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涿鹿秧歌角
(数来宝)
广 木
甲:打竹板,开言表,
说说涿鹿秧歌角。
乙:说秧歌角我知道,
我的奶奶就爱好。
甲:你的奶奶会唱戏?
那可真是了不起!
乙:(白)唱戏?唱什么戏?不就是“呛咯呛咯咦呛咦,呛呛咦呛咦呛咦”扭秧歌吗?(学扭秧歌)
甲:这可差得远的去(了),
我说的是舞台剧。
秧歌角是涿鹿独有的剧种——
乙:(白)真的吗?
甲:这可不是把你哄!
乙:那你具体说一说,
免得我再瞎捉摸。
甲:说的是,距今六百多年前,
元末明初的一天。
涿鹿城西清宁堡,
有一家人娶媳妇。
姐夫人称“二拍马”,
闹洞房把新娘耍。
一唱一和乐开怀,
街头巷尾都传开。
人们觉得挺好听,
田间地头随口哼。
后来被搬上舞台,
成了戏剧传下来。
乙:唱戏也叫唱秧歌,
好像也听人说过。
可为啥要叫秧歌角?
甲:这个问题问得好!
有个乐器叫角锣,
配乐使用比较多。
演唱秧歌离不了,
所以就叫秧歌角。
乙:听你这么一解释,
我还真是长知识。
秧歌角戏怎么样,
请你接着往下讲。
甲:因为装扮较简易,
所以也叫“布衫戏”。
以涿鹿方言俚语为基点,
把百姓喜怒哀乐尽情演。
最初先是民歌体,
逐渐变为板腔体。
明清两代最盛行,
桑干河一带有名声。
后来被山西梆子所代替,
秧歌角慢慢无声息。
直到2012年,
县文广新局把头牵,
作为“非遗”项目来抢救,
秧歌角才重新抬起头。
乙:听你刚才这么一说,
对秧歌角了解勉强能及格。
甲:我才勉强能及格?
乙:比我你还差得多!
甲:你不是全都不知道(吗)?
乙:我是故意把你来考考!
你还当真以为我不懂(呢),
看来你还真好哄!
我不光对秧歌角情况全知道,
而且随口唱两句也不跑调。
甲:(白)好啊,那你来两句?大家鼓掌!
乙:(唱)太阳出来一点红,
担起担子出家门,
今天不到别处去,
一心直到百姓营。
甲:听这掌声还可以,
你唱的是哪出戏?
乙:戏剧名叫《焊匠缘》,
是张振峰挖掘整理又改编。
刘宝庆年近八旬出大力,
为恢复秧歌角剧来谱曲。
甲: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
难怪你要把我考。
乙:有什么不懂只管提,
我来负责解哑谜。
甲:你这人真不识谝,
一说你胖就发喘。
那么我来问问你,
秧歌角如何传承发展可知底?
乙:你看我答得对不对,
2015年成立了涿鹿秧歌角研究会。
选举会长刘建新,
工作负责又认真。
为使秧歌角得以更好地往下传,
他四处奔走跑上跑下不知贴了多少钱。
找到本县省曲艺家会员杨存山,
让他把秧歌角创编主任来承担。
由国家二级作曲刘宝庆,
把秧歌角谱曲的任务来担任。
为使编剧水平大提高,
专门请国家一级编剧杜忠老师作指导。
本县知名演员闫江为导演,
把演艺团体中的优秀演员来挑选。
没几天,以愣大四背河为素材,
编出了《背河》小戏上舞台。
观众们看后都叫好,
知道了涿鹿独有的剧种秧歌角。
甲:这一段说得挺实际,
请你接着说下去。
乙:《背河》小戏开好头,
编剧更加有劲头。
接着以外出打工为背景,
编出了小戏《考验》更加受欢迎。
成了涿鹿戏剧新亮点,
参加了省第10届戏剧节展演。
省文化厅孙厅长给好评,
文化部戏曲孵化计划也有名。
甲:这是涿鹿县戏剧界荣誉最高层,
这些你也都知情?
乙:不光这些我知情,
杨老师6年编了40部戏我也都能知其名。
甲:先别在这说大话,
那你说说都有啥?
乙:好,你支棱起耳朵注意听:
《背河》《考验》《一家人》,
《心愿》《家访》《图的啥》,
《回乡》《寻夫》《啥当紧》,
《金色的鱼钩》《槐抱榆》,
《出走》《不识好人心》,
《驻村囧事》《玩笑话》,
《夫妻观灯》《谁当紧》,
《王小赶脚》《接岳母》,
《飞梦》《沈炼》《杨怀英》,
《桑干孝歌》《贴心饭》,
《卖物就医》《不该瞒》,
《解甲归田》作《抉择》,
《合同婚姻》是《路缘》,
《尽孝莫等》《追新郎》,
《不能没有我》《捐款》,
《住院风波》《爱与害》,
《如此啃老》《悔不该》,
《丁玲梦回温泉屯》,
《姑嫂观灯》在等待。
甲:你的记性还真不赖,
一口气全能背下来。
杨老师创编了戏剧这么多,
你能不能把排演的情况说一说。
乙:现已有10几部剧目登了场,
有的剧目还获了奖:
《寻夫》获2018年涿鹿县春晚一等奖,
《住院风波》获2020年张家口市群星奖,
《玩笑话》评为2019年张家口市优秀剧本受资助,
同一年还排演大型秧歌角《桑干孝歌》新剧目。
为排演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部献礼剧,
专门把新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来成立。
谷晓云老板作为投资人,
对戏剧事业特热心。
购服装,买道具,
舍得投资来拍戏。
《桑干孝歌》刚彩排,
正要与观众见面登舞台,
却不料突然闹瘟疫,
被迫停止真可惜!
甲:的确感到很惋惜,
但也不能因此就停息。
为使涿鹿秧歌角一代一代传下去,
利用“戏曲进校园”的好时机。
从2021年开始大转变,
让涿鹿县这唯一的剧种进校园。
使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受熏陶,
将来定会传承发展掀高潮。
乙:鼓楼小学和五堡学区走在先,
县文旅局已为这两个传承基地授牌匾。
鼓楼小学排演的《卖物就医》受欢迎,
秧歌角剧已在该校扎下根。
甲:此外还有温泉屯,
作为农村传承基地很典型。
梁金芳小名叫二宝,
她和韩占军两个配合表演很叫好。
最初的秧歌角小戏《考验》就是她俩上的场,
后来在县彩色周末演《回乡》。
乙:如今暖水屯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已成立,
将来在传承地方剧种方面定会开辟新天地。
甲:涿鹿秧歌角2019年成为省“非遗”,
这个保护项目来得的确不容易!
乙:全靠各级领导和研究会成员齐努力,
让我们齐心协力来珍惜!
甲:有党和政府的好领导,
秧歌角前景定会越来越美好!
乙:只要上下一心齐努力,
秧歌角定会在全县大普及!
合:对,只要上下一心齐努力,
秧歌角定会在全县大普及、大普及!

(图片为秧歌角《背河》剧照)
简介:广木,男,河北省涿鹿县人。本名杨存山。河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张家口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曲艺戏剧研究会主任。桑干河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出版多本作品集并获多种奖项。被河北省评为“河北好人”。非凡中国艺术社团特邀嘉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