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诗人、词作家、书法家石祥风采
石祥,著名诗人、歌词作家、书法家。国家一级文学创作,专业技术三级(军级)。曾任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第五届人大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词刊》《诗刊》编委、中国老年作家协会会长等。
主要歌曲代表作:《毛主席我们永远歌唱您》《祖国一片新面貌》《老房东查铺》《十五的月亮》《望星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军歌》等。
著有诗集《兵之歌》《新的长征》《骆驼草》,长篇报告文学《幕后珍闻》(合作),词论集《月下词话》,歌词集《战斗的歌》(与刘薇合作)《日月星》等。

诗歌《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曾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书法以草书为主,榜书更佳。激情如诗,气韵非凡,潇洒自如,独具个性。代表作:书法《十五的月亮》(全文)曾入选《全国著名作家、诗人、书法家、画家联展作品集》,书法《望星空》(全文)入选《当代中国作家书画展作品集》并获优秀作品奖。先后为近百家书、报、刊提名,为一些楼堂馆舍写过匾额,有众多书法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和个人收藏。
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创作军歌,为庆祝建国35周年大型纪录影片《国庆阅兵》和庆祝建国50周年大型文献纪录片《世界大阅兵》撰稿并写解说词,均获军内外奖。歌词《十五的月亮》获解放军第二届文艺大奖、第一届当代青年喜爱的歌一等奖,《八一军旗高高飘扬》获解放军第二届文艺大奖,《高举亚运火炬》被选为第十一届亚运会会歌并获全国传播奖。为“国防科技大学”等院校写过校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写过歌,为一些县、市、企业、景点等写过主题歌曲。是一位有代表性的军旅诗人和歌词作家。

著名乡土词作家张宾普风采
张宾普 ,山东齐河人。词作家、诗人。历任乡镇文化站站长、齐河县文联副主席、齐河县政协委员,《祝阿文艺》主编。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特约编审。现任《都市头条·江南烟雨》网媒平台主编。

许多作词歌曲被全国著名歌唱家、儿童合唱团及全国著名童星演唱,制作唱片盒带光盘,在电台、电视台播放,载于许多网络,广为传唱。 50多次获国家省市奖励。出版有《张宾普作词歌曲诗文选》等专著。《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民族音乐》《上海词家》山东卫视等全国许多报刊媒体对其作过专题介绍和报道。其传记收入《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记》《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大辞典》等50多部辞书。

代表作有:《七月八月看巧云》《月亮之外有双星》《好地方》《听房》等,作词儿童歌曲《苇叶船》(铁源曲)《浪花娃娃》(生茂曲)《小老鼠上灯台》(生茂曲,两个版本)等多次入选人教版、湘艺版、西师版全国小学音乐课本。歌词《苇叶船》入选冀教版小学语文课本。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著名词作家邬大为称赞张宾普的歌词“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气息、浓郁的齐鲁风格、飘香的黄土气息和鲜灵的农民语言。”著名词作家阎肃为张宾普的作词歌曲选题词道:“躬耕原不离乡土,勤作常出百姓家。借得灵泉一泓水,浇出千枝万朵花。″

