火堂去做饭……
可是,这队日本兵实在是饿极了,一个个食量奇大,家里的几只鸡鸭根本就不够他们塞牙缝的!
突然“哞”地一声,牛栏里一头黄牛作死一叫,让日本人喜出望外。几名东洋兵走过去,有人突然一刺刀就扎进了黄牛的股部。黄牛还没来得及疼跳呢,那刺刀早闪电般斜走一圈,一团血淋淋的牛肉就落到了地上——手法熟练而快捷,更甚于“庖丁解牛”。
黄牛惨叫一声,挣扎欲跑,立即被几把刺刀捅翻在地。其他日本兵见了哈哈大笑,急忙围了过去,纷纷用刺刀生剜牛肉,要烧来饱餐一顿。那只半死黄牛哀嚎连连,挣之不起,四蹄乱蹬……
这耕牛可是庄稼汉种田养家的唯一依靠啊!正在踏碓舂米的男主人见了,突然牛叫般“嗷”地一声大哭,那个失去控制的大铁槌“轰”地一声就砸在石臼里了。男主人不顾一切地扑了上来,却只能朝日本人又跪拜又磕头,苦苦哀求……
哇呀呀!咱皇军隔山隔水、千里迢迢地跑到梅山来帮助你们建立“皇道乐土”,现在都饿个半死了,吃你一块牛肉算个屁啊!老子今天命还在,不知道明天还在不?日本兵一脚将农汉踢出去老远,仍然哄笑着剜肉不止。
不料这个农汉急红了眼,爬起来又哭嚎着不要命地扑了上去,竟然还敢以身护牛!日本兵大怒,几把刺刀一齐挺过来,顿时将他扎了个四脚朝天。
一个才三四岁的小男孩见父亲被杀,大哭着扑了上去,竟然不知死活地抱住一名东洋兵的大腿咬住不放,被东洋兵一把抓起来扔上了半空。落下来时,鬼子的刺刀在下面迎着呢,哼都哼不出一声,小小身体就对穿对过!
这场战争打了很多年,越是到了后面,打红了眼的日本人就越是狗急跳墙、没有人性,越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们一个个撕掉了“东亚共荣”的面具,一脸的狰狞恶毒。
这时周来娣正在厨房里忙碌。她听到惨叫声透过窗户一看,顿时万箭穿心,泪水夺眶而来:“这些绝灭烟火的东洋王八蛋啊!”
——丈夫和儿子都被杀死了,自己也处于极度的危险之中!
她透过窗户一看,顿时万箭穿心!①
周来娣虽然没有读过书,却是一个头脑灵活、随机应变的梅山女人。危难来时,她咬住嘴唇忍住哭泣,想着如何逃生。她扭头一看,只见那名负责监视自己的东洋兵竟然倚坐在门坎上累坏了、睡死了,好像雷打不醒。一支长枪靠在旁边,鬼子的左手还握着那杆长枪呢。
机会来了!
这时外边的日本兵全都抢割牛肉去了,并不曾注意厨房,周来娣的怒火蹿上了脑门。她操起一把菜刀就踮了过去,好想像平时宰羊一样,冷不丁将这个日本兵的脖子一把抹了。
正在这时,那梦魇的日本兵突然动了一下,周来娣吓得魂飞魄散。不料鬼子换了个姿势又睡着了,还远远地将一只腿伸了出来。周来娣转念一想,这个鬼子虽然睡着了,但到底是个年轻力壮的男人,万一他挣扎或者叫喊起来,惊动了其他鬼子,那不就坏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逃命要紧!
周来娣深吸一口气,蹑手蹑脚地跨过熟睡的日本兵的腿,就将身子挪出门来。回头一看,那日本兵吧叽吧叽嘴,涎水老长,睡得更香了,而他的手却脱离了长枪!
哦,他手中已经没枪了?周来娣顿时又起了意:鬼子杀我全家,毁我一生,要是就这样跑了,实在不甘心哪!于是周来娣又回过身来,抖动手中的菜刀犹豫着——剁还是不剁?豆大的汗珠冒了出来……
不行啊!万一一刀剁不死你,我就跑不脱了!周来娣突然想起一句梅语:“打你不赢,咬也要咬你一口!”对呀!老娘一时杀不了你,也要偷走了你的枪!周来娣一咬牙,便将那支鬼子长枪轻轻地提了过来,一转身就溜了出去――
胆子真大!
“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引自京剧《沙家浜》)这梅女,简直就是一杆“独胆花枪”啊!
可是,周来娣才逃不远,却被一名在外面放哨的日本兵发现了。那日本兵枪拴一拉,大喝道:“挨几个妈肚(站住)!”
慌乱中,“独胆花枪”周来娣一菜刀凌空飞了过去。鬼子哨兵一躲避,周来娣就拼命往山上跑,不提防突然被什么东西绊倒了,身子往前一扑……
这时刚好日本兵的枪响了,子弹擦发而过,却并没有打中她。周来娣爬起来又跑,日军哨兵随后追来!情急中,周来娣回身用枪往日本兵的方向一指,嘴里还“叭”地一声,意念中是要开枪打死追她的鬼子;可是那枪的板机硬邦邦,怎么扳也扳不动。她不知道这枪还关着击发保险呢,如何能够射击?只好转身又跑!
