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白卫民,笔名长安,男,西安市鄠邑区人,汉族,1966年1月出生,1983年参军服役五年,曾荣立三等功一次。现就职于华润集团旗下华润双鹤一家子公司,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热爱文学事业,先后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诗歌、散文、小小说百余篇。

听雨
文图/白卫民


立秋后的第二天,天还没有完全透亮,一阵下雨声惊醒了我,推开窗户一看,窗外,雨水在拍打着树叶,雨滴不时落在地上,传来“滴答、滴答”的声音。微风中,树枝摇曳着腰肢,雨水持续拍打着叶子,时而传来叶子的沙沙声,此起彼伏,仿佛在演奏一场秋雨进行曲。

起床后,我来到庭院,仰望天空阴沉沉的一片,雨滴似乎没有停息的意思,而且越来越大,越来越密集。我想,此时此刻能够坐在藤椅上,品着淡淡的茶香,望着眼前,天空飘下来的雨珠,不停的拍打着树叶,听着秋雨声响,岂不是一件惬意的享受。

于是乎,我搬来藤椅,沏好一壶鲜茶,坐在庭院花架前,慢慢听雨、观景,品味着风、雨交加的无奈,体会着花枝、树叶的柔情。阴霾的天空,飘落着无情的秋雨,密集的雨珠击打着院落里的树叶和花花草草,叶面上难以承载额外的侵扰,雨珠无奈地、不舍地告别,慢慢地噼里啪啦落在了地上。

伴随着,一阵阵雨声,抬眼望去,庭院的花架上,爬满了葡萄和丝瓜的藤蔓,这绝对是一个遮阳的好凉棚。丝瓜的藤蔓吊着几颗半米长的丝瓜,默默享受这秋雨的侵润,晶莹的水珠,顺那藤叶,流到长长的丝瓜身上,慢慢的、慢慢的,滑落下来,在丝瓜底部的花蒂处,凝结成小拇指大的水珠,随着水珠慢慢增大,忽然跌落下来,在地面上不时传来“滴答”的撞击声。藤蔓上一朵朵鲜嫩的小黄花,不惧风和雨无情的摧残,时而傲立枝头,时而雨中跳跃,实在撑不住了,在空中打了一个漂亮的旋儿,一朵、一朵地飘落下来,和母藤告别也要留下完美的身影。

我听着雨声,望着眼前情景,一颗盛开的紫薇花树,原本鲜艳、怒放的紫薇花,经过雨的拍打,开满花的枝条被压弯了腰,鲜嫩的紫色花瓣包裹着黄色的花蕊,晶莹剔透的水珠,在上面慢慢聚集。风,轻轻地一吹,花朵随即摇曳着,上面的水珠不时闪着亮光,好像是少女明亮的眼珠,不停的眨巴着,露出羞怯的面容,向人们诉说着什么。水珠,在花蕊上慢慢的聚集,又无声地告别,落到了花的脚下。

父亲在屋前种植的几颗玉米,在风雨中,摇曳着不屈的腰杆,任凭风雨的甩打,依旧挺立巍然不动。玉米棒子上的穗絮,颜色也由粉红变为成熟般的黑紫,布满了晨露般雨珠,分明就是农人的汗滴。葡萄架下,一串串红的发紫的葡萄串,不断经过雨水浸洗,饱满的珠子显得格外的光鲜和娇娆。雨水顺着葡萄珠,一粒一粒慢慢流淌,直到“趴塔”一声落在地上,那上面流淌的不仅仅是雨水,更是人们的期望。院落旁,一株怒放的海棠花,经过风和雨的洗礼,粉红色花朵,在嫩绿的叶子呵护下,依然那么艳丽夺目。

望着这景,听着雨声,品着茶香,如痴如醉,此时我竟然有点淡淡的忧伤和惆怅。也许,是我受到疫情的影响居家隔离,对疫情蔓延产生担忧的缘故。也许,是我突然一下子放慢了生活的节奏,耳边少了城市烦躁,一时间还有点不太适应的缘故,这种忧伤和惆怅在我脑海中萦绕。

“雨打芭蕉也带愁,心同新月向人羞。馨兰意望香嗟短,迷雾遥看梦也留。行远孤帆飘万里,身临乱世怅千秋,曾经护花惜春季,一片痴情付水流”。我猜想,唐朝诗人王维是何种心境,才写下这段不朽的诗篇。
秋雨还在持续下着,一阵凉意袭来,真是一阵秋雨,一阵凉。天气从此没有往日狂躁,慢慢变得凉爽、温驯了许多。

从此秋天真的来啦,果实开始在枝头上欢歌,庄稼也走在丰收的路上。我喜欢秋天五彩缤纷的景象,喜欢树叶色彩的斑斓,更喜欢秋天丰收的眷恋,期盼着疫情早日消散,河山无恙,国泰民乐。

2021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