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总社
校园文萃(之三十五)
令人可忿可叹
作者/张鲁丹
曾经有一段时间有机会到某校本科毕业班任课。我本以为学生在象牙塔中沐浴三年,尽享知识、教养之阳光雨露,可谓通体接受洗礼,男生该是谦谦君子,文质彬彬,女生该是优雅知性,蕙质兰心。本以为,他们即将杀入职场,该如整装待发的士兵,时刻准备听命于号令,去各尽所能,大显身手。而此时又即将离开学校,课堂直面教师学习知识的机会已是不多,该再如饥似渴地学一门新课,作为职场上备用的技能……
我本是兴味十足,迈入课堂,如赴盛宴,可享教学之美餐。满腔热情,胸有成竹,拟于与学子们热心互动,收获教学之愉悦。不料,和我曾经教过的专科一年级的课堂状况竟如出一辙!其丑陋然现象不愿赘述了。不禁令人推想,大学三年,近二千多课时的课堂学习该是如此度过的吧。
看看并非少数的学生的课上表现,从家庭的角度说,他们成不了孝子贤孙。人说寒门出孝子,他们倒像是朱门阔少!几万元的上学支付,那是其父母的血汗,成为他们逍遥自在虚度四年的资本,这应是许多家门的不幸。多数学生疾在腠理,倘若自觉调理方可治愈,但个别学生似乎病入膏肓,再讳疾忌医,怕是废了。人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社会精英。多好的机遇啊,本科扩招,几乎是轻而易举地涌进所谓的象牙塔,得以跻身社会精英之列,但其不争,可忿,可叹。
更可忿可叹的是,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如逼良为娼,大学教师沦为如街头卖艺者,既要翻跟头演杂耍,又要吆喝打场子,同时敲着铜锣收钱财。一个儒雅谦恭的学人是无法驾驭当今的大学课堂,必须有十八般武艺,能横冲直撞所向披靡,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方可艰难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本是传授知识之懿德;学习,本是获取知识之雅行,可惜,在这里,像是教学双方在饱受煎熬和折磨。笔者自评,教学途中,虽非骏骑,也非驽驾,应是老骥壮心,课堂活动驾轻就熟,掌控自如。但常常面对此情此景,也真无可奈何。一个负责任的教师,想管,得气死;不管,得憋屈死。可谓进也难退也难了。
一日,也竟没有想到大学课堂上尤其是毕业班的课堂上,已是二十二三岁的大学生,竟然会出现接连动手打闹的现象!我竟然失控动手打了学生!这是我从教四十四年,从教初中生、高中生、再到中专生、大学生从没有遇到的现象。那情景,对我的心理刺激太大了。当是时,学生们正在看幕布上的文章,突然二名男生站起来劈里啪啦作狗狗相扑状,我惊愕而愤怒地制止了。没想到,没过三分钟,同一起闹剧又上演了,是二位新演员。我出离了愤怒,就像参与拉架一般,快步冲上去,推开一位,断喝一声“出去!什么东西!”感到还不解气,又在另一位后背上猛拍了一掌。
我突然恍惚意识到,打的是男生,还可以,不会出大事。若是女生,我的手绝不会抬起来的。快下课了,我也无法上课了,提前放学吧。此时,我感到血往头上涌,大脑轰轰的,心率加快,嘴唇颤抖,难以自制……万幸的是,本人若是心脏或血压有病,会该是何等后果,给学校和我的家庭该惹出多大的麻烦。好在学生这时也太有修养了,被“拍”的学生,没有反抗,也没有反击,反而说,“老师,你再打两下,消消气。”我不知该是高兴,还是悲哀。学生们散了,像往常一样,纷纷走出教室,像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样。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讲台桌前,像败下阵来的斗士,余气没消,还想发作;像立在没有人气的荒漠上,凄风苦雨袭来,好不悲凉……好在还是有几位有心的学生,懂事的学生,他们发现老师真的生气了,而且气得够呛,返回教室,心生怜悯之情,安慰我。他们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用什么话才能让老师心平气和,安安全全地走回家去。一个女学生说,老师笑笑,并把手指放在嘴边,做了一个可爱的动作。唉,我是笑不起来啊。一名男生,是班干部,一直陪我走到班车附近,边走边说,好像替学生解释——他们从来就这样,不是冲我来的……学生们的几句宽慰,让一颗冰冷的心感到了温暖,也让我终于发现他们之中还有懂事的学生。
其实,我清醒地知道,学生的一些胡作非为,并不是故意与老师唱对台戏,就是忘情地童真般地戏耍,是从花果山下来的,好像谁也没有办法,包括他们的父母。但是,问题是,二十好几不远的将来要做准爹准妈的人了,总不能童真依旧,尤其在课堂上。