在“独胆花枪”周来娣举枪的一瞬间,这个日军哨兵急忙卧倒避弹,可是那边并没有响枪。日军哨兵胆颤心惊地抬头一看:这女人又跑了,原来她根本就不会打枪!
那日军哨兵哈哈大笑,爬起来又追。正在屋里抢割牛肉的日本兵听到枪声,“嗡”地一声炸了窝,纷纷提枪跑了出来……
再说“中正小白脸”王召、“赚命长枪”陈秋月和医护兵杨梅与出城挑糯米的民团混在一起,从水西门出了湖南武冈城,便按照约定的路线直往游击队的训练基地洞头山奔去。他们经邓元泰,过浪石铺,到西岩寺,希望能在半道上赶上杨莲花她们。
走着走着,杨梅气喘吁吁地落在了后面――原来他们一口气走了五六十里!王召停下脚步等到杨梅,关切地说:“来,我帮你背。”说着就抢过她的“花机关”冲锋枪和医药箱,背在自己肩上。
陈秋月见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也将自己的东西往王召身上一通乱挂:“我也背不动了,全给你!”然后就空着手走了。王召大翻其白眼,竟然不知道自己何时又得罪了陈秋月,莫名其妙!
不料,这时陈秋月突然又返了回来,从王召身上取走一支三八大盖,自己背起来就走;一回头,见王召愣在那里还是没心没肺的,她竟然再次返了回来,又将一支驳壳枪插在王召的腰带上,然后顾自往前走去,嘴里还嘟哝道:“累死你!”
杨梅双眼一眨巴,忙说:“我背得动,背得动。”又将自己的“花机关”和医药箱从王召那里取了过来……
就这样,三人磕碰着一路走到麻汉岭,后来就坐在一个山凹里休息。杨梅见陈秋月闷声闷气地独自坐到一边,便朝王召努努嘴,示意他去哄哄陈秋月。
王召无奈笑笑,在路边顺手扯了一把狗尾巴草,只几下就编成一只毛茸茸的小狗,走过去就用小毛狗朝陈秋月做扑咬状;嘴里还配合着动作,“汪汪”地乱吠一气……
狗尾巴草编小狗:汪!汪汪!②
不料,陈秋月只转了转身子,就将目光移往别处了,还特意掏出一个梅山空饼来吃……梅山空饼号称“天下第一奇饼”。它们形状圆鼓、外表密封,但空空如也的大肚里却隐蔽着一些“味死个人”的佐料,天知道是怎么捣鼓进去的!
梅山空饼虽然魔幻空灵、香甜可口,但陈秋月却显得对美食痴迷过度不理人,还叭叽叭叽着嘴,故意吃得津津有味!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王召丢了毛茸小狗,摘下一片樟树叶,卷成“喇叭筒”,将小的那头捏扁,放进嘴里吹;然后空心合掌捂嘴,一合一张地配合着,竟然吹出了一连串婴儿的啼哭声:“哄安!哄安!哄安--”
可是,那陈秋月又将脸转了个方向,还是不理他。
儿时把戏玩尽,手里再无道具。王召抓耳挠腮,无计可施!他只好拔出腰里的驳壳枪来,按出弹匣,验成空枪,再用食指穿过扳机护圈,五指齐动,玩起了“手枪风轮转”的把戏……
偷偷一瞄,发现那陈秋月的嘴角微微地翘了一下。
王召一看“有戏”,便索性将驳壳枪玩开了。只见他先是拉栓上膛,立姿跪姿,正面击发,横甩扫射,花样出尽;后来就将枪插回腰间,再“卡卡”几下,只用一只手就将拔枪、上膛、据枪、瞄准、击发的整套动作一气呵成,手法娴熟,快如幻影!
反复几次,越玩越快……
杨梅惊讶道:“哎呀!你这种操作我从来就没有见过。这是什么玩法?”这套动作的重点是用单臂将手枪在腰带上猛烈擦挂,拉出枪机并复进,自动推弹上膛。军事教科书上根本就没有,别人也不会玩,杨梅当然没有见过。
王召边做边笑:“这个是‘王召式擦枪上膛’绝技……”
“哎……擦枪上膛,动作好快啊!你是怎么做到的?”陈秋月终于忍不住了,急忙将那个咬了一半的梅山空饼塞进衣兜。
王召大喜,急忙凑了过去:“来,我教你!喏,这样,这样……”一边示范,一边将驳壳枪递给了陈秋月……
恰在这时,前面突然传来几声枪响:“呯呯!”
哎呀有鬼子!
王召、陈秋月和杨梅急忙将东西各自归位,持枪戒备。
估摸着现在一家三口已经“回本”了,难道“赚命”的机会又来了?“赚命长枪”陈秋月将驳壳枪往腰间一插,哗啦一声将“三八大盖”顶弹上膛……
(未完待续)
(本章配图来源:①张曼玉在电影《甜蜜蜜》中的剧照。②狗尾巴草编小狗:肖殿群编摄。未能注明出处的图片均源于互联网。感谢原创!)
作者授权山径文学社首发《搏命梅山女》。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肖殿群,男,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读过大学(中文),修过志书,做过机关职员;曾两度从教,两次入伍,两番从政,两试经商;从军20余年,从政近20年。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山径文学社”创始人之一,第二任社长、第三任主编。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