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大华医院采风系列之二
不变的诺言
——记利民惠民的夏津大华医院
崔建民
一次鞠躬回礼的温馨画面,
瞬间成为经典,感动了上百年。
几番深耕细作的真情厚谊,
赓续医德风范,谱写出华美诗篇。
梅藤更医师、大华医院的医护者,
虽彼此不曾相见,更无片语只言,
时隔百年,牵连他们一起的
唯有初心不改的一句诺言——
救死扶伤 甘于奉献!
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这首题词出自伟人之笔,
1941年,抗战时期的延安。
像一盏明灯,
指引着医务者前进的方向,
又像一支教鞭,
鞭策医务者时刻守住道德底线。
为革命留下了太多火种,
让更多人看到了希望的明天。
不知何时,医院门楼上,
不见了伟人这句箴言。
高楼大院尽是些花哨的词语,
现代化设备代替了望闻问切,
头疼感冒也全凭仪器来诊断。
一场小病伤筋动骨,
一场大病立变穷光蛋。
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成为了每个求医人心中的呐喊。
2002年,大华应运而起,
他们遵循以德治医办院理念,
走村串乡,开展义诊活动,
大娘,您老寒腿注意保暖,
大爷,您血压高饮食要清淡,
......
查体看病,专心致志,
始终把群众放在心间。
唯独忽略了自己,
忘记了多少次披星戴月去和还。
说起大华医院,
一位大叔话语里满是幸福:
医护人员跑前跑后、嘘寒问暖,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来到这里,如同家里一样温暖;
一位大婶感激的泣不成声:
有钱没钱都给治病,
过去我光听说不敢相信,
来到这里,自身经历中得到真实检验。
让百姓看得起病,
大华推出一系列包干让利群众惠民措施,
用心打造百姓信任的平价医院。
让百姓看得好病,
大华整合医疗、科研、保健服务体系
常年聘请专家坐诊手术,
用情创建一所现代化综合性百姓满意医院。
大华,顺应了国民的渴盼,
让老百姓心中不再有怨叹,
如今,她迈着坚定而踏实的步伐,向前,
也许路上会有千难万险,
但我从那步履铿锵声中,
依然听到的是那份沉甸甸的诺言。
个人简介:
崔建民,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第07002274号)。多年从事新闻信息报道工作,业余时间坚持文学创作10余载,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等媒体发表文学作品50余篇。2021年担任《阳泉晚报》专栏作家。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