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寨十字两餐饭
文/ 李建印

国家生日,全国人庆祝,世界上关注。夫人生日,我们要祝贺,全家人关注。
儿媳妇带孙子、孙女外出途中专门发语音对她妈妈生日表示祝贺,孙子上一年级了,自己祝贺祝福心情表示热烈完整,孙女一岁半发音不全但激情满满,声声“奶奶”真是亲切,确属奶声奶气。我看到老伴听语音时,眼眶里泪水在打转,但脸上阳光的很。看不见她早早起床收拾的疲惫,看不出她满满的一桌早餐的辛苦,看不到她微微有弯的老腰的不适。儿子的微信来了,午餐地点安排妥贴,并告生日蛋糕到时会送上。

和夫人两次地铁后来到西安古城网红购物打卡地“赛格国际购物中心”,两次扫码来到11楼1102座位,看到了洁白的桌布格外清爽,两副对面摆放的西餐刀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四个牌子组成“生日快乐”的吉祥用语提醒我们,小小桌子上洒满红色花辨意境更浓,高高的杯子那怕空着也让人相信他会自满,勤快的服务生马上招呼我们入座,点菜的程序用不着太操心,因为儿子与媳妇早早告诉我们要领。主菜只点一份,我们年龄大致就可以了。我感觉到要平时与无数朋友饮酒,今日这样场合一定得与夫人比划。这样就又点了一盘沙拉,一个汤,算是基本盘之外加强盘。
菜品上的不大快,我们二人处在不断闲聊之中,也在不断观察之中。坐在赛格11楼往下看,节日气氛十分耀眼,国旗的海洋与标语的天地可能是最好的表达。世间万象林林总总,马路上车子一辆接一辆,行人各个步履匆匆,大人小孩摩肩接踵,衣着花色让人眼花。最为明显感觉是中国人民自信,中国大众幸福,中国西安发展了。

我们一起回忆41年前,我们在此地吃饭情形,真正是感慨万千,不由增强了对祖国深深的敬意。1980年7月中旬,当兵4年多的我,已经是团里政治处组织干事,参加兰州军区在陕西华阴“五七干校”组织的青年干部集训,结束后我顺道到西安看望入伍前订婚的对象。
她当时在西安统计学校上学不满一年,我们也是一年多滑见面。背着母亲烙好的锅盔,到了西安统计学校,等待对象下课,见面没有几句话,不单单是因为在她们10个同学宿舍,更多是因为当兵前除过订婚前见过面之外,入伍走时因为爷爷病故,没有二人单独说话机会。但为了表示自己已经是干部身价,提出与对象到外边去吃餐饭。步行大约十来分钟,来到小寨十字西北角上的“小寨市场”,看到二楼有个小饭店,我们进去坐定。为了显摆自己是有工资的人,点了四个菜有荤有素,记忆中是两个凉菜两个热菜,要的什么主这食已经不记得了。因为我当时去带着母亲烙好的锅盔。菜上了对象不怎么吃,这可难为坏了我。本来准备显摆,现在人家不吃,不清楚什么原因。

反复劝说之后。对象告诉我,热得吃不下,什么也不想吃。我这时才想到饭店里到处是脱的只剩下背心或者赤背的食客,仅有的风扇不可能让这快40度的气温适宜就餐。不管如何,这餐饭算是几十年来,我单独请夫人在西安吃饭。当然后来装修房子,8块钱一盆扯面我们也享用过。
我与夫人感恩共产党领导的好,我们国家发展的好,人民幸福指数高。我们跟着党和国家沾光庆幸。当时地点在路东,今日就餐在路东;当年吃饭在二楼,今日坐在十一楼;当年点菜开支不到20,今日不算蛋糕700多块;当年的屋子只有风扇,今日这里空调伺候;当年自己怀着显摆心理,今天心安理得享受儿子夫妇安排,当时还是二十四岁,今日夫人进入六十有五。真是地覆天翻,真是换了人间。我们自己要满足,我们要永远跟着党。

夫人阴历生日与共和国生日同天,据说历史上比较少见。从日历上查对,大致19年要多一些才会有一次,而且没有什么规律可言。看来今天这个生日实在是难得。
为了记得这个日子,我写了一段顺口溜:

一位学生一个兵
男在西来女位东。
一位冒雪站岗哨,
一位埋头酷热中。
一番夏来一季冬,
乐闷心中苦于胸。
一个高考喜得中,
一个拼搏干有名。
一个干部一新生,
你在何处情如松。
一名戈壁与苦斗,

一名斗室数理综。
一介武夫一书生,
六年婚姻总续成。
一人边关对冷月,
一人家中孝婆翁。
一次定亲守终生,
何在南北与君同。
一次未说两家话,
一次兴奋咱立功。
一回餐聚记始终,
那怕世事万不同。
一回吃得婚前事,
一回花甲媪对翁。
一张票据看进步,
儿子夫妻报恩行。
一张笑脸夫人相,
一张合影随国兴。

