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幅扶贫攻坚战的壮丽画卷
——品读铜川市女作家东篱《关庄纪事》
文/张书成

在举国三年多波澜壮阔的扶贫攻坚战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如何客观公正准确地发掘宣传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的英雄精神,是每一个作家和艺术家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最近几个月,我有幸拜读了铜川市女作家东篱经过深入采访撰写的系列报告文学《关庄纪事》,给我一个深深的印象,就是这部以耀州区关庄镇的扶贫攻坚工作为视角的报告文学,是全方位多层次地记录反映扶贫攻坚战的力作,是一幅壮美的扶贫攻坚战的历史画卷,也是一支对这场伟大战役的颂歌。它真实生动地展现了关庄镇扶贫攻坚战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先进人物和脱贫典型,高度总结了扶贫攻坚的宝贵经验,为今后开展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措施。读后令人激动不已,感动不已,感慨不已。


这部长达三十二万字的报告文学,浸透了女作家东篱的心血和汗水。她深入田间地头,与一个个扶贫干部和扶贫对象促膝谈心,与他们同吃同劳动同思想感情,用自己脚下的泥土,增加了作品沉甸甸的份量;用自己的言行,抒写着当代中国“柳青”式作家的形象。麦浪滚滚的地边有她的身影,花椒树下有她的脚印,脱贫户家中有她的声音,扶贫干部见了她就像是见了家人一样。为采访,她废寝忘食;为写作,她夜以继日。所以,这部报告文学有灵魂,有血肉,有地气,读了仿佛闻到了泥土的芳香,看到了鲜花青草的灵气。其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立体式地展示了关庄镇的扶贫攻坚工作图景。关庄镇位于耀州区中部,全镇原来25个行政村,合并后成16个行政村,就这16个行政村中就有10个贫困村,有最低生活保障户397户1227人。贫困户的情况非常复杂,扶贫工作异常艰巨。作品以全方位的视角,既展示了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决心,又展示了从中央到省市区一大批扶贫干部不怕苦不怕累兢兢业业深入农村,深入贫困户,殚精竭虑为他们脱贫致富,这其中有中宣部扶贫干部秦洁,有省委宣传部干部徐晖,有区文化馆干部程薇,有镇长焦建军,更有中宣部副部长傅华……也有中宣部、中央电视台、国家扶贫基金会、省委宣传部、铜川市委、市政府、以及耀州区委、政府,区民政局、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他们以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对关庄镇的扶贫工作予以了大力支持和帮助。让我们通过一系列作品了解了关庄镇的扶贫工作进展、特点、效果。这些既有全国共性的特点,又有耀州区关庄镇的地域特色扶贫工作,有“以小见大”“知微见著”的明显效果,使广大读者通过作品对这场波澜壮阔的扶贫工作有了深入的了解,可以说,这部报告文学可以载入扶贫攻坚战的教材,列入这场伟大工程的史册。



二、描绘了一大批扶贫干部的光辉形象。这些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岗位,不同职务的干部,有的抛妻别子,有的含泪告别卧床不起的亲人,有的顾不上正在参加高考的儿女,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关庄镇的扶贫攻坚战中,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走上脱贫富裕道路。这其中有军人出身的中宣部挂职耀州区委副书记秦洁,他肩负着中宣部领导的重托,从北京来到生活极为艰苦的耀州区,他走村入户,访贫问苦,解决了扶贫工作中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办企业,建学校,扶持重点贫困户,帮助残疾人海浪办电商,每月自己掏出200元购买海浪的产品,联系中央电视台让海浪到北京观看升国旗仪式,办了好多实事,在群众中留下了许多名言,如“挂职不是走过程,留人留心更要办实事,求效益。”被评为“陕西省扶贫工作先进个人”。关庄镇长焦建军,为了让精神颓废的贫困户李战文改变精神面貌,给其送棉衣棉被,买手机,甚至给他端尿盆,最后让其洗心革面,靠养蜂脱了贫,致了富……这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光辉形象,正是千千万万扶贫干部中的普通一员,通过他们,我们可以看到扶贫干部是如何在基层“真扶贫、扶真贫”的,从中受到极大的心灵震撼。

三、发掘了一大批脱贫先进典型。关庄镇地处黄土高原,土地贫薄,资源短缺,贫困面积大,因而脱贫的任务异常艰巨。“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扶贫的首要任务就是励志,让贫困户从思想上、精神上站立起来。通过扶贫干部走村入户调查摸底,逐户逐人一次次的耐心教育和思想工作,并因地制宜、因人施教,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同时予以具体的帮扶措施,使一大批特困户、贫困户、最低生活保障户树立了生活信心,振奋了精神,改变了原来的生活状态,学技术,受培训,找门路,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贫困户李战文,失家后精神颓废,喝酒打麻将,钓鱼养狗混日子,在镇长焦建军的帮助下,养蜂致富,成了脱贫典型。搞大棚的王军平,原来也是贫困户之一,在扶贫干部耐心教育帮助下,走上了致富道路。五联村的海浪姑娘,身残志坚,在区委书记杨宏伟,挂职副书记秦洁帮助下,办起了电商,为父亲买了摩托车,为母亲买了新衣服,其事迹被央视报道,被评为“八星励志人物”之一。这些先进的脱贫典型,在当地起到了“一花引来万花开”的典型引路作用,无形中带动了更多的贫困户相互开展比学赶帮超比赛,推动了全局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作者对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倾注了极大的真情。东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也是一个来自基层的作家,其作品以接地气,有真情实感而著称。在《关庄纪事》系列报告文学中,她对每一个写作对象,每一天贫困群众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真情,为他们的贫困而焦虑,而忧心,同时又为他们的思想进步而欣慰,而喜悦,对他们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而欢欣鼓舞,这在她的《省里来的女干部》《炸碉堡的人》《带着孩子去扶贫》《韩亮的亮》《金马村的村长》等作品中都能明显的体会出来,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扶贫干部的赞美和对脱贫对象的由衷赞赏。



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最受欢迎?有真情、有温度、接地气的文章最受欢迎!看了东篱的文章,对我的启迪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作家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带着感情去采访,去写作,就能写出群众欢迎的作品,就会有一片自己的写作天地,就不愁作品没人读,没人喜欢,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名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