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严的“故事”之二十六
几近消失的百年陇上名优一一兰州水烟


兰州水烟又称薤叶芸香草,属黄花烟种。三国时隐士孟节献烟草给诸葛亮,用以治疗军中瘴气。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时,烟草辗转传入甘肃,并广泛在兰州、榆中、皋兰、永登、靖远、永靖及临洮等地种植,这其中尤以兰州五泉红泥沟泉水灌溉种植的水烟声誉最高。兰州郊区和榆中皋兰的沿黄地区,自古就是甘肃黄花烟的主产区,也是兰州水烟最主要的优质原料种植基地。除兰州红泥沟烟田引五泉山的泉水浇灌外,雁滩、宁卧庄、郑家台、土门墩均以水车提引黄河水浇灌。兰州地处黄河上游的河谷川道,背山临水,富含石灰质和钾元素的砂质土壤,以及当地气候,十分有利于烟草的生长。所产水烟以丝、色、味三绝闻名全国,素有"兰州水烟天下无"之美名。

兰州水烟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兰州水烟做工精细,其根据烟叶的品质和制作工艺与配方的不同,分“青”“黄”“绵”三类与“甘”“肃”“合”“作”四级。青烟碧绿,内显纯白,色亮、味香、叶厚、油分足,品质在黄、绵二烟之上。它的主料是青烟,配料有胡麻油、碌石末子、槐花、紫花、白矾、冰片、薄荷、当归、川芎、苍术、麝香和香料等,内含的多种滋补药料,具有消瘴耐寒、提神顺气、预防虫蛇叮咬等功效,是阴湿地区和江河湖海沿岸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神药”。兰州水烟东出潼关后,由于空气湿润,绿色变白,历史上又有“银丝”和“白条”之说。
兰州水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上乘的烟叶品质;绝无仅有的配方及工艺,形成了独特的医用功效;科学的吸食方法及用具,有效地降低了吸烟带来的负面作用。长期以来,兰州水烟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一方面是水烟从种植到加工要求特殊,另一方面也与水烟有奇特的医用功效密不可分。

有了上好的水烟,吸食工具水烟袋必不可少。历史上水烟袋(亦称水烟瓶)多由苏杭、湖广和上海等地的手艺人制做。瓶身由黄铜铸成,打磨光亮,刻制山水花草图案或名诗佳句于上。精品则用景泰蓝工艺镶嵌成彩色花卉、山水、人物等图案。它既是生活常用的器具,又是文雅的工艺品和可供把玩的器件。民间有诗云:“黄铜船儿弯管杆,水藏肚里锅有眼;点火一吸咕噜响,韭叶芸香孔明传。”形象生动的描写了兰州水烟的吸食过程和吸食用具。

清康雍乾三朝,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少有的几个盛世之一。此时的兰州水烟便乘势而起走向兴盛,让普通的民间习俗一下子提升并成为了上流社会的风尚,这不能不说是兰州地方特产创造的一个奇迹。说到这,不免的要说说晚清时期的慈禧老佛爷与兰州水烟之间的联系及发生的“故事”。
在满清的皇室成员中,大部分人都有一个嗜好,那就是抽烟,而执政掌权的慈禧老佛爷最喜欢抽的便是这水烟。当时的京城老字号“同台盛”为了独占为慈禧太后制作水烟袋的殊荣,他们不惜高价从藏区购进一批寺庙用过的藏银祭器,并将这些饱受香火充满“灵气”的藏银制品融化,再加入纯银,这就制成了太后御用的水烟袋。慈禧认为,加入了藏银祭器的水烟袋能够辟邪,能够借助佛祖的灵气消除烟毒。

水烟和普通卷烟最大的区别就是烟袋有装过滤水的水仓。为了增加烟袋的过滤效果,往水仓里加米汤或者蜂蜜在一些达官贵人中较为常见,而慈禧的水烟仓中加的竟然是“黑蜂蜜”,这种黑蜂蜜产量极为有限,除了慈禧,一般的王公大臣别说用,甚至见都没有见过。
慈禧水烟袋中的烟丝,更是极品中的极品。当时最好的水烟产地在兰州,专供慈禧烟丝生产的土地是兰州最好的烟田一一五泉红泥沟烟田,该田只用红泥沟旁五泉山的清泉水浇灌。烟草生长必须使用肥料,但令一般人想不到的是慈禧御用烟草的肥料竟非常的“独特”,那就是袪火疗病的童子尿。一块六七亩的烟田,至少得上千名童子的尿才能满足这块烟田烟草生长的需要。也不知当时的烟农是怎么做到的。到了秋天,在这块烟田收获的上千斤烟叶中精挑细选出最好的二十斤,经过精细加工后成成品烟丝,快马送往京城供慈禧享用。如果说大清的江山是慈禧用一个水烟袋给抽没的,这有些言过其实。但正是因为她开了一个奢侈的头,随后就造成了清廷官场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恶果。当时列强入侵,大清国力衰退,军备废弛,经济萧条,百姓民不聊生。而在这种情况下,慈禧还要为一己私欲,放纵地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试问有这样的当家人,大清怎能不亡。

上面的这段文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兰州水烟在国内水烟市场的地位,足见其品质的影响力。
兰州水烟是这一方水土培育出的一朵奇葩。三百多年来,它把兰州的名字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从大漠戈壁到雪域高原,兰州水烟就像一个符号、一张名片深深影响着兰州,也影响着那个年代。
兰州水烟与兰州牛肉面、兰州百合共为兰州三大特产。然而,时代的发展,兰州水烟却因卷烟的冲击几近消亡,产品的推陈出新与广告宣传,市场的开发与产品的保护,这些都是兰州水烟生存的关键。在全国各地处心积虑挖掘地方特色经济的今天,任由兰州水烟这百年陇上名优衰落下去,实为可惜。我们这代人是否该为此做些什么呢……
2021.9.16.写于兰州

作者简介:森严,男,甘肃白银平川区人,国家机关公务员,一个酷爱文学艺术的业余”选手”。从业四十余年来,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业余喜欢舞文弄墨,喜欢书法摄影,其书法与摄影作品多次在行业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奖。近两年开始学写诗歌与散文,诗作以自由体见长,很多作品被自媒体文学刊物登载,个别散文亦被地方纸质刊物刊用,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作为一名生长在兰州的平川人,家乡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乡土气息,始终吸引着他,影响着他。

中华诗歌联合会中原文学社编辑部
本期编辑:追梦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