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微 信 诗 歌 学 会
安 徽 分 会
(第 45期 总第 045期)
本期诗人:毕子祥 贾兴华 海边边
本期编辑:朱先贵 校对:黄冬松

作者简介:
毕子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基层作协负责人培训班学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副秘书长。作品散见《诗刊》《星星》《诗歌月刊》《扬子江》《诗潮》《绿风》等报刊。
菊颂(外一首)
热烈的色彩,我喜欢
熔化的金,沸腾的雪,喷溅的紫
热与烈让阴影和忧伤
化为气态,随风而逝
繁复的形态,我喜欢
灿烂的心事与言词一瓣瓣打开
大方而又含蓄,保留一点神秘
让风且琢且磨
纤细的茎秆,我喜欢
貌似柔软,却暗含筋骨
即便骨折,发出的
也是一声声惊雷
菊花沸腾
地表下,密布钢厂
工人们有着熔融的形态
以千度激情冶炼钢铁
他们正把夏日遗留下来的
慵懒、松垮、昏聩
百炼成钢
诸多钢花溢出地表
舒展为菊
它们让大雁的霜影
秋虫的寒鸣、悲秋者的沮丧
瞬间气化
让发现者转为涌动的岩浆
我看见一位诗人在焚稿
将曾经松松垮垮的哼哼唧唧
冶炼成慨当以慷
他的脚下
钢花飞溅,菊花沸腾

作者简介:
贾兴华,山东省临朐县人,公务员,供职于某住建部门;系山东临朐文联委员,山东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山东文学》《诗选刊》《延河》《诗歌月刊》《诗潮》《中国文学》《中华诗词报》《山东散文》《山东诗歌》及中国诗人网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近千首篇,文字被收入多种文集,并多次在全国和地方各类大奖赛中获奖,有《相约》《为你燃烧》等多部诗文集出版。
凤凰谷之恋(组诗)
槐花谷
五月的芳香是从槐花谷飘来的
浸润着游人心底的素描
微风抚摸着漫山漫谷的朦胧
任你舒展梦幻的翅膀
这是让你迷恋和陶醉的季节
这边是槐花,那边是槐花
驱车十里还是槐花
阳光和彩云变换着蓝天
只有时间的喃语留在记忆深处
或邀约三五挚友,漫步闲聊
或陪伴家人假日小游
担当者跋涉峰顶,极目远方
最宜指点江山的畅想
牵手衣袂飘飘的女子
或偎依花下,或窃窃私语
那是青年人的浪漫
也是这槐花谷的又一道风景
你可以小憩,你可以高歌
也可折进路边槐花林,小径通幽
轻嗅垂过头顶的花香
追忆,描摹,聆听
让平素的生命去深邃,去哲学
去品读五月里槐花谷的灵魂
松林听雨
凤凰谷的松林历经苦难
岁月的沧桑让他们更加凝练
与大地一样厚重的
是你深情地站在一棵古松下听雨
打着呼哨的风
为山雨探寻冲锋的前方
当雨声覆盖了雨声
你才能领悟生命的短暂和艰辛
才能看见鲜花怒放的靓丽
流泪的枝头没有弯腰
是健硕树干和深入大地的根须
撑起那些脆弱的脊梁
暴雨在石头上开花
然后积流成溪,走进湖泊
润泽了另一片风景
尽管昨夜绽放的花蕾,在这一刻
已经萎靡凋谢
没有可以预测的风雨
淋透世界,于来日的阳光之下
才能看清松林墨绿的颜色
有雪的日子
早晨的阳光照耀着雪后的山谷
温软又辽阔的白
让世界纯净而熠熠生辉
站在来路拐角的高点
透过挂满白莲骨朵的枝头
遥望远处村落升起的袅袅炊烟
我就断定,那是我的又一个故乡
思绪便从零度开始沸腾
所有的寂静
都绕不过生命的蜿蜒
冬天的凤凰谷
更让我懂得安静而美的高度
左边的河流是一条洁白的哈达
链接着山崖飞泻的冰挂
链接着湛蓝的天空
你可以默念你的祝福
你可以聆听苍穹传来的恋歌
有雪的日子都是博爱的
安静所有浮躁的思绪
抚慰一路走来的心酸和劳顿
这里的雪,是冬天的灵魂
这里的雪,有了永恒的庄严
望阁台
早就听说了你的千年传奇
每一块石头都有灵性
每一捧黄土都有承诺
你能点石成金,你能让铁树开花
这里有最早的太阳光辉
也曾经久旱之年,让大雨滂沱
灵气所仲的望阁台
你北望人间贤达的朐山文会阁
南眺神仙聚会的沂山玉皇阁
你是朝圣者,你是被朝圣者
连接人间和神灵的地方
涅槃重生的那只凤凰,从此经过
太过神秘,太多传说
在这里,一次祈祷就有一次普渡
每一件修行都成正果
如果可以,我只想作为一种见证
走向辉煌的时刻已经到来
今天,就是一个朝圣的好日子

作者简介:
本名骆文新,男,笔名:海边边;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徽省铜陵市作家协会理事;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草原》《清明》、《文学月刊》《诗选刊》《诗歌月刊》《浙江诗人》《中国艺术报》《人民公安报》等报刊;多次获奖。
芦花纷飞(外一首)
是时候退却羽毛,包括血肉之躯
也是可以拿走的
偏居一隅,与水中凸显呼吸
的姿势,成长的理念。或者说
一种修为。修为是安静的,一只鸟
安静地伫立在额头上,必定携带
某个思想离开,并与天空合为一体
但高不过一朵云彩,可以高过一个人
从身边经过。看出的端倪——
细致入微,细长而尖锐的洞穿
离红尘近一点,与秋天的情形
大致相同,大雁穿过天空
遗留的音符落入湖面,也会激起
一阵浪花。洁白的如同雪的形式
纷飞的方法。迎着风的方向
仅仅是突出内心的涌动
巴山夜雨
千年的雨丝
巴山不变,巴山是一句潜台词
悬挂在巴山的枝丫上。沐浴一场雨丝
以及在时间之内交换的雨滴
点燃高于秋池,又低于秋池的幽静
巴山的雨丝。每个烟雨的步骤
都是一缕情丝汇流成溪。在落叶
与诗词的缝隙间流淌
前朝的指尖,巴山夜雨演绎成缙云山
时间的刀锋,深刻在每一个夜晚
用雨滴磨砺尖锐,直至划破夜空的苍凉
雨水不断,雨水顺势而为
落满巴山每个角落,缙云山的角落
我一直待在北碚的角落里
夜雨之雨,夜雨肥硕且壮大
足以养育词语的根系,长成现实的模样
以巴山夜雨为落脚点
站在巴山的边缘,嘉陵江的边缘
以及时代的边缘上。随后
我们弯腰共同拾起缙云山的支离破碎
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安徽分会
顾问: 王寒山 朱鹤年 孤城 李商雨 老巢
会长: 黄 平
执行会长:倪雯
副会长:孙启泉 李劲松 方华 纪良发 苏东山(常务)
秘书长:倪 雯
副秘书长: 梁作成 王恩斌
编辑部 主任:黄冬松
编辑部 副主任:苏东山 朱先贵
外联部 部长:李远波
外联部 副部长:张承斌 端琼
投稿邮箱:179317445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