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维肯的人生笔记(27)
∣适时调整是最明智的选择
文/一风
游泳科目训练结束后,我们开始每天跑步训练。跑步训练一个月后,要进行一次70公里的野营拉练,作为新兵连训练验收结果。
训练是循序渐进式的。每天早晨起床跑5公里。早饭后休息一个小时,开始整个上午的训练安排,即10公里一堂课。休息20分钟后,再跑10公里。下午同样如此。晚饭后睡觉前,还要再跑5公里。就是说,每天跑步达到50公里。
到了野营拉练70公里的日子了,有的人兴奋不已,有的人担惊受怕。对我来说,是一种尝试,也算是挑战。头天下午,新兵营营长作动员令。长途行军,午饭只能在路上解决,一个水煮鸡蛋,一袋榨菜,两个馒头;出汗多,每个人只能带一壶凉开水。拉练时全副武装,以连为单位,新兵营到时进行全营成绩评比。最后,营长还特意强调,拉练时要“挂空档”。什么是“挂空档”?大家都不知道。晚上点名时,连长对明天的拉练提了些要求,还解释了“挂空档”,就是脱掉大裤衩,裤子里什么都不要穿。

第二天早饭后,我们各自准备好自己的行装。想到长途跋涉,头天晚上我到军人服务社买了膏药。早晨起床时,我将膏药贴在了脚前掌和脚后跟,穿上一双新袜子,又拿出一双新解放鞋穿在脚上。我想,新袜新鞋弹性好。当然,我牢记营长的话,“挂空档”上阵。睡上铺的小吴看到我的脚底板贴满膏药,他笑我娇气,说我这样多数会连累脚底板的。
队伍出发了。
野营拉练,顾名思义,不是走公路,而是沿着乡间小路,多数走在没有路的乡野之中。起初,他们兴致勃勃,一路有说有笑。想想也是,一个营几百号人行军,每个连队都扛着队旗,队伍长长的,蜿蜒在乡间小路上,确有一番阵势。可跑着跑着,我见到前面的小吴将手伸进裤档里,在大腿根处做着向下拉的动作。我问他怎么样?他满脸苦相地对我说,他妈的,大裤衩汗湿后“卷边”了,勒得大腿丫痛。又跑着跑着,小吴趁途中短暂休息时,以最快的速度脱掉了大裤衩。再出发时,小吴的表情舒展开来,说现在舒服多了。

到了午饭时,班长下令原地休息,我们散坐在树荫下草地上,吃着馒头就着榨菜,猛喝军壶里的凉开水。这时,听到班长说,大家表现不错,已经跑了40公里了。班长还说,二连有个战士的大腿丫被磨破皮了。小吴忙问班长,那他还能跑回连队吗?班长说,大腿丫磨破皮,再遇汗水,那痛是钻心的,哪里还能跑路啊。小吴又问,那他怎么办啊?离连队还有30公里呢。我们都担心那个新战友,那他怎么回营地啊?班长说,野营拉练时营里有救护车跟着。不过,行军路途与救护车行走的大路还有一段距离,那个掉队的战士只能咬牙坚持走到大路上了。
我问班长,他为什么不脱掉大裤衩呢?班长说,有些人就是这样,总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当意识到自己错误时,又觉得已经晚了,干脆将错就错,直到后来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我说,那不是自讨苦吃吗?为什么就不能在第一时间给纠正过来呢?班长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明知自己错了,但就是不愿改过来。原因就是,心理上的习惯往往比生活中受到的伤害还要执著。这就是什么呀,宁愿坚持自讨苦吃,也不愿放弃愚昧的执著。想到半途果断脱掉大裤衩的小吴,我倒是对他佩服起来。当他感受到大裤衩在行军过程中已影响到自己正常跑路时,能及时进行调整,无疑是个善于改变自己状态的聪明人。班长还说,有些人总是“一条道走到黑”“不到南墙不回头”。更有甚者,到了南墙也不回头,情愿把南墙拆了还要继续往前走。跟自己别到底的人,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

拉练结束回到营房后,连队里多数战友的脚上都起了水泡。早上笑我娇气的小吴,数他脚上的水泡最多。晚饭时,列队走向食堂的路上,我看到大家一瘸一拐的。而我,双脚感觉没受什么影响。
当天晚上的班务会,班长讲评了这次野外拉练的成绩,也点评了班里每个人的表现情况。在讲到关于“挂空档”这件事时,他语重心长地说,任何一种经验都是血的代价换来的,都是前辈们走弯路换来的。如果我们无视宝贵的经验,要么我们是创新的,要么我们就是愚蠢的。当然,经验固然宝贵,任何时候都不能形成经验主义。运用经验,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不思不想,搬用套路,那也是会吃亏的。班长在最后还强调了一句:“新兵连就要结束了,你们到了老连队,做事要扎实,千万不能玩‘挂空档’。作风要正派,千万不能耍小聪明。”我们为班长鼓起了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