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名 片 上 的 同 窗
作者:梁成芳
诵读:羽燕
乳白色的台灯光像静静的春水,弥漫着丝丝缕缕的情思。我坐在灯前,翻看那本绛红色的名片册。名片册绸缎封面,制作精致,里面夹着的名片各种颜色都有,粉红的像桃花般鲜艳,湖绿的像池水般清雅,鹅黄的像嫩芽般素丽,白色的更像冬晨的雪,高洁淡然。名片代表人的一种身份,或许一种资格。这些年,名片时兴之风虽已过去,可相互间交换一张名片,有时为了工作需要,有时也表示一种友谊和愿望。
我觉得有一些名片还可以当作一份留念。在我收到的数百张名片中,有些我十分喜欢,珍藏着,把它当作一份真挚的慰籍和不可忘却的眷念,其中便有一些老同学的名片,还有读函大时一同参加文学笔会的文朋诗友的特殊名片。
此刻,我翻看着这些名片,那些已经流逝了的美好时光仿佛又在我脑海中活跃起来,在向我走近,向我靠拢。一张张熟悉而又遥远的脸庞清晰地在我眼前出现,引起我深深的忆念。
他叫梁赶年,这是张白色名片,职务是石家庄某无线电厂的技术经理。我们曾经坐在一张课桌上,他喜欢画画,画武松打虎,画鲁智深倒拔杨柳……记得有次上历史课,老师讲到岳飞抗金兵的故事,我便叫他画岳飞像,他不肯,我就吓唬他:“不画就一刀两断!”结果被老师发现了,不仅没收了画像,还一起被罚“立壁角”。他当时胆怯地哭了,我却偷偷骂他“没出息”。
这张粉红色名片上印着“李永成”三字,可那时叫他“竽艿头”,因他总剃个平顶头。其实他头型长得不错,脸盘方方正正的,颇有点“郭德纲”的范儿且真有点福相呐!记得吗?你每回新剃个头,要让大家打三记,叫做“新剃头,不打三记触霉头”。为了怕打,你曾经很长时间不剃头,弄得满头乱蓬蓬的,活象刺猬。读过《林海雪原》后,大家按书中人物逐一对号,我对上少剑波,你却对上了许大马棒,当时你还乐呵呵的笑呢。结果马素玲对上“蝴蝶迷”,你才气得要命,哇哇乱叫,一转身把课桌椅也碰翻了…… 因为许大马棒和“蝴蝶迷”是一对土匪夫妻。
那时在同学们眼里,我们好象非常忌讳男女这类事情,平时那个男同学与女同学亲近一些,准让大家骂作“下作坯。” 似乎只有读书、游玩,才是天经地义的。你说怪不怪! 
李永成,你还真有艳福呢,后来果真与马素玲结了婚,多少年又同在一个单位工作,你这特色经理真有意思,连姻缘也有特色呐!
梁振虎,大个子,你那鹅黄色的名片象征你曾经有过的嫩芽般的希冀,你是学校田径队的队员,身高1米82,老师说你是块搞体育的料。你训练刻苦,一丝不苟,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100米,200米,4x100米接力,你都拿了冠军,笑声中流淌着汗水。当时,我俩都说过毕业后考体校,当运动员。你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体校,进了市队,也创造过成绩。后来要不是踝骨骨折,你恐怕进省队乃至国家队了吧!
你曾经想改行搞经营,再想当教练很不错嘛,倘能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那这一辈子亦足以告慰一切了。
一个人能实现从小的理想,不管怎样,应该说是一种幸运。理想是种子,埋在心灵里,总盼望日后发芽开花。你说对吗?
现在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张折叠式精致名片,烫金的字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名片的主人叫梁雨情,上面印有一串头衔,其中最实用的头衔是上海某公司总经理。
梁雨情是我小学同学,那时个子不高,人挺机灵,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记得他学习成绩很糟糕,平时测验常开“红灯”。可是这家伙特别怪,每逢大考成绩总在90分左右,象变魔术似的叫人捉摸不透。老师说,他脑子聪明,平时不用。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胆子大。考上县里的重点中学,学校设在天长古宋城土长城下的城隍庙里面,教室对面就是庙殿,小孩子不信神不信邪,散课后便涌到庙殿里玩。有一次,梁雨情竟然爬进神龛里,把地藏王菩萨的木制帽子摘下套在自己头上。真是透顶的调皮捣蛋!
