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7月19日在拉萨隆重举行,这是国家层面的盛举。我们畅游西藏两周年的纪念仪式,属于个人层面,只能低调内敛悄没声地进行。
2019年9月6日,我们一行5人从洛阳出发,经青藏线、唐蕃古道抵拉萨,再由川藏线318国道进入317国道,10月5日从成都返回,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行程8000多公里,可谓一次难得的学习之旅、朝圣之旅、修行之路、圆梦之旅!
两年过去了,此行情景仍历历在目,常想常新。为疫情所困的这两年,非常怀念这次西游“取经”之行。于是,翻出旅游归来后写下的这篇游记,以志纪念,与诸君分享。文虽有点长,但看完不会让你失望。
把大美风光画下来
西域高原风光殊胜,高峻壮美、直刺苍穹的雪山冰峰,群山环卫、碧水如玉的湖泊,莽莽苍苍、漫无际涯的林海草原,广阔苍凉、荒无人烟的戈壁草甸,牛羊星罗、民居棋布的丘陵盆地,以及金碧辉煌、遍布城乡的寺庙,都各具特色,赏心悦目。
不过,再好的风景看多了也会觉得单调乏味。怎么办?为了避免上车睡觉、下车撒尿、进庙拍照的无趣旅游套路,我们在旅途中巧设话题,唤醒童心,寻找兴奋点,以增强代入感。
不知从何时起,同行的旅伴们说我是福星,祈祷特别灵,便让我每到一处景点就祈祷好天气。我还真没发现自己有这种特异功能,但既然大家这么信任,我就乐得效劳,积极配合吧。
在去青海湖的路上,雨下个不停,经我一祈祷,到了湖边雨就停了,太阳从乌云中探出脑袋向我们微笑致意,我们大喜,在湖边痛快地玩了半个多小时。等我们离开时,雨帘又密密地织了起来。大家感叹这祈祷真管用,我们太幸运了!

在游览巴青县荣布冰川时,我们看到湖中“雪莲”惊喜不已,看到草甸野花心生欢喜,看到奇山秀水无比欣喜,在湖边沙滩上写字、拍照、流连,异常惬意,没想到天公突然发脾气。
疯玩使我们有了明显的高原反应,脸色苍白,嘴唇发紫,上气不接下气。这时,老天又洒下阵雨,接着便是雨夹雪和冰雹。我们在搓板路上颠簸着刚出景区,便是狂风大作,大雨倾盆,冰雹砸在车上啪啪作响,此情此景令人恐怖。片刻工夫,道路山野皆白,群山绿装外面又罩了一件白衫。
旅伴让我赶紧祈祷,我双手合十,默念祷告词,没过几分钟,当我们冲出这个迷魂阵时,竟是艳阳高照,远山苍翠,风光静美。
在去墨脱途中,多处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留下的痕迹,真让人心惊肉跳。提心吊胆地挪到墨脱公路通车纪念碑处,钻进正在施工的嘎隆拉隧道,又被堵在里面好久。好不容易挪到洞口,却又在异常窄险的盘山路上被卡死了。这里多处仅能容一车通过,只能错时而行。我们艰难地捱到半山腰,一辆大货车在急拐弯时抛锚了。

仰望雪山冰川,俯瞰深谷溪流,扫视白云林海,本来应该身心愉悦,现在被盘山路上望不到尽头的车龙堵得心慌。一想到有可能在此度过难熬之夜,更觉得可怕。一对从云南过来的夫妇告诉我们,前面塌方滑坡,砸坏一辆车,有人死伤。我们只好打消继续前行之念。我又开始祈祷,果然车龙慢慢蠕动了,我们瞅机会在一个拐弯处调头返回,总算在天黑之前逃出墨脱。
你也许会笑话我迷信,其实我心里明白,所谓“祈祷真灵”不过是巧合罢了,但我们借由这样的话题,倒也增添了不少乐趣。
说到唤醒童心,我们三个年逾花甲和年近花甲的大老爷们,让两位美女也惊叹不已。青海湖边,湖域广阔,足以开眼界;山水交融,足以骋吾怀;湖面青青,足以慰心情。我们时而在湖边漫步,时而戏水,时而腾跃,时而沉思,摆出各种动作和造型,尽情玩耍、拍照,寇老师和李老师的腾空照,腾跃动作那么潇洒,跳得那么高,真是出人意料!当然,我跳得也不差。

