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盛世中华,接您回家。
从2014年至2021年,
中韩双方遵循人道主义原则,
本着友好协商、务实合作的精神,
已连续8年成功交接825位
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
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
山河已无恙,精神永留存。
以国之名,尊崇烈士,铭记历史,
回应着人民崇尚英雄的心声。
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
有19.7万多名英雄儿女
为了祖国、为了人民、
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
每个炽热的忠魂中,
都蕴藏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英雄,犹如灯塔,
历经岁月变迁,光芒永恒闪耀。
志愿军烈士祭文
作者:张一南
维辛丑年丙申月甲寅日,
中华军民谨致祭
于志愿军烈士灵前:
夫闻守在四夷,先贤之训。
去故鼎新,于初有衅。
壮士怀德,寄身锋刃。
魄毅鬼雄,金石为震。
忆昔遥涉大川,开国用命。
勍敌若云,深雪没胫。
长津苦寒,上甘危岭。
仁师何惧,奇勋卓炳。
卫乾元之来复,向兵革之方坚。
既登车而不顾,唯取义而忘旋。
扫积威于四世,振民志于百年。
痛灵路之超远,留异域以长眠。
日居月诸,野旷天清。
骨肉望绝,国人思盈。
唯离恨以不息,孰山海之可平?
岂忠魂之入梦,洵来者之寓情。
扶辁车以偕返,眺归桅以相迎。
安故境于桑梓,依同袍之坟茔。
魂兮归来,布奠倾觞。
适民之愿,观国之光。
我民则富,我国则强。
明明赫赫,立于东方。
济济多士,作孚万邦。
英灵所视,既乐且康。
英灵所葆,福祚绵长。
魂兮归来,以反故乡。
魂兮归来,维莫永伤!
这篇《志愿军烈士祭文》,
气贯山河、荡气回肠。
很多人疑惑“魂兮归来,
以反故乡”的“反”字是不是错了?
非也!“反”的用法,
借自屈原《九章·哀郢》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祭文借用古体,没毛病。
【作者简介】张一南,女,1984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文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室助理研究员,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室助理教授。中华诗词学会理事。
编辑:李国栋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