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韶华岁月】李建印//50年前在大队工作{一支难忘的歌}
【韶华岁月】李建印//50年前在大队工作{一支难忘的歌}
精华
热点
21-08-13 16:25
29428
阅读
关注
50年前在大队工作(散文)
文/李建印
时间过得真快,感觉第一次进大队工作尚似昨日,但时间公正无私告诉我:那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想一想,人生有无数个起点,也有无数个转折点,而对我来说,1971年进入大队工作,无疑就是进入社会、理解人生、经受锻炼、提高自己的最初起点。
我是1969年进入公社新办的代庄初级中学,算是60年代末期后第一批升学的中学生。经过二年时间学习,顺利完成了初中学业。学校是由原来代庄大队小学仓促改建而成,教师由原来各村比较优秀小学教师和个别原来县办中学教师担当,可能人数最多的是60年代初期因为自然灾害而未能上成大学的一批高中毕业生。学习的课本也大多数是由省里临时统编,也有教师们自己编印,还有一些是临时从县办中学借来几本,算是有教材使用。对我印象最深、课本最厚的是《农业基础知识》,单单书本费就是0.51元,是别的教材一倍还多。尽管我特别珍惜刻苦努力,保持了在全班几十个同学中,不管期中还是期末,考核成绩一定是班里第一。但因家里是上中农成分,推荐去县里上高中没有我的份。参加县剧团招收演员,声音与体型合格,既因家里成分高通过不了,更因我的外爷家是地主成分,不被录用。其实两个舅舅一个参加过抗日,一个是人民解放军军官转业到地方工作,这个没有人深究,只看表格填写是地主成分,你就不行。
怎么办,我的出路在那里,只有一条,回家去!回到自己乡下出生之地,回到父母身边,开始一生农业劳作,这是最为保险也不用求人的事。当时不能说是万念俱灰,至少是感觉到我们低人一等,家庭出身决定了我们是二等公民。好在当时思想比较先进,接受了家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思想教育,还算比较痛快回到生产队,开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过了十几年之后,我才清楚,我们种田叫乡下,知识青年来是下乡,他们是可以算工龄,而我们只能算作种地。
在劳动了不到十天的一个下午,突然有人通知我到大队部,告诉是大队领导要找我谈话。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当时大队部所在大院,在西边窑洞里找了块半截砖坐下,等来的是大队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李七金。当时大队书记是李新顺,是兰州军区警卫营复员战士,在部队入党复员后担任了大队书记。而这位谈话人则是大队老资格领导,尽管他年龄只30挂零,但他在大队已经工作了快20年时间。他是13岁开始担任大队会计,应当说经验十分丰富,也是我们大队真正管事之人,他是实际最高领导,他来谈话足见对我们重视。
与我同时参加谈话另外一位也是我们同学,他是因为一个年级有弟兄二人,推荐他弟弟进县办高中读书,他不能去。李主任进来之后坐在一节放在地上的木料,询问我们家常之后,正式告诉我们二人,经过考察研究,准备抽调我们二人到大队参加工作,具体职务称作“学大寨专干”。也明确我们到大队具体任务,就是跟上老干部学习,参与大队组织平整土地,宣传大寨精神,带领社员劳动,参加大队值班,处理临时任务。同时告诉我们,先在大队工作,以后有其他工作机会,不耽误我们前程。我们听了以后十分高兴,算是有了一个美好的开始。当李主任询问我们如果有机会再上学,我们是什么态度,朱姓同学明确他不去,坚持在大队工作。我也随着他这样回答。实际上我们二人在大队工作了二个来月时间,到当年快10月份时,公社特别办了个高中班,我们二人都进了这个班学习,又上了二年半学,回到大队之后第二次进入大队工作,但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半个世纪过去了,回想起来,这短短二个月时间,对我的教育是深刻而具体的,对我影响有的方面可能是终生的,对我的鼓舞也是难以忘怀的。适逢今年建党一百周年,我也算是跟着党工作过半个世纪,写点东西也算是对党的生日纪念。
50年过去了,难忘党为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画出的宏伟蓝图,更加难忘的是乡亲们对党和革命导师那纯真深厚的革命感情。我在大队期间,除过参加劳动、检查,值班接听电话,下发通知,打扫卫生之外,能够有机会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较早获得上级指示精神,尤其是印有导师己圈阅几个黑体加粗字的,一定是最重要的。除过各种有关运动的之外,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关于农村建设发展方面的内容。比如:关于产业提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关于方式途径提出“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这不正是几十年来不断发展完善丰富补充,规范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的基本内容吗!在某种程度上讲,全面具体,清晰明了,简单易记,一听就会。关于粮食生产摆位提出“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同时包括了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在其中,后来的大修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广泛推广平整土地,都是如今提出的“把饭碗端在我们自己手里”重大战略目标基础和依靠。关于坚持用科学技术武装农民,不正是后来涌现出千千万万个农民技术员和农林诸业高级人才的源头。关于坚持用毛泽东的伟大思想武装亿万农民的重大举措,是落实最好的,历史上最管用的。当时,广大群众把拥护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体现在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感情上。凡是毛主席号召的、指示和要求的,都体现出无限深厚的阶级感情,都能激发出无穷的动力和冲天的革命干劲。我在大队也看到了较早时期的农业发展纲要和关于农村工作的二十三条等文献!
