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山诗苑(2021)第106期总第268期 邓国琴赏析王建勤诗词作品专辑(三)(四)
(本期主编王建勤 编辑 卢凤枝 主卫平 制刊冯继军)

作者个人简介

王建勤,男,武汉市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于教育界工作。高级教师,武汉十五中副校长,武昌区教委宣教处长。中华诗词,湖北诗词,鹰台诗社,武汉诗词,九州诗词迪光诗社,茶港诗社会员。洪山诗苑执行主编。鹰台诗社常务理事。

王建勤老师作品欣赏之三
赏析者邓国琴
行香子·秋思
王建勤
兰笔银支,云墨清池。叶如图、画就淋漓。鸟翻秋幕,警语心痴。鉴青莲品,羲之贴,少陵诗。
芦花摇曳,垂扬婀娜。雨濛濛、泽润田畦。金风荐爽,玉粟藏枝。学今人优,古人意,易安词。
注:秋天未开的广玉兰!如巨大的银笔。

词牌特色:
行香子双调小令,六十六字,上片五平韵,下片四平韵,加衬字。以四字句和三字句为主,中间以两个上三下四之七字句法。结尾由一个作领字,三个三字句,节奏明快流畅。
秋景图之一:
"兰笔银支,云墨清池。叶如图、画就淋漓。"开头一个对偶句,"支"数量词却在此作名词,有创意。视角一会对准秋日里含苞待放的玉兰;一会视角对准天空,想象着天空似清池,乌云如墨汁。如椽之笔的玉兰花向天空饱蘸云墨挥豪,淋漓尽致地题诗绘图。以上从纵向角度描写得生动、形象、有趣。想象力超凡脱俗,紧扣主题"秋"。
玉兰之笔绘图配好诗后,让人读后想到什么呢:上段"鉴青莲品,羲之贴,少陵诗。",紧扣主题"思"。

"芦花摇曳,垂扬婀娜。雨濛濛、泽润田畦。金风荐爽,玉粟藏枝。"构建秋景里多个有代表性的意象:芦苇,扬柳,桂花,秋风,秋雨;视角从湖畔写到田野,从横向角度描写得有层次,字里行间里的那一摇,一扭,一送,一隐皆显得动感十足,"紧扣主题"秋"。
赏秋景后,诗人又发什么感概呢:下段"学今人优,古人意,易安词。"紧扣主题"思"。
此作构思巧,立意新,语言清新,凝炼,尤赞几次分别点题,令主题鲜明,如此章法确实很具特色;更喜每段结尾的三字句,词法相同,意义连贯,想象力奇特,耐人寻味,其音节响亮且有流动之美,语音有回环往复之效果,真乃别出心裁之好作!

赏析者邓国琴

王建勤
冷落金英凝露娇,瘦影轻摇,玉蕊丰饶。陶公最喜赋黄巢,绚丽红貂,劲节孤标。 老圃高低香暗飘,妆洗银寮,色泛兰桥。一行吟雁诉层霄,风送寒潮,雨浥清操。
注:寮:老屋。圃 :种植物的园地。

"冷落金英凝露娇,瘦影轻摇,玉蕊丰饶。"一字一意,内涵丰富,写出了菊花的色彩:金黄;时间:寂廖的深秋之际;姿态:瘦影轻摇,但却"玉蕊丰饶"。
菊花内在个性:
"绚丽红貂,劲节孤标。" 写菊花所处的环境:"老圃高低香暗飘,妆洗银寮,色泛兰桥。"兰桥边银色的小屋前种植了大片菊花,暗香萦绕。

"一行吟雁诉层霄,风送寒潮,雨浥清操。"借大雁抒发自己对菊的喜欢之心,赞美菊花经过秋风秋雨洗涤后,更显清纯和高洁!
借典抒怀言志:
东晋诗人陶渊明一生最爱菊,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作者借典抒发自己淡泊与闲适的情怀。
用典黄巢《不第后赋菊/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二)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借黄巢诗句表明作者和菊花一样,具有孤芳自赏,孤标傲世的个性特质,以及劲节傲霜的精神。

再欣赏先生另一篇咏菊诗
蝶恋花·咏菊
王建勤
潇瑟金英无畏惧。独兴秋闱,含翠摇风雨。香气袭篱颦笑语。情牵陶令名诗句。
重盛去年金银圃。长衍冰心,晚节矜持路。休说凄清寒里住。恋花人喜花迎主。
写菊花的姿态:
"潇瑟金英无畏惧。独兴秋闱,含翠摇风雨。香气袭篱颦笑语。"用拟人手法写活了菊花,一字一意,含蓄地写出了人的内心世界和言行举止,描摹得栩栩如生。
用典抒怀:
"情牵陶令吟名句。"借典表达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也借典含蓄表达自己有着怡然自得,恬静淡泊的心态。

写菊花的特质:
"重盛去年金菊圃。长衍冰心,晚节矜持。"句里"重盛"两字表达出菊花的顽强生命力;还借菊花,拟人表达在晚年继续保持自尊矜持的品质,完成了由写物过渡到写人的转化。
借景抒情言志:
"休说凄清寒里住。恋花人喜花迎主。"写菊花孤标傲世,孤芳自赏,表达出作者自己只与三观相同的人交往。表面写菊,其实写人,合二为一,凸显了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以上举的两篇作品皆用拟人,象征,一语双关手法,含蓄传情达意。都分别从不同几个角度写出了菊花的外形和内在特质,并用内涵丰富的典来补充深入表达,最后由咏物过渡到写人,言在此,意在彼,即借咏物抒怀言志,达到了写咏物诗的较高境界。


赏析者个人简介
赏析者简介:
邓国琴(绿绮),丁芒弟子,江苏省《江海诗词》云刊编辑,《上海滩诗叶》副主编。其诗词和诗评散见于各诗刊和网络。几次参加全国诗词大赛获奖。著有诗集《绿绮吟稿》,创有公众微刊《邓国琴试评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