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春林先生,生于1965年6月,大专学历,现任陕西省麟游县文化馆副馆长、县文联兼职副主席、馆办《醴泉文艺》主编,系陕西省剧协、宝鸡市作协会员、宝鸡市剧协理事。迄今,发表文学、戏剧等各类作品100多篇(件)。作品荣获全国、省、市各类奖项11项。2015年荣获“宝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称号。
2021年9月27日20时30分,杨春林老师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57岁。都市头条将陆续刊发悼念杨春林老师的诗文以缅怀之。

痛失良师益友
文/祁军平
昨天,早上九点左右正在上班的我,手机突然传来“叮”的一声微信消息提示音,我从裤兜掏出手机打开微信一看,原来是原博物馆馆长王存建老师发来了一条信息,当杨春林老师去世的噩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心头猛地一惊,呆呆地坐在椅子上,悲伤从心底漫上心头。
我愣神了片刻,便躲进卫生间给档案馆上班的田慧学老师拨打电话,打算相约一块去殡仪馆帮忙,电话打通后田老师告诉我他和王存建老师早已在殡仪馆多时,我急匆匆地下楼向殡仪馆赶去……
麟游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已在麟游工作了二十多个年头。杨春林老师是我续张秋里老师后来麟游工作所认识的第二个志同道合的文友,也是我在麟游交往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2007年秋季,原文化馆馆长张秋里老师调到宝鸡,杨春林老师从乡下村小副校长的岗位调到文化馆接替张秋里老师的工作主编《醴泉文艺》,并担任文化馆戏曲创作干部,麟游较其他县区搞文学创作的文学爱好者并不多,因为文学我们相识相知。他面善,待人热情,接手主编县刊后,打电话向我们约稿,由于文化馆人员少、工作头绪诸多,后来杨老师又约关安文老师、田慧学老师、马铭清和我给县刊帮忙组稿。记得,又一次,我们几个去杨老师办公室喝茶,铭清笑着对我和田老师说:“杨老师现在升为副馆长了,今后我们该改口了叫‘杨馆长’了。”杨老师急忙阻止说:“馆长是海龙,我不是馆长,你们以后就叫我‘老杨’。”就这样他不让我们称呼他的职务,从副馆长到文化馆书记,我们一直称呼他杨老师。
文化馆编制少,平日工作任务庞杂,杨老师工作也忙,有时候还要下乡扶贫,虽说麟游县城很小,但是有时间我们几月也碰不上面,都在生计的磨盘下如蝼蚁般奔波。这期间,杨老师创作的小戏曲《村长家事》、《小院清风》、《大宽归来》、《精准扶贫》,小品《扶贫记》等分别荣获全国、省市创作一、二、三等奖;他创作的音乐快板《麟游颂》在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上演,并有多部剧本被市县专业剧团搬上舞台,可谓是创作成绩斐然!
十多年来,杨老师把我当作兄弟,我把他视为良师,当我回想与杨春林老师交往的点点滴滴,一向心肠硬的我忍不住泪流满面……愿杨老师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病痛,愿活着的人更珍惜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