事后,我也是有心理负担的,心里不时蹦出“何苦呢”这样的想法,气消之后,也有对不住学生的感觉。不管什么原因,老师打学生是不对的。尽管我说是“拍”,“拍”和“打”,有区别吗?如果有人上纲上线也算是个问题,被打的学生如同被挠了一下痒痒,而老师会引火上身的。我突然想起领袖曾说过,“有的人就该在背后猛击一掌”的话。我总算找到为自己的辩解的理由了,就不知被“拍”的学生是否属于该受猛击一掌的人了。
课堂教学,是师生有尊严的高雅的活动。学生的尊严在于每位教师都能为他们认真地上课,不敷衍他们,获得老师的赞赏并毫不保留地为其贡献出全部聪明才智。教师的尊严,在于课堂上的劳动获得认可和重视,也包括学生对学问的质疑,其直接外在的表现就是有个课堂学习的样子。但是,看看这样的课堂状态,学生们的种种表现,他们无视也未必懂得什么是自己的尊严,那些劣行,使得自己已经没有尊严了,而受到老师严厉批评甚至“被拍”,更无尊严可谈。
而老师为了维持课堂教学秩序,争取将知识有效地传递出去,但被那些劣行所逼,不得不丢掉斯文,“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极尽各种办法,或声色俱厉,或卑躬央求,或用幽默动听之语,或用尖酸刻薄之语,皆为为师者不得已而为之。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往往不能被传授知识所占用,而是“废话”连篇,喋喋不休,师者尊严,丧失殆尽,岂不悲哉?
为了有尊严的教与学,不能容忍这样的课堂学习状态。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终于想出一招,如一剂“恶毒”的猛药:我想起了七年前一位学生宽慰我的话,那是因学生上课纪律不好我生气了。“老师,犯不上和他们生气,那是人渣!”听后,我十分震惊,怎么能管同窗叫“人渣”呢?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而七年之后的今天,面对这毕业班的个别学生,“人渣”一义,我有所领悟了。大学生里可能有“人渣”吧,因为学生之间朝夕相处,无所不知。我和学生时空相隔,再有“代沟”,当然,绝不会对自己所教的学生产生“人渣”的概念。而此时此地,我不得不痛下狠心启用“人渣”这个恶毒的词语了。我想起了当年威虎山土匪的黑话——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得想法找“天王”和“宝塔”把“地虎”、“河妖”震慑住。于是上课前在黑板上大写几行字:一行是:别做人渣,做人杰;一行是:次极,极次;一行是孟子语: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我解释曰:谁要是上课表现太差劲,就请他在“人”后面填上一个字(学生说是“渣”),在“无耻之”后面填上一个(尤)字。唉,真是有效啊。如此者三,一上午四节课,再没有发生听课状态差劲的现象了,至于心不在焉,是无法管束了。看来,人还是有脸皮的,只是刺得疼不疼而已。我的那些用语不啻于古代的黥面——墨刑了。
此时此地的老师该知足了。而侮人戾语,竟然成为镇课宝典,这种逼得老师不得不书写暴力语言或借用泼妇之语赤裸裸地直刺其面皮,方能刹住课堂上的歪风邪气的做法,我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但,这也应当算是当下高等教育中的一条蹩脚经验,不知该不该推广。今后,凡是课堂不像样子的时候,便可如法炮制了,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一样。
令我没有想到,一次,有两位督导进了课堂,学生并不在意,依然故我,铃声已响,仍然轰轰然。我用几句犀利之语,课堂变得鸦雀无声。这是当着人家妈管孩子,无所顾忌了。我没有看书看讲稿,一气呵成。学生聚精会神地听了90分钟课。课后,督导留给我一句话:“有你这样的教师上课,是学生的福分。”
这段教学期间,在网上看到了许多与教育有关的信息,看这些信息,再联想学生们的种种表现,令人颇生感慨。
一则消息是,北大知名学者钱理群惊天之言:……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一则消息是:八十二岁的知名学者资中筠的犀利之语: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中国的人种都会退化。
一则消息是:七十四岁的许恩源教授的令人惊骇之举:眼看学生不学习下跪自搧耳光。
将这三则消息结合起来,再联想我十年来所教的近二千多名学生,再不断听到同仁们的所见所闻,还有,世人对当今大学生的轻蔑,不得不得出一个令人窒息的结论来:完矣,完矣。振兴教育,振兴民族,任重道远!