50年过去了,难忘乡亲们为改变落后面貌,大干苦干的感人场景。我的家乡处在关中渭北旱塬上,靠天吃饭,十年九旱,户无余粮,杂粮接续也难以保证。传遍渭南大地“澄城老哥,开水泡馍”俗语,既是无菜吃的写照,也是缺粮吃的现实。祖祖辈辈以为有开水,能泡个馍吃,放点辣椒,就个生蒜就是好生活。解放时人口少,土地宽,吃饭问题不太突出。随着人口成倍增长,粮食短缺,土地瘠薄成为现实矛盾。缺水成为最大的制约,生产门路单一成为现实难题。在村党支部和革委会领导下,在以李七金为首的村领导组织下,开始了持续多年兴修水利工程,既按照上级要求派出青年为主,到一百二十里之外的白水县纵目公社以北参加“石堡川友谊水库”省地重点工程;又派壮年、妇女组成力量,称为“群众运动”,参加在本县境内冯原壶梯山下干渠开挖,石方衬砌工程;村里自行组织支、斗、毛渠的开挖以及滴水、涵洞和桥梁配套,真正是披星戴月,顶风冒雪,夏不避三伏,冬仍战三九。村里积极争取,参加公社组织,自行筹资筹劳在5公里外的永内沟将河水引到我仆村里。为了解决土地大平小不平,有水浇不成的问题,大队采取集中劳力会战的办法,人拉肩抬小车推,开始了土地平整!为了解决旱涝不均问题,村里组织群众苦干两个冬春,修建了蓄水过万立方的俗称“大涝池”。
50年过去了,难忘村里领导干部带领群众的创造精神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担当难知肩上沉。当时可能还认识不清,体会不深,直到后来自己做了几十年领导工作,感觉到老一辈村领导的真正不易与伟大。为了增加群众收入,大队要求并督促各个生产队开办了烧砖窑,6个烧砖窑年可生产50万块砖,既可卖给县城修建,也解决个别农户自建窑洞之用。6个生产队有5家开了粉房和豆腐房,生产的粉条和豆腐远近有名。粉渣和豆腐渣开办养猪场,集体生猪存栏达到300头以上。养这样多的猪,可以说风险非常大,因为当年猪瘟经常流行,搞不好就可能出现邻村那样绝槽情况,但我们村几个猪场尤其是三、四队基本没有出现猪瘟。大量猪粪肥田,肯定增加粮食产量。村里不通电,大队在五里路外的庄头村马路旁租地盖房,解决群众面粉加工和饲料粉碎难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种植结构问题,村领导下决心,从各生产队抽土地,在全县办起了第一个苹果园,面积达到了400亩,开了全县果业先河。至于由此延续到现在的樱桃种植,年产值稳定在7000万元以上,那是后话了。大队党支部革委会坚持一手抓农副业生产,一手抓村民精神面貌和友邻家庭和睦,文明家庭评比,先进个人表彰,和睦婆媳宣传,真正成为一种风气。差的家庭公开批评,社员大会公开检查,个人出钱包电影让村邻观看,真正形成了制度。改革殡葬办法,由个人在旧社会原属各家土地安葬,改为大队统一抽地,设立公坟,大大减少土地使用和浪费。村里下功夫,新建了小学校,设施和场地较为齐全,既解决了本大队一百多名学生求学,又吸引了周围几个村子的学生。村干部带头劳动,与社员一样出勤记工分,基本没有误工补贴,晚上加班开会,纯属正常。干部家里人没有特殊待遇,一年到头,基本不准请假。革委会主任李七金爱人上工晚了几分钟,站在地头接受批评,直至他本人将媳妇推倒在地,教育了本人和广大社员。大小队干部全在自己家里吃饭,没有任何特殊。包括县乡领导来吃派饭,进百姓家,吃百家饭,大小队干部没有陪餐说法!群众没意见,干部威信高,号召力特别强,我们郭家庄村远近闻名。后来被评为省级先进,受到各级表扬,国家有关部委命名,完全是一种自然延续。这五十年四任书记,除第一任年高早退,1974年以来3人,2人被省、1人被市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1人被选为县委委员;1人被省、1人被市表彰为劳模;前二任转为国家正式干部,以副县级职务退休。村党支部以及多项工作多次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
50年过去了,难忘当年感悟学习到的工作态度和领导方法。细细回忆,后来几十年做领导工作,不少成绩还是受益于当年在大队工作的日子。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就是看着眼前那些解放前后入党的老党员样子,走到今天,坚持下去。大事小事需要认真负责,事事公平公开公正,就是学习当年大队上报庄基地指标,分配救济粮、救济款,照顾单棉衣服等群众贴身利益的事,张榜公布,群众有知情权监督权。招工指标,按生产队轮流分配。年初预算,半年预分,年终决分,上墙公布,大会报告的作法,直到我当团长、师长都坚持做到。既要走在群里的前边,绝对不能做群众的尾巴,又要实事求是不可盲目蛮干;既要坚持群众路线,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又能善于观察,积极引领,注意平衡协调,多做暖人心的事,深深影响着我为官做人。清正廉洁,不贪不占,身正才能影子正,成为自己终身追求。凡事需认真,坚持任何时候都持之以恒,一视同仁,不怕得罪人,把工作往上干,少计较个人得失,成为我后来工作一大特点。坚持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办事要有开拓精神,不是精品,就是废品成为我的坚持。我的口头禅就是:在我的字典里,没有“困难”两个字。
50年过去了,我也由农村青年,公社干部,入伍新兵到军官退休,由共青团员、共产党员到党委委员、副书记和书记,现在进了干休所,被组织指定为党小组长。但我坚信,领导干部有退休之日,共产党员无休息之时。跟着伟大的党前进奋斗,深感骄傲和自豪!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写此短文,算是对往事的回忆和对自己的鼓励!
(2021年7月5日初稿于西安,8月13日修改于故乡郭家庄村)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2165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