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积勇,湖南衡南人,1961年11月出生。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湖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和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并担任《中华诗韵大辞典》执行主编,《珞珈诗苑》编委。主要研究领域是诗词格律和古典文体。已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合著3部,获省部级奖1项。本人一直在刊物上发表诗词楹联作品,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四海论诗】区总顾问、《香江诗潮》《香江诗评》《中华古韵》顾问。

清平乐·红船吟
作者:眉月
南湖轻舸,点亮燎原火。唤醒镰锤除旧涴,遍地霞光色可。 烽烟岁月峥嵘,革新旗帜高擎。风雨铸成巨舰一,云帆直挂征程。
【评】此词歌颂中国共产党,上阕写革命年代,下阕主要写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立意不错。但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是用偏僻字“涴(wò)”,并且用得不合古汉语原意。“涴”虽然义同“污”,但它是污染的意思,是动词。此词作者却拿来做名词用。上阕第三句韵脚“涴”、第四句韵脚“可”,明显是在凑韵。

冀中军区回民支队
作者:颜静
贼尘乱世震寒汀,风起东辛纱帐青。
剑短集群辉日月,缨长缚虎见威灵。
忠当作孝河间雨,国以为家天上星。
回鹘一翎归劲旅,万千神话梦中听。
【评】1937年七七事变后,原东北军团长、回族爱国人士马本斋团结献县、河间地方士绅和回族爱国青年,组织成立回民抗日义勇队。1938年,该队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改编为八路军河北游击军回民抗日教导队,后又重组为回民教导总队,1939年7月,正式改称回民支队。据不完全统计,回民支队成立6年多,在华北共进行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该诗采用化实为虚的手法,着重表现这支神勇部队忠心报国、英勇杀敌的精神面貌。可商之处是颔联刻意以“剑短”对“缨长”,如果回民支队并无善用短剑的历史事实,则大可不必追求工对,将“短”改为“锐”也许更好。

河北阜平县顾家台村即景
作者:陵山老翁
半岭山梨暗送香,一池溪水聚灵光。
多情最是花杨柳,鼓动春风闹小康。
【评】这是一首田园小诗,反映新农村和好心情,总体不错。但第三句中“花杨柳”词,不能指称杨花柳絮。第三句建议改为:“多情杨柳悠悠絮”。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
作者:李烈声
山河破碎国沉沦,端赖南湖振臂人。
几代豪雄甘卖命,万方志士早忘身。
雪充粮秣血凝史,铁铸精诚石化神。
际此万民歌舞日,愿君无负旧艰辛。
【评】此诗歌颂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指出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好日子,寄望大家勿忘初心,立意很好。但用字有不妥之处,如“卖命”带贬义色彩,革命先烈为理想而奋斗,不图名利,不能叫“卖命”。

山 花
作者:张维德
满目青山绿映红,芳香馥郁醉东风。
花开莫怕花儿落,来岁春回又笑逢。
【评】这首绝句的精彩处在后两句,作者跳出古人惜春、惜落红的窠臼,而表现出一种达观。不再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而是将希望寄托在来年的春暖花又开。不足之处是用新韵而未标明,因为按平水韵,“逢”是冬韵字,不能与东韵字相押。

九龙岭千年古杉
作者:张维德
沧桑变幻越千年,独立青山百鸟眠。
雪压风欺何所惧,劲躯挺拔入云天。
【评】歌松颂杉,取其不畏严寒、挺拔不屈的特性,以比况人的品德,以表现作者之景仰,这些都是诗歌的常见手法,是不错的。但是,第二句的“百鸟眠”这一意象安排在这首诗里欠妥,一是不符合实际情况,二是与作者要表现的主题不搭。“百鸟眠”可改为“瞰大川”。

热水瓶
作者:陈传芳
一贯热心肠,逢迎不冷场。
寻常不开口,开口暖洋洋。
【评】这首五言绝句,流畅自然,巧喻双关,暗含哲理。表面是写热水瓶,实际是写热心肠的人,亦此亦彼,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开口暖洋洋”尤其双关得好,现实社会中,“热心”与“快肠”相连,“快肠”如果口不择言,则其言语有可能会变成伤人刀剑,那样就“冷而不暖”了,所以,我们要向热水瓶学习。凡此种种意思,读者均可联想。这首诗的不足之处是“肠”与“场”同音,不过也不好改。内容好,自不必苛求形式了吧。

咏陶山镇八卦桥
作者:陈传芳
陶山岭上白云飘,岭下陶溪卧古桥。
立足处身遵易理,利民资世见风标。
任他千载沧桑变,守我初心意气骄。
莫道孤凄无个问,泠泠流水奏昏朝。
【评】这首七律语言流畅,抓住了八卦桥的历史意涵,并将其人格化,塑造了一个历沧桑而不改初心、耐孤寂而长伴流水的传统文化坚守者形象。该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第一句看似闲笔,但“岭上白云飘”有起兴作用,且白云乃无住之物,此意与下文“千载沧桑变”相呼应。尾联出句“无个问”的遣词造句,亦有根据,唐代吕岩的七言诗有“据见目前无个识,不如杯酒混凡流”,王维《赠吴官》诗亦有“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的句子。不过,如果从更加符合今人的阅读习惯着眼,此句也可采用“莫道无人问孤寂”之类的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