大学是社会的榜样,北大是大学的榜样。北大学子尚且如此,何况这些等而下之的学子。从求生存图发展的人的自然本性来讲,我们的学子就更可悲可怜了。他们也利己,但利己的层次极低,荒废学业,头脑简单,能力低下,又得过且过,自以为乐,再愚顽无知,冷漠单纯……他们步入社会将会被北大们的学子玩于股掌之间了。人家劳心者治人,我们的学子该是劳力者受治于人了。因为他们绝大多数人出校很难混个白领工作,而蓝领工作又不心甘情愿,肯定也做不好。按照钱教授的逻辑推断,好在他们“危害”不大,因为他们智商比北大学生低得多。只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了。
我忽然想起,梁任公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面对现实,则要痛苦地反说了……
七十四岁的教授为学生不学习下跪,又自搧耳光,令人愕然,我曾怀疑其精神异常,看了详细的报道,实在令人感佩,简直就是圣人“千古奇丐”武训转世。武训行乞办学,教育救国,历尽千辛万苦,看尽人间白眼,累金数千,不娶妻,不置家,一心兴学,成就显赫,名垂史册。现在我们这位先生可亲可敬。他也捐学,资助学生;春蚕燃烛,兢兢业业;他情真意切,辱己醒人。因为,自古以来,人是不轻易跪的。只跪天、跪地、跪父母,或为礼数,或为某种缘由,跪皇帝、跪官吏、跪恩人、跪恶人……而自古以来,又是学生可跪老师,老师可用竹板训诫学生,天地君亲师嘛。而这位长者,下跪,自搧耳光,反古道而行,以自虐之行为,以求感动学生,让人眼中流泪心中流血啊,千古奇闻,活生生地出现在当今的中国!
还有,打人不打脸,士可杀不可辱,耳光是万万不可动用的,无论是他搧还是自搧。他搧的后果是严重的,会引来玩命地厮杀。君不见,某年,西南王扇了下属的耳光,引出了一系列惊天大案,后果连连。而此老先生的自搧,我看起后果也很严重,凡是认识他的人,都会感到悲哀,尤其他的亲人,但,还远不止这些。这应当是所有中国人的悲哀!下跪者,受跪者,旁观者……这应当是民族的耻辱,国家的耻辱,当政者的耻辱……这一跪一搧,五千年的传统,五千年的文明,而后的传统,文明,瓦解了,瓦解了……但愿这是个善意的假新闻,或永远是个个例。
扪心自问,我是学不来的。我可以跪拜这位长者,为其为学生下跪自搧耳光的惊世骇俗之举而跪,使他误以为是其同盟军而心里舒服一些。试想,我们怎能忍心还原那个场面:古稀面容,身躯微颤,屈膝而跪,再伴以啪啪的耳光……那接跪的大学生们又是什么状态?
媒体报道没有说明学生们对此事的反映,看来学生不是麻木不仁,要不就是铁石心肠,冷血动物,笑看这场悲剧,因为他们对老师此举无动于衷。奇怪,奇怪。这是所有为师者的屈辱,此风不可长,我想也不会长。我倒主张,面对那样的学生,应当动员其家长搧自己孩子的耳光,如不奏效,再动员家长为孩子下跪。一搧,震天响;一跪,一大片,这样会感天动地创造出一个新世界来的。
我,宁死也不会打自己耳光,当然,再失控也不会再“拍”学生了……
我服了……
2012年9月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 : 张鲁丹,1943年生于山东省海阳县。1967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三十五年。喜欢诗文写作,编著诗集《争绽的蓓蕾》,习作近三千首。
爱妮:本名寿丹,来自辽宁锦州
热爱文学诵读摄影
现从事女性生殖健康
愿结善缘,积福报。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