茶卡盐湖更是让我们迷恋,恰逢阳光灿烂,景色明丽,水天一体,令人心醉神迷。我们孩童般戏水,把拖鞋踢甩出老远,将帽子扔上天,天空之镜映照着我们的笑颜,也记录着我们不老的心愿。
在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垭口时,我们不惧高原反应,还能童心复萌,互掷雪团取乐,卧在雪地拍照。
在然乌湖边,看雪山衬着蓝天,白云奔逐变幻,牦牛漫步湖边,我们也身心放松,戏水流连。最有趣的是用错位拍照法,将白云装进瓶子,或张开大嘴吸入腹中,伸出双臂拥抱云彩,或对着彩云大声呼唤……
拍照的姿势有千万种,请莫笑我们在湖边的放纵。在无人的旷野,在清爽明朗的丽日蓝天下,谁不想无拘无束、天马行空?!

遇到特别好的景致,两位画家便支起画架画起来,哪管烈日暴晒!两位女士有如小学生,坐在旁边虚心学习;我则在附近流连、戏水、拍照。幽静的谷底,神圣的庙旁,我们都在享受这静美时光。更有意思的是,在317国道江达县境内,雪山连绵,松杉苍翠,草甸蔓延,民居散居,牛羊散漫。寇老师、李老师欣然停车作画,引来放牧女孩观赏。一匹正在吃草的马驹也过来看热闹,见两位画家不理睬它,它竟把头探到画板前,咬住寇老师的袖头,要求看画、互动,此情此景令人动容……
这样找话题说笑,这样像顽童一样玩乐,这样穿插着游画结合,当然不会觉得旅途寂寞。

让藏乡风情活起来
藏民集聚地一般都有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场所和设施,也常常能看到藏民手持转经筒、佛珠,从容自若地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山、转庙、转佛殿,口中还念念有词。我们很好奇,有时就跟在他们后面走一段,并有意与他们交流。他们一心转经,并无兴趣交谈,或不乐意陌生人打扰。
不过也有例外,在青海玉树新寨玛尼城和冷日神山佛学院,就有当地藏民向我们展示自己手中转经筒的结构,并把里面的经文展示给我们看,还把转经筒递到我们手里,教我们如何转经。
我们遇到的藏族朋友都很友善。在玉树三江源美食城就餐时,邻桌一对儿恋人见我们桌上空间紧张,服务员上菜时,茶壶没地方放,那个小伙子赶紧过来帮忙掂壶,还和气地给我们倒茶,令我们倍感亲切。
在林芝市一家藏餐馆就餐时,藏族朋友都停止了喝酒,以不同方式向我们打招呼。待我们点的糌粑、酥油茶和盖浇饭端上来后,邻桌的藏族朋友赶忙过来续茶。还不等喝完,又有其他人来添上。还有人热情地介绍糌粑的吃法,一位漂亮而又落落大方的藏族女教师,端着啤酒与我们碰杯表示欢迎。他们喝到高兴处,就载歌载舞,还邀请我们加入。他们的笑容那么灿烂,举止那么自然,酥油茶那么香甜,怎能不让我们倍感温暖!
饱览雪域风光的同时,若能与藏族朋友们聊聊天,甚至与他们喝酒、唱歌、跳舞,会给你的旅途带来别样的乐趣和难忘的记忆!
青海玉树勒巴沟是一条幽静神奇的沟谷,沟里除了峭壁上精美的岩画,还有刻满六字真言和经文的大大小小的石头。水中刻字的大石块叫“水玛尼”,峭壁上刻字的叫“山玛尼”,还有许多色彩鲜艳、随风飘扬的经幡叫“风玛尼”,三者烘托出独特而浓郁的宗教氛围,寄托着当地藏民的美好愿望和虔诚祝福。