三年前的一个春上,我出差到北京,没想到居然在一家经营部门口碰上了他,要不是他的自我介绍,我简直认不出来。他西装毕挺,戴一副金丝眼镜,发福的体态,俨然象一个富翁。他显得很是气派,马上掏出锃亮的名片盒,抽出一张塞到我手里。他听说我住在某报社招待所,便把手挥了挥,大大咧咧地吆喝道:“走走,到我那儿去,咱住一流的宾馆,歇他挂牌的‘总统屋’ !”说着,不管我答应不答应,硬把我推进了他的“路虎”轿车里。车里他递给我一支软中华香烟,晃着脑袋说:“都快四十年了,你看我头发也开始白了。这些年走南闯北,苦也吃了,钱也赚了,可这一晃就老了。老同学,你不枉费追求自己想要的理想,我经常在百度搜索你的小说,阅读后有许多感慨,你才是咱同学中真正的才子啊!” “文学这玩艺不太实惠,钱又少,有时还得冒风险!”我如是说。
晚上他请我吃饭,叫了一桌子佳肴,他酒量很大,边饮食酒边喋喋不休地拉扯,他说那年没考上大学,托父亲的福分配到百货公司当营业员,之后跑过几年采购,后来干脆辞职到深圳下广州闯上海。这次来北京签一份合同。看得出他显然有些得意,语气中使我感觉到他颇有点自命不凡。
他说话时风度、气派,使我无法想象当年的他曾经调皮捣蛋,戴过地藏王菩萨帽子。改革开放的气侯,造就了一大批龙腾虎跃的识时势者,他们善于开拓,勇于进击,成了众目睽睽的“骄子”。梁雨情大概便算其中的一个吧!
北京分手后,我们一直没有联系,不知他近况如何?但愿他一切顺利吧。
呵,还有李计明,他是华北任邱石油学校的校长,梁玉科是一名高级语文教师,梁智绵是一名司法干部,还有的是厂长,有的是科长,有的是主任……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熠熠闪光,像天穹中的群星。让我们永远真诚而执著地相互辉映,相互祈愿吧!
人生是一页大书,此刻仿佛浓缩在一张张名片上,又默默展示着以后所需跋涉的漫长的路。
夜深了,窗外还在飘着霏霏细雨,我轻轻合上名片册,然而合不上的,是不绝的忆念,我说不清是感慨、感奋,还是感叹……
2021.9.26, 晋中 · 山西大学城
-----作者简介----
梁成芳,男,汉族,上世纪62年生。大专学历,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人。以小说创作和情感散文擅长,兼顾杂文、文艺随笔及理论文章的写作。作品见于《春风》《作家学堂》 《乡土文学》《北方作家》《天涯诗刊》《娘子关》 《潇河》《吐月》 《赤壁文学》 《作家文苑》《生活导报》《晋中日报、晚报》《榆次时报》等文学期刊。著有小说《早春雨夜》 《青妹儿》《小二的心愿》《老人夜话》《时光》 《成子》《大森林的那颗清泪》《情愫》《木屋》 《有一个农家小院》《流向下游的河》《孤独的潜影》《局势》 《煤炭企业里的文化哥儿们》《绵河湾的故事》《过秤》《两角菱花镜》 《麻婆婆》《残月》《葛才》《英雄安泰母亲的愿望》等多部(篇)。部分作品发表于网络文学平台和今日头条 · 都市头条。散文《菁菁 · 女孩 · 狗》获2000年全国“赤壁杯”优秀奖,《情系桑梓,余热生辉》荣获榆次时报“我与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三等奖。有作品收入“乡土文学优秀作品集(小说卷)” ,有作品收入《中国微篇文学大观》。撰写理论文章、评述若干篇,迄今已发表中短篇小说150万字,情感散文及杂文120余篇。系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中心作家委员会会员,山西省晋中市作家协会会员,榆次文联作协会员。《潇河》文学季刊小说作家。

----主播简介-----
主播羽燕:浙江省朗诵协会会员,多个网络平台主播,爱好舞蹈、古琴、朗诵。用心诵读文字,用爱聆听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