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树的记忆
文/杨庆秀
2021年的盛夏,迎着荷花飘香的七月,风,极其的绵柔,雨,似离别的情人,依依缠绵。老班长杨灿亲自驾车,载着同窗好友,带上我近年出版的两本文集《我的警察生涯》、《藏蓝为你守望》共60册,准备捐赠给母校。我们盛放着内心所有的感恩,朝着虹溪镇弥勒三中的方向一路前行。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时光飞逝,弹指一挥间,一转眼,人生的路就走到了退休的年纪。曾经那个扎着羊角辨的小姑娘,如今已是满头银发。
重回离别三十八载的母校,那偷偷溜走的青涩岁月,思念在走走停停的记忆中,流年似水的梦景,让我们穿越时空,重回到弥勒三中就读高中的时光。站在天子台上,从太阳投下树影过滤的光圈中,沿着古老的清香树的年轮,寻到了曾经学生时代那些青涩的情怀。于华夏孔子“仁、义、礼、智、信”的儒家经典中,倾听“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古训。在清清月牙池畔追寻中学时代的美好梦景!
来到弥勒市第三中学,朱校长、高副书记、还有工会的马老师热情接待我们,并亲自陪同我们参观了学校。踏进三中的校门,朝着左边的方向,印入眼帘最熟悉的是原女生宿舍的那排老房子。走进母校的那一刻,记忆中的往事在脑海里依然的清晰。曾经的一草一木,一念一情,一砖一瓦,一房一屋格外的亲切。特别是转角处那一间老屋,就是我们原来的“女生二舍”,曾经印记着我们八个女生的欢乐!虽然如今已改成了学校的面包房,但曾经房间的规格还保留着原来的模样,只是那道旧式的木门已经换成了朱红色的铁门。我和金鹤、国兰曾经都是二舍的室友,我们三个同窗闺蜜,站在“女生二舍”的门前合影留念。抚摸着校舍古老的沧桑,在逝去的岁月中找寻学生时代的快乐时光!
沿着南面的校舍往前走,来到曾经教我们物理课的方老师宿舍门前。当年,方老师和我们有缘,其大学毕业放弃省城的优越条件,只身一人来到交通闭塞的弥勒三中任教。一别三十八年,不知方老师现在何方,是否还记得你曾经的学生?
我们沿着南面一直往前走,一路谈笑间,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天子台脚下。这里一直都是三中最重要的“圣地”。与三十多年前相比变化不大,只多了一个孔子的塑象。如今这里仍然充满着从前的宁静气息。特别是位于天子台旁南北两棵高大的清香树,那茂盛的枝叶依然向上怀包着整个天子台。弥勒三中的发展,从简师到今朝,清香树那蓬勃向上的精神,始终感召着一届又一届的三中学子迎着风雨前行。仰望古老的清香树虽然透着沧桑,但坚忍的年轮里永远珍藏着弥勒三中学子成长的记忆。
曾经的校园生活,我们追逐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人生一世,白云悠悠,谁能告诉我,漂走的故事曾经有过多少沧桑;人生苦短,沉淀的又是多少往事与回忆?我们无需作答,就让那段温暖的青春年月,流淌在我们的内心里,流淌在幽幽的岁月之中。时光匆匆流逝,我们终将老去,看尽繁华三千,终是花飞叶落随泥土,却掩不住斑驳的流年。如果时光还可重来,我还想重新来过一次弥勒三中的生活,还想和同学再经历一次从起床到教室的路上,还想再体会一次那飘雪的冬季,足球场的草地上与同学扔雪团戏闹的情景,那怕是忘了上课的铃声迟到,最后被老师罚站的羞愧感觉,都是我想再来体验一次的高中生活。
站在天子台上,想起学校举办晚会的舞台场景。那“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的歌声,仿佛还在我的耳边响起。郑绪岚原唱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曲,是八十年代初在学校最流行的一首歌曲。
记得读高一的那年,学校举办联欢晚会,规定每个班必须准备一个节目。当时,我是班里的文艺委员,班主任理所当然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来组织。我们高二十四班的女生多才多艺,当时从班里抽了连我在内的身高差不多的四个女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她们是:羽向、兆萍、还有一个是哪位同学,我一时想不起来了。当时羽向同学提议用《红梅赞》这首歌曲编成舞蹈,最后经过商量我们一致赞同这个提意。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自编自导。每天下课后,待其他同学离开教室休息的时间,我们四个女生关上教室门,把后排的课桌往前挪开,这样教室就成了我们的排练场地。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我们认真排练节目,晚会上演时,我们的舞蹈节目得到了全校老师和同学的好评。虽然排练期间很辛苦,但我们做到了学习排练两不误,最后为高二十四班赢得了集体荣誉。
时光荏苒,世事变迁。岁月无情,但母校有情。在此,我非常感恩母校的教育。今天重回弥勒三中,我的心情无比的激动。三十八年过去了,今天回来看到母校大变样,过去的老教室变成了教学大楼,原来的土路已变成了水泥路。在此,我真诚的感谢曾经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感谢母校曾经对我的教育培养。
在此,感谢弥勒三中的校领导,给我这次为母校捐赠书籍的机会,虽然文集的内容不算厚重,但这是我对母校的一片微薄心意。
在此,我还要感恩普家云老师,还有我的同窗好友顾毕生同学为我捐书牵线搭桥,完成了为母校赠书的心愿!同时还要感谢一路陪伴我的同窗杨灿、金鹤、国兰、锦秀,建伟等好友,感恩一路走来有你们的关心厚爱!今生有缘成为同窗好友。若有来世,我愿与你们相约成为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

个人简介:
杨庆秀,女,笔名,秀儿,云南弥勒人。红河州公安文联会员,弥勒市公安文联理事。爱好文学,酷爱诗歌、散文。工作之余喜欢写一些反映警察工作和生活的文章。曾在《人民公安报》《民族时报》《云南法制报》《云南公安》《云南警察文学》《红河日报》《弥勒文化》《弥勒报》等刊物发表过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小说等文章。红河州作家协会会员,弥勒市作家协会理事。著有文集《我的警察生涯》、《藏蓝为你守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