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3年9月1日,中国苦力运输工人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沙洲坝开幕。来自江西、福建、粤赣、闽浙赣、湘赣、湘鄂赣苏区的217名代表出席了大会。刘少奇、博古先后在会上讲话。这次大会除制定了苦力运输工人的经济斗争纲领外,主要是动员苦力运输工人响应党中央“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的号召,努力扩大水上运输能力,积极参军支前。为此决定造新船300艘、修旧船100艘,疏通苏区开往赣江的河道,开辟水上红色交通线,促进中央苏区进出口物资运输。

本次大会宣告了中国苦力运输工人工会成立(包括推车的、挑担的脚夫、抬轿子的、做短工的、帮闲的苦力工人,木船、码头、车夫等运输工人),同时选举产生了中国苦力运输工人工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了王贤任委员长,谢瑞生任副委员长。中国苦力运输工人工会的成立,使苏区的运输行业群众组织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形成了独特的体系。

🔺中国苦力运输工会基金收据(兹有江西省登贤县乱石区乱石支部筏亚工人黄桂连同志拿出两天的工资采供给本会基金共和大洋壹元,经收人盖章,公历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三日)
相关信息
1933年初,中华全国总工会随同临时中央机关从上海迁至江西瑞金,驻在瑞金沙洲坝,与全总苏区执行局合并,改称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刘少奇、党团书记陈云。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分别组织领导召开了中国农业工人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3年4月1日至7日)、中国店员手艺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1933年5月1日)、中国纸业工人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3年7月1日)、中国苦力运输工人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国家企业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1934年7月1日),相继成立了相应的中国农业工人工会、中国店员手艺工人工会、中国纸业工人工会、中国苦力运输工人工会、中国国家企业职工工会等5大“产业工会”和江西、福建、闽赣、粤赣、赣南等5省职工联合会,初步形成了省、县、区三级工会组织系统。

至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撤离瑞金踏上长征路,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在瑞金历时1年10个月,共辖62个县工会组织,会员达14.5万人。在扩红运动、踊跃购买和主动捐献公债支援革命战争、春耕生产、编织草鞋、制作干菜、生产军服以及节省每粒谷子送前线等方面创造了“第一等”工作,为中国工人运动史谱写了光辉绚丽的篇章。这一成绩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1934年1月底,毛主席在瑞金沙洲坝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总结了苏区工会的成绩与经验,指出,苏区工会是苏维埃政权的柱石,是保护工人利益的堡垒,同时又成为广大工人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

🔺沙洲坝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含全总苏区执行局)旧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