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木鸣龙
文/ 乔盛
.
神木南乡,在儿女结婚的传统习俗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叫做鸣龙。
什么叫鸣龙呢?就是娶回新媳妇的第二天,新郎和新娘向长辈或者是同辈人敬酒施礼,而且是除了父母亲外,首先向新郎的姥爷敬酒施礼,如果姥爷去逝了,就要向舅父敬酒施礼。舅父一方的人,在儿女结婚的礼仪中又称之为“龙头”。
所谓“鸣龙”,实际上就是鸣谢舅父一方这个“龙头”。新郎新娘的亲戚,最数“龙头”为大,其次以序排列。
神木南乡人为什么把儿女结婚仪式过程中的施礼认辈分叫做“鸣龙”呢?仔细想来,是有着深邃的文化内涵。舅父一方,也就是母亲娘家一方。没有母亲,那有舅父;没有母亲,那有自己。姥爷和舅父,就是先祖,就是真龙。把舅父一方的人比做龙,实际上就是敬拜中华民族这条龙。
神木人在儿女结婚的喜事上“鸣龙”,揭示的是一种不忘祖宗的传统美德文化,有着积极的进取意义。
.

乔盛,笔名塞风、路阳、林木,陕西省神木市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才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地方担任过副县长,供职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主管的中国经济时报社。资深编辑记者、研究员、人才学、社会学、管理学、领导学、经济学、中共党史、军史研究专家。出版专著有长篇小说《黄沙窝》、《黄黑谣》、《滚烫的岁月》、中篇小说集《西部儿女的壮歌》、散文集《黄土地上的美男俊女》、《割不断的故土柔情》、《红山丹》、《黄河长城的绝唱》、《大美河山》上下卷:《女人的西部世界》、《男人的东部王国》、诗歌集《长江军魂的丰碑》、《滚滚江河唱英雄》、《共产主义万岁》、《假如我当省委书记》、报告文学集《战争岁月》、《我的青少儿时代》、理论著作《一个记者与作家看世界》、《西部大开发》、《人才论》、《干部论》、《领导论9提出西部大开发“三个阶段论”,创立以信天游为主旋律的“诗哲性伦派文学流派”。其理论著作《治国论》、《领导论》、《干部论》、《人才论》对当代中国和世界机制格局以及发展走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长按二维码关注 衡湖诗苑 衡水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