一棵秋野里的银棉——乡土词作家张宾普印象
文/石祥
一些乡土歌词作者,往往苦于得不到著名作曲家的青睐和谱曲,因缺少经费,更难于录音或制作成音乐电视。即使有好歌词,也插不上翅膀,不能飞翔和流传。可喜的是,山东省齐河县的张宾普,却一直扎根农村,坚持歌词创作几十年,他的歌词先后得到著名作曲家生茂、时乐濛、唐诃、铁源、王锡仁、姚明、潘振声等的谱曲,有的被著名歌唱家演唱、电视台播映、制作成唱片盒带、入选小学音乐教材,五十多次获国家级或省市级奖励。一个土生土长的业余歌词作者,如何能与大师高端合作,他的魅力何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张宾普创作了一首儿童歌词《捉蝴蝶》发表后,沒想到被著名作曲家生茂选中谱曲,发表、转载在《儿童音乐》等许多报刊上,此歌很快在孩子们中间流传,从此一炮打响,奠定了他从事农村歌曲创作的信心和决心。事实改变了他原来的观念,著名作曲家并非高不可攀,其实这些大师大都是农村出身,对乡土歌词情有独钟,对业余作者更是关注倍加。后来,生茂又相继为他谱写了《编花篮》《我驾飞船找星星》《听房》等五十多首歌曲,还给他写过十几封鼓励、赞赏其歌词 创作的信:"你的作品生话气息浓,形象生动,有让人想象产生旋律的空间。″由此可见,真正有艺术眼光的作曲家,沒有"门户之见″,他们特别喜欢有清新生活气息,并容易引起乐思的好歌词的。近年来的歌词创作,为什么流行歌曲不流行?主要是歌词写的假、大、空,没有生活气息。特别是农村歌曲,一些专业词曲作家,对日新月异的农村了解不够,体验不深。这就要靠身在农村的歌词作者发挥主人公的优势,热爱新农村,歌唱新农村,乡土歌词作者与专业作曲家互补,张宾普式的乡土歌词作家大有作为。有的好歌词,著名作曲家慧眼识珠谱之以曲,即使请不起著名歌星演唱、录制,广大的农民可以自已演唱。群众歌曲大家唱,业余作者和专业作者联合起来,我们的祖国就会无处不飞歌。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努力为孩子们写歌,历来是优秀音乐工作者的责任和夙愿。二十世纪初李叔同等谱写的"学堂乐歌″,三十年代黎锦晖的《小小画家》及聂耳的《卖报歌》等,开创了中国少年儿童歌曲的先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我爱北京天安门》及《一分钱》等,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儿童歌曲创作又有了新的发展,但与改革开放的形势相比,当前的儿童歌曲,特别是农村儿童歌曲创作,还远远落后于时代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农村儿童歌曲的匮乏,主要是词曲"成人化″,缺少农村孩子的生动、活泼和情趣。张宾普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经常给孩子讲故事,教唱歌,一直是儿童的知音。他创作的儿童歌词,贴近儿童生活,有声有色,富有童稚情趣。如《捉蝴蝶》(生茂曲):"俊丫丫,头戴花/捉蝴蝶,到西洼/蝴蝶飞进竹篱笆/喇叭花儿排排站/手拉手儿想喊话//俺知道,俺知道/叔叔种了一畦瓜/进去踩了心疼呀/喇叭花儿点头笑/夸俺是个好娃娃。″歌词一波三折,把原本抽象的儿童心理通过"喇叭花″而生动形象化了。夸张、拟人、人称转换、重复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全词兴味盎然,突出了儿童美好的心灵和形象。《小柳絮》(时乐濛曲)由北京小学少儿合唱团演唱,央视少儿频道"音乐快递″节目播放。此词极富儿童"珍惜时光,好好学习″的理趣。《苇叶船》(铁源曲)入选全国小学音乐课本四年级下册,全国二十八个省区市使用此课本。此词以小见大,写出孩子情真意切盼望"两岸团聚,祖国统一″的大主题,是一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凝聚炎黄子孙爱国之心的优秀作品。《小老鼠上灯台》(两个版本,生茂曲)更是妇孺皆唱、广为流传、具有现实意义并收入全国幼儿、小学音乐教材的儿歌经典。其他如《她俩脸蛋羞红啦》(唐诃曲)《大公鸡》(潘振声曲)等等,唱的都是农村孩子喜欢的故事,短小、风趣、活泼、可爱。有的儿童歌曲久唱不衰,一直在幼儿园、学校流传。

张宾普一九五O年生于山东省齐河县一个贫瘠的小村庄,因家庭贫寒被迫辍学,走向了为生计奔波之路。喜欢唱民谣的母亲给了他最初的音乐启蒙,也使他幼小的心灵萌发出一个愿望,长大了也要为父老乡亲写歌,唱给他们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因创作成绩突出,当上了乡镇文化站长。一九八三年他创作的歌词《七月八月看巧云》被著名作曲家程太谱曲后,经著名歌唱家于淑珍演唱传播海内外。二OO七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了乔羽题写书名、唐诃作序的《张宾普作词歌曲诗文选》。

