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桥系列论文第十篇
金华君(浙江省温岭市)
【贤德高吟】景
诗中有“避暄行”句,修身要避火炎凉世态,选择像此景的安静地方为佳。修性养性,自己学好第一步,如房子基础。
本篇论文要求人们戒骄戒躁,修身齐家治国,则天下太平!
施肩吾 全唐诗 陋室铭 厚德载物 修身 家齐 国治
写一篇论文,先从网上摘录一下,以为楔子。
洞桥镇贤德村,此地为唐代著名诗人、道学理论家、民间率族人开发澎湖第一人施肩吾的故里,也是唐代诗人何希尧的故里。施肩吾有206首诗,何希尧有4首诗,翁婿二人共有210首诗被收入《全唐诗》。
看官打住,二人有206首诗,被收入《全唐诗》,不简单,全唐诗共有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全唐诗》成书于清代康熙四十五年,共计900卷。康熙帝为《全唐诗》所作序中有言“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
我们现在看来到的唐诗三百首,是从中精选出来;是仿照诗经;孔子整理了的古人诗作,共有305首之多,编成诗歌总集取名《诗经》,因为《诗经》里经典著作有300首之多,所以也叫《诗三百》。
宋许广渊有《贤德高吟》诗云:
荒村十里居人少,中有僧庐挂隐名。
高阁截空霜月古,群山临槛竹风清。
潺潺鸣溜将心涤,艳艳新花共眼明。
珍重肩吾能自适,尝招诗友避暄行。
可见以前荒村,十里只不过大概代数,现在比起,相对兴旺些,起码不会是“荒”凉的荒罢。
如果说以前十分荒凉的话,出家修行的僧,岂有香火钱维持生活。超脱红尘但仍旧超脱不了金钱,不过从中也证明了这个地址比较偏僻,或周围的人们不富裕,如果人群既集中又富裕,施舍的香火钱就更多。僧可以建筑宏丽的寺院,如杭州有灵隐寺,上海有秦隍庙等等。
而那时修行僧却住的是简陃的房屋,诗中称为“庐”,甚至与诸葛亮居住的茅庐,刘备三顾茅庐故事,还有杜甫草堂,是杜甫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来到成都的故居,后来杜甫离开后就荒废了,还是诗人韦庄寻到这里,修葺保存了草堂,至今有此景点。
庐就是陋室,昔有陋室铭。
唐 · 刘禹锡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篇陋室铭,是历史名篇,讲出了中国人民的志向与骨气,生活条件不佳没关系,只要流传下德就可以。
《周易 卦象传 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所谓德,指道德高尚能承担伟大的历史重任,或完成艰巨的任务。说到庐,从古至今,高人隐居的代名词。
本景点[贤德高吟]诗,早后目的是“避暄行”,暄,如:暄气(暑热之气);暄热(炎热),暄行,以避炎热,谐避世态炎凉!人之浮躁之热需防,谓戒骄戒躁!
处世,俗话说,小心行得万年船。如不小心,阴沟窟里翻大船。据此可知,人,先强调修身,自己不端正,如何教子女,诲大众,孔子在《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是建房的基础样。不要忘记。

作者金华君,系台州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温岭市文联诗词家协会副主席,箬横红叶诗社社长,单位在温岭市箬横镇人民法庭对面事务所中(箬横镇纬三路136号),职务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