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手安艳玲,汉族,女,1973.出生陕北革命根据地。十六岁参加各种歌唱比赛,荣获二等奖、一等奖。擅长歌曲:《黄土高坡》、《嫂子颂》、《青藏高原》等,现就居韩城。
2016年受邀担任东方红民俗传媒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2018年五月受邀请参加“第二届丝路艺术节开幕式”。
2019年1月16日受邀参加“中国乐坛春晚”。
观众点评:安艳玲的歌声,以字正腔圆,如同黄鹂鸣叫,山泉叮咚声,悦耳动听。韵味带着几分刚毅,柔和中夹着几分温馨。乍一听似那黄莺出谷,鸢啼凤鸣,清脆嘹亮却又婉转柔和;再一听去,却又如那潺潺流水,风拂杨柳,低回轻柔而又妩媚多情;细细再听,只觉天阔,宛如阳春白雪 ,天籁之音,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流水年华
文/安艳玲
😊😊
那年, 改革春风吹遍中国大地。爷爷不在了,爸爸把我们全家从农村接到他所在的单位。从此离开了那片生我养我的黄土地!

爸爸朴实无华的普通工人,在物力维艰的时代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我们一家四口,生活有些拮据。勤俭节约的妈妈从各方面都省,买菜不买好的,她说:“不好点没关系,这样我们多吃些菜还有营养!
”我们家人理发都是她来理,上街从不买的吃,再饿、再渴都要赶回家!…
但在人情世故教育孩子方面妈妈教我们:‘该省的地方要省,不该省的地方一定不能省!’就这样,转眼我已经初中毕业了!

我天生的丽质,有一副悦耳动听的嗓子,同学们建议我去考音乐学院。 也是我初衷的梦想。我心里想,上音乐学院要花很多钱,我弟弟学习好,留着给他更有用!
我选择了做个小裁缝,学习两年,回来开业干了四年。当时在我们‘处’里,也算小有名气!在这期间,只要处里有活动,一定会叫上我和爸爸去给当领唱、独唱。我是在我爸的歌声、笛声中长大。
邻里们都说我妈生了个好姑娘,又能做裁缝活,又有一副银铃般的歌喉,将来一定能找个好对象!

呵呵!做裁缝很辛苦,早上裁一早上衣服,要站一早上,下午做活一坐就是一下午。从年头干到年尾。几年下来,腿老是肿的,视力也不好了!
妈妈很心疼我,家里活从不要我干,衣服不洗,饭调好端到跟前,放下碗就干活。她说:“家务活是没办法的人才干,只要你在我身边一天,就让你享一天福。”
大概二十一岁左右,局文工团招人,我理所当然的进了团。那时候激动的心情就别提了!当时好多人都说,那么挣钱的裁缝活不做,去挣那一个月一百七八,真不知咋想的。我有我的梦想。

我妈说只要女儿开心就好!新到团里,也就是天天早上吊吊嗓子,下午和舞蹈演员一起练形体,慢慢的开始跟乐队合练、走台、演出。在这期间也没少上洗手间偷偷哭鼻子,即使那样我也愿意!
呵呵!几个月后的一次机会,让我在团里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当时是因为团里的骨干跟领导闹别扭罢演,导演和团长通知我和另一个女孩做好准备。那天晚上在市体育场,我以一首《嫂子颂》使得全场哄动!准备了三首歌都唱完,还是不行,‘二炮’的领导当时就说:“这样的好苗苗一定要好好培养!”从此,‘嫂子’便成了我的代号!到二炮,我的‘嫂子’二字刚出口,全场就沸腾了!……

这就是我事业的巅峰期。 在团里的两年里,走到哪里,哪里‘亮’,很幸运吧!呵呵!命运在自己手里,奋进成就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