回顾几十年立足农村创作的历程,张宾普说,我要感恩生我养我的这片齐鲁圣地,是这里的各级领导和父老乡亲关心、支持我为农村老百姓写歌词;要感恩一些著名作曲家和著名歌唱家的热心合作;要感恩一些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推介和宣传。曾经有几次外调工作的机会,但他决心一辈子不离开农村。当专业作家当然可羡,但土生土长的作者一拔苗助长就沒有了生机。农村是个广阔而有希望的天地,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艺创作源泉。正如他在一首歌词里写的:"我要做一棵秋野里的银棉,向人民奉献出一片柔请;我要化作七月八月的彩云,讴歌家乡人民的幸福和吉祥。″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张宾普壮心不已,仍勤奋创作。近年来又见他创作了歌唱新农村的歌词和旧体诗词作品,相信他在推动新时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载《中国文化报》"纪事副刊″2011、8、7日)


石祥美文《一棵秋野里的银棉——乡土词作家张宾普印象》载《中国文化报》"纪事副刊″2011、8、7日

石祥美文《乡土词作家张宾普的魅力》载《齐鲁晚报》2010、11、25日

石祥美文《乡土词作家张宾普的魅力》载《音乐教育与创作》2010、11期

石祥赠张宾普题词书法

石祥赠张宾普《十五的月亮》书法


江南烟雨诗词、文学音乐、书画编辑部
总 编:苏金忠 (天边紫云飞)
主 编:张宾普
特邀文学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车行 石祥 石顺义 任卫新 刘晓静 米建平 邬大为 瞿琮 魏力兴
特邀音乐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连才 印青 任秀岭 吕其明 刘书先 孟庆云 吴颂今 陈涤非 铁源 范春华 周建国 施万春 晓其
常年法律顾问:苏金英 陈晓明 尹训生
歌曲编委:刘莎 孙文继 胡蝶 梅皓钧 王新增 朱连良 歌奴 孙建平 汪天亮 邹登莲 韩之勤 钟思畅 娇子陌 刘义红 乡土娃 费娜 李玉娜 孙发喜 胡海勇 管霞 蒋越红 魏帼
歌唱家顾问:刘克清 刘科 贺筠筠 周珩哲 孙倩 陈盼盼 邓华 胡帅 熊七梅
歌曲发行:高音敏子 刘海军
文学总顾问:韦清 王晓春
责任总编:疆闻 邹登莲
美编:一笑倾城 回眸一笑
书画家总顾问:吴向明 贾志华
书画家顾问:贾志华 郑英瑞 王晶明 刘培志 孙续兵 朱伟明
书画编辑:张赟 苏伟 王晶明 张宾普
新诗编辑:韩之勤 陈佰银 管霞 孙丽丽 吴琳玲 李占营 钟自珍
古诗词顾问:张智深
古诗词编辑:杜先锋 钟思畅 孙继平
小说编辑:胡蝶 姜吉顺
散文编辑:吴琳玲
特邀作家:齐欣 胡子杰
特邀诗人:张裕合 子兰
特邀书画家:贾志华 王晶明 郑英瑞 郝长水 刘培志 木子君
金牌主播:海宁 雨滴 月上中秋 范玉和 曹钧 陈彦波
纸刊组织部部长:邹登莲 刘义红 回眸一笑
《江南烟雨》《红星乐坛》《禅茶人生》《江山如画》《世界精品诗歌作家选集》《中国名家名人精品集萃》
全球好声音巡演团团长:孙倩 王莹 席国强
传统国粹曲艺团长:陆嗣伟淋
摄影家组织部部长:韩之勤
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部部长:苏小英 孙太席
社会公益团团长:邹登莲
民间艺人组织部部长:刘培龙 齐凤玲
国学文化部部长:杜先锋 陈佰银
新农村践行部部长:陈佰银
影视明星演员联络部部长:孙倩 孙太席
爱心文化公益传播大使:杨正 向华 孙太席
宣传部部长:陈佰银 叶桂勇 乡土娃 曹礼凤
宣传部副部长: 韩之勤 孙发喜 苏小英 马国才
宣传干事:谢华 张殿珍 廖航 齐凤玲


都市头条·江南烟雨编辑部
微电:1585043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