你看,溪水流动就像在抚摸那些玛尼石,意味着刻石者的祈祷和祝福如诵经一样永不停歇;峭壁岩石经久不倒,象征着祝福和祈祷可长久流传;经幡随风飘动,风玛尼上的经文就会随风传诵。这是多么诚挚的心愿啊!
勒巴沟,藏语意为“美丽的沟”。翠蓝的天空慢悠悠地飘着洁白的云,山色葱茏的山谷里传来溪流的欢唱声。牦牛在悠闲地吃草、发呆,藏民围坐在溪边草地上野餐、闲谈,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妙。那山那水,那云那石,那里的一草一木,仿佛都有了灵性和佛性,让人的心顿时柔软、纯净起来……
溪边聚餐的藏族朋友,热情邀请我们品尝他们的牦牛肉等美食,我们婉言谢绝了。
在参观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新寨村玛尼城时,我们得知几百年来,这里堆砌的各种玛尼石超过25亿块,玛尼石上刻的经文就有200亿字左右,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一石刻图书馆,非常吃惊、震撼,便深入其中一处大型玛尼堆探看,见陆陆续续有卡车和拖拉机往这里运送刻写着六字真言或佛经的玛尼石。据介绍,捐送一卡车这样的玛尼石,需要花费七八千元。藏民在生活中可以省吃俭用,但在这方面绝对出手大方。
在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我们更是见证和感受了转山转经的虔诚氛围。人们成群结队,或持转经筒,或数着念珠,或持其他器物,统一沿着顺时针方向疾走。有的助推路边的转经筒,有的口中念念有词,有的匍匐于地叩拜。他们就这样转啊转,在这个人神共处的圣地,转出虔诚的信仰,转出灵魂的故乡,转出希望的力量。
离开布达拉,汇入人海车流,看那一座座白墙红顶黑窗边的藏式建筑,闻着空气中飘散的青稞酒、酥油茶和藏香的混合气味,这是一种独特而奇妙的体验。

让旅途美食更香甜
不少人担心进藏游的饮食问题,其实尽可放心。不管是青藏线还是川藏线,凡是有乡镇、村庄的地方,几乎都有川菜馆,这就能保证你能吃饱饭。在藏民集中的地方,可以找到藏餐馆,品尝青稞酒、酥油茶、糌粑、牦牛肉等,体验藏族饮食文化。
青稞酒,青稞酿造,纯正味道;酥油茶,牛奶调制,甜咸适中;牦牛肉,产自藏区,绿色食品。如果你吃不惯这些东西,藏餐馆也有牛肉面、鸡蛋面、盖浇饭等,可供选择。
藏族人不吃驴肉、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所以,我们此行的前20多天,一直没吃到鱼。直到进入四川境内,才迫不及待地找到可以做鱼的餐馆解解馋。
当然,车上都备有充足的零食,即使偶尔找不到合适的餐馆、酒店,也可以借此充饥应急。我们在游到忘情处,不想去饭店吃饭时,就取出自带的食物,围坐在一起共享。这样的野餐,以大自然的美景助兴,也别具风味。
出门在外,最想吃的还是家常饭,可是哪有那么好的运气天天早上能喝上养生粥,吃上可口的早点啊!没想到我们这次居然有这样的福分。两位女士带着高压锅、电磁炉、不粘锅,还有各种食材,连姜蒜都备上了。每天早上醒来,她们都会熬好稀饭,煎好鸡蛋,备好馒头和小菜。喝着香喷喷的杂粮粥,吃着合胃口的早饭,我们的旅途便多了一种滋味和舒坦。
把团队友谊珍藏好
我们这个五人团队,一路配合十分默契。
团长寇老师是旅游达人,旅途中的各种问题对他来说自然是小菜一碟。他还粗中有细、思维缜密,风趣幽默,善于调节气氛。
老大哥李老师,不仅擅长丹青,还有点儿冷幽默。他办事稳妥、细发,心细到连橡皮筋、衣撑子都带上。教两位美女画画,更是十分认真。
寒梅女士曾游历过多个国家,见多识广,开车老练,勤于做饭,认真管账,还常常讲一些精彩有趣的故事、见闻,帮我们排遣旅途寂寞。
木糖醇,沟通能力和办事能力特别强,而且文史知识渊博。每到一个博物馆或展览馆,她都能迅速找来专业讲解员给我们耐心讲解。
这样的旅伴组合,使旅行计划能顺利实现,旅途愉快平安;能经受各种严峻考验,即使是高反很明显的时候,大家也互相关心、鼓劲,终于战胜了困难;能吃得舒服,游得畅快;学到了很多东西,结下了深厚友谊,也挑战了自我,升华了自己。

