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铸魂
文/青松
虎头古刹鹰飞,①
龙塬汉墓无茔。②
神奇传说谜千重?
辉煌成为烟雲。
山下英烈永垂,③
老宅庭院情深。④
汾水微澜赞歌頌,⑤
石村文化铸魂。⑥
二0一八年七月二十日于故乡石村


①,石村对面的虎头山,也叫寺台山,山顶原建有汉代名刹黑鹰寺,寺院内建有钟鼓楼,晨钟暮鼓声蕩山川。战乱时被毁,鹰飞楼倾,仅畄残迹。
②石村背后的龙塬(北塬),是国家文物部门认定的“汉古墓群遗址”,十多年前被盗毁,现已建成,石村千亩优质苹果生产区。
③石村东头,鳳凰山麓的红军台(也叫前陵台),葬有红一军团,因伤病在石村牺牲的,近二百名无名烈士。烈士墓园,已蕩然无存。
④石村的十多处老宅院,古窑洞,曾驻扎过刘志丹将军的红二十六军军部。驻扎过红一军团的随军医院和陈庚将军的红一师指挥部。还驻扎过八路军三五九旅七一七团一营等部队,历经风雨苍桑,破烂不堪。现己列为革命旧址,在陆续恢复中。
⑤,石村依偎龙山傍汾水。美丽的汾川河,蜿蜒曲折。河水潺湲,微澜如歌,见证过石村的历史沧桑和辉煌。用人工修建的汾川胜利五渠、六渠引汾川河水,可浇灌石村阳、背滩的八百多亩良田。
⑥石村是国家级”传统村落”,是巜人民日报》赞譽的”“秀才村”,是集传统文化、耕读文化、红色文化、知青文化于一体的名文化古村落。在村中央,文化大院上方的崖壁上,书有“上了石村坡,秀才比星多”的耀眼大幅赞语。石村人文化铸魂,文脉传承,崇尚教学,文化兴村。将再书美丽华章,再创辉煌。
故园文风
初夏雲淡天蔚蓝,
翰墨飘香知青院。①
龙山虎岭千秋史,②
鳯凰南麓英烈眠。③
牌楼妙语连珠美,④
照碑华章细雕鎸。⑤
名人赞语耀崖壁,⑥
文风蕩漾漫故园。⑦


①知青院一指石村昔日的知青大院。经过改扩建,现已成为村两委会的办公地和村里的文化大院。这里不仅有办公室、知青室、图书室(藏有村办人文杂志巜蓝花花》和巜石村书画资料集》、《石村名间书法集》,《石村村史资料》、巜石村诗歌集》、《石村人名录》等科普杂志和书籍),还收藏了不少来石村参观访问的名人墨宝和题词及石村人参加延安市农民书展的作品原件等,农闲时还有爱好书法的村民,在书屋挥毫泼墨,一展风采。这里也是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②石村庄后的龙山北塬,有国家文物部门认定的规模宏大的汉古墓群遗址。(见《宝塔文典》文物卷第234頁)。南面卧虎湾的虎头山(寺台山)北麓八面窑处,有国家文物部门认定并立碑的仰韶文化(新石器)遗址。(见《宝塔文典》51页)。
③村庄东頭的鳯凰山麓,(今临真苗圃地)。安葬着直罗战役后转移临真休整,在石村牛家大院随军医院,因伤病牺牲的,红一军团近二百名无名英烈的忠骨。
④,在石村村口的石牌楼上,刻有:“物阜民熙耕读第,光今耀古秀才村”的绝妙诗句。
⑤,村口的照壁上精雕着齐应凯同志撰写的华章“石村赋”。
⑥,在村中心,文化广场上方的崖壁上有省作协主席雷涛,为石村题写的:“上了石村坡,秀才比星多”的大幅赞语。
⑦,故园一指我的故乡,国家级“传统村落”和巜人民日报》赞譽的“秀才村”延安市宝塔区临真石村。
2019年5月于故乡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