出发前,团长就在群里给我们准备攻略,并手绘了详细的旅游路线图;到旅馆酣然入梦后,团长还不忘观察、提醒我们车灯没关;稍有不舒服时,团长便会不失时机地递来防治头疼、胸闷的药物;遇到特别难行的路段,团长让我们把行李归并到另一辆车上,大家都坐他的车,他老练地把我们送到山顶……这就是带头大哥的风度。
喝两杯小酒就忘了一天的疲劳,主动教两位美女画画,还边教边唱;见我们开车太猛,就善意提醒,还讲一些山路驾驶技巧;偶感风寒拉肚子,默默忍受,不愿麻烦别人;做善事不张扬,对别人总礼让……这是老大哥李老师的作风。
一路上记账、管钱;到宾馆就下厨做饭;进博物馆就设法联系免费的讲解员;在车上讲趣闻、谈雅好,给大家解闷添乐;到景点逗大家放松玩耍、忙着为大家拍照;一有空便给老人、孩子、老公打电话、发视频,问长问短……这是两位美女的习惯。
我呢,惭愧得很,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只会换着开开车,偶尔唱唱歌,每天坚持写西行漫记发朋友圈。对了,还有经常祷告。另外,大家认为我找旅馆比较内行,所以每到一地,我的首要任务是找住处。
于是,我们留下了下面这些难忘的记忆——
教师节那天晚上,我们在青海省都兰县城一家干净实惠的餐馆里举杯庆贺佳节——在这个西游五人组里,三个大老爷们儿居然都当过老师,这真是缘分啊!这也是我在最远的地方,过的一个最有意义的教师节!
中秋节之夜,我们在玉树结古寺旁一家餐馆,就着一桌川菜和寇老师从家里带来的月饼、寒梅女士带来的五粮液,欢度良宵。这是我过的离家最远的一个中秋节!

抵达拉萨,参观布达拉宫和大昭寺,观赏拉萨的夜景后,我们选了一家餐馆,买来一瓶青稞酒,点几个小菜,简单庆祝旅程过半,一路顺风。
到达林芝后,我们在投宿的一家客栈,借用东家的厨房,烹调出一桌佳肴,花香满院,乐声盈耳,寇老师画亦完工。土鸡肉汤诱人,更有美酒飘香。净手入座,把盏言欢。小雨凑趣,敲打棚顶,如雨打芭蕉,似雅人弹琴,恰助雅兴。有家庭之温馨,无俗务之乱心。听尼洋河之涛声,看山色如剪影。叙旅途之苦乐,议西行之欢愉,其喜不可尽述。
国庆节那天,我们在四川四姑娘山镇一家旅馆里庆祝祖国华诞,寇老师、李老师又创作了一幅作品向国庆献礼;这天适逢寒梅女士生日,来自不同方面的祝福、问候、关心,让她喜极而泣。我们把酒品茶,贺祖国华诞,感慨万千,深夜未眠。
同气相求,能量共振,使得这次西游一路好运、友谊渐深。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真心实意结交好朋友。旅行,遇见最好的景,结识有缘的人,升华最好的自己。西游一个月,在世界屋脊追寻佛的足迹,欣赏了向往已久的高原风光,体验了特色鲜明的藏地风情,品尝了风味独特的西域美食,也收获了纯真的友谊,感悟了许多人生道理,学到了在书本上没学到的知识,检验了身心水平。此行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取到的“真经”是什么?我想,团长寇老师赠给我的墨宝“积学为宝”四个大字,就能很好地回答这两个问题。积学为宝,积善成德,厚德载福,诚哉斯言!圣贤老子当年西行,留下五千真言《道德经》传颂千古;玄奘大师西行求法,取回真经流传至今;我们西游取回的“真经”,自然没法与古圣先贤、高德大师相比,只是给自己积攒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若能对您有所裨益,那就倍感荣幸!
作者徐礼军,又名元炜明,笔名淮南子,媒体人。曾在人民日报、新华社、河南日报、洛阳日报等媒体发表多篇有影响的新闻作品,多次荣获全国、省、市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奖、名优专栏奖。著有个人作品集《逸园养心集》,主编《河洛芳草》,参编《大美洛阳》《洛阳散文年选》《洛阳》等作品集数部,多次荣获各类征文比赛大奖。河南省作协会